《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82)
原著连载(82)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笃信好学]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语重心长地向全国青年学子提出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是中华民族“笃信好学”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2500多年以前,孔子向身处乱世中的弟子们提出要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笃信即忠实地信仰。孔子说:要忠实地信仰我们的道,勤奋地学习它,誓死捍卫它。他关于君子要信仰坚定、勤奋好学、要用生命来捍卫信仰的思想,对于形成中华民族勤学尚德、追求真理、人文日新的精神,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坚定的信仰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把“内圣外王”之道视为人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内圣”就是修身养德,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和外王是辩证的统一。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只有进行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在此基础上实现安邦治国的外王理想。外王是内圣的目的,只有实现了外王的目标,内圣才算最终完成。否则,内圣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世界上与华夏民族同时形成的古老民族大都已经衰落、灭亡或被打散,唯有华夏民族,历经五千年沧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尤其是面对近代以来深重的民族危机,华夏民族与中华境内各少数民族团结起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洗清百年屈辱,走上民族解放、民族复兴之路。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笃信好学,积累起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鼎新的发展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知行统一的实践观、天下大同的理想观以及主张变易、承认矛盾、追求和谐、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最终为马克思主义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坚定的信仰也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中华民族的先贤们把人生所追求的信仰和境界称为“安身立命之所”。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道,是中华文化的最高范畴,或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或指事物的法则、规律,或指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是学问的真谛,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真理。先秦诸子对于“道”虽有各自不同的阐述,但都把“道”作为自己学术的最高概念。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假如我早晨得知了真理,即便晚上就死去,也是值得的。这虽然是极而言之,但却表达了孔子执著而迫切地追求真理的心情。孔子还为自己和学生规定了一个生活的方向,就是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向往。先贤们所追求的“安身立命之所”,我们现代人叫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精神家园”。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人生信仰,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前进的方向,他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生命之树就会常青。在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斯诺的《西行漫记》记载了毛泽东关于个人信仰问题的一段谈话,他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严峻形势,坚定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巴金先生说过,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在中华民族争取解放、走向复兴的风雨征程中,有许许多多英勇的战士,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他所选定的目标奋斗不息。无数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屈,慷慨就义。方志敏就曾庄严宣告:“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油井井喷的突发状况,为了保住钻机,“铁人”王进喜不顾左腿重伤毅然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就因为“我是共产党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当代保尔”张海迪,5岁时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抱定“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一步一步,艰难而又扎实地走向人生的辉煌,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张海迪成为青年楷模、道德力量。2008年11月,她当选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他们的精神世界,永远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笃信与好学也是辩证的统一。一个人怎样才能树立起坚定的信仰呢?这就要加强学习。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认为自己的学问是“学而知之”,是靠后天的勤奋学习获得的。他还说:即使在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也必然会有像我这样忠信的人,但未必有像我这样好学的人。很多人把学习当做“苦差事”、“敲门砖”、谋生工具,孔子却把学习当做人生的乐趣和生活方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论语·学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就是他的切身感受。孔子虽然信而好古,但并非食古不化。他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他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注重向他人学习,向实际生活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每事问”(《论语·八佾》),就是他的经验之谈。他有一种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实实在在,言行一致,认为君子的行动比言语更重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就是他的治学风范。他还强调“过则无惮改” (《论语·学而》),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有了错误不改正,才是真正的错误。纵观孔子一生的治学精神,学而不厌的求知欲望,是他学习的动力源;学思结合的求真精神,是他获得真知和智慧的途径;学用一致的求实态度,是他做人做事的根本。
一代伟人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读书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良传统。走上革命道路以后,便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运用到救国、治国,治理天下的革命实践当中。他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明确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17页)他反对学而不思的陋习,强调学思结合,善于独立思考。他酷爱读史,写下了大量批注,妙语联珠,风趣而有哲理,展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研究和独到见解。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史书中鉴取历史兴亡之道,推陈出新,阐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和为政方略。毛泽东反对闭门求学,赞赏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之道,主张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向社会实际学习。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就曾利用假期考察湖南农村。北伐战争期间,他专程赴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多次批评一些领导干部不调查、不研究,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的不良作风,号召大家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以此洗刷唯心精神。他强调搞调查研究要有眼睛向下、不耻下问的态度,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毛泽东反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他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3页)这正是毛泽东一生的光辉写照。在青年时期,他为了锻炼毅力在街头读书,以求闹中取静;在革命战争最艰苦、最紧张的环境中,他依然没有放弃读书。他一生涉猎之广博,钻研之精深,运用之灵活,几乎无人可比。毛泽东嗜好读书,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读的最后一本书是《三木武夫》,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顽强地坚持了几分钟就又昏迷过去了。他几乎是在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书,伴随毛泽东度过了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读书学习,是他坚定革命信仰、寻找救国真理,成为一代伟人的阶梯。这样的学习态度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党。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是党在自身建设上的一条根本性经验。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的自身建设也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怎样才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怎样才能抓紧解决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的突出问题,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的问题,全会《决定》强调指出,“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2010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文章,要求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的同志,要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途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学得更深一些,掌握的理论和知识更丰富一些,努力作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要以身作则,减少应酬,挤出时间抓学习,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从2002年12月26日到2011年4月28日,8年多时间共集体学习72次之多。在党中央的带动下,一个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人生来说至关重要。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学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歌德有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也曾寄语青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莎士比亚对阅读的重要性更有独到见解:“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读书报国之志。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来到东北的沈阳读书。在一次修身课上,校长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回答:“为明理而读书!”有的回答:“为做官而读书!”“为挣钱,为吃饭,为不受欺侮而读书”“为家父而读书!” 周恩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是由于读书如此重要,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能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这一活动,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推动国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使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国家工程”。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度重视。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座谈时说: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他要求当代青年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温家宝总理通过媒体向全国人民发出“读书”的号召,指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2010年两会召开之前,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再一次回应了网友关于读书的提问。他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面对当今时代,每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志向的中国人,尤其是广大青年,都应当摒弃浮躁的心态,潜下心来,认真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毛泽东文集(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6、199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刘少奇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邓小平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江泽民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200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下)》,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卢志丹,《毛泽东品国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许全兴,《毛泽东与孔夫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局庆纪念版),2007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方克立,《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张允熠,《融会中西马,创造新文化——张岱年晚年文化哲学思想拾贝》,《学术界》2009年第6期
张允熠,《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学脉渊承》,《学术论文网》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东学西渐丛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光明日报》,《季羡林谈东学西渐与“东化”》,2004年12月25日
说明:以下三段话,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融合,是近百年来中华文化发展的主线。这个过程虽然有曲折,有起伏,有波滥,甚至有惊涛骇浪,但是,它总是向着交流、融合的方向前进,它曾经引领了新中国的诞生,也必将继续指引着中国这条巨龙的腾飞。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融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融合,是包括哲学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在内的全方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