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学以致用,验于临证---郝万山讲伤寒论(四)
学以致用,验于临证
如果要把《伤寒论》中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做到"学以致用,验于临证"。
一,加量的生姜
有一年,作者和刘渡舟老师,带着工农兵学员,在北京京西门头沟矿区开门办学。
开门办学就是指,中医院到乡下和基层的现场上课。
有一家矿工的年轻媳妇坐月子,生完小孩的二十天中,发烧十天,身上疼痛十天。作者认为是气血两虚,肌肤失养,给她先后用了八珍汤和人参养荣汤,都没效果。
刘渡舟老师建议用《伤寒论》中的方子,即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的新加汤。
这张方子是在桂枝汤里,加重芍药的用量来养血柔筋止痛,加重生姜的用量来引药达表,另外加人参来益气。
1,擅自改配方中的用量
作者考虑到,产妇在产后出汗很多,一动就冒汗,就觉得生姜很辣,不能多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自己特别讨厌饭菜里加有生姜,也就以为别人也讨厌。
所以,开的方中只用了三小片生姜,其它的药量正常。结果,病人吃了三付,还没效果。
刘渡舟老师发现生姜的用量太少,无法引药达表。
在用补气养血的药时,(生姜)引药达表(但量小),她就不会发汗,无法治疗身痛。
2,注意口感
作者提出,生姜会不会太辣?刘渡舟老师批评他,“你是给她做饭呢,还是给她配药?”
作者经常挨老师批评,就是因为每次开药都会考虑药的口感,总觉得给病人的药不能太难吃,不要加重患病的痛苦。
作者从来不用五灵脂,就是嫌弃煮出来的药汤又臊又臭,就像让病人喝一种动物的粪便,令人难以接受。
3,恢复原来的剂量
用完 15 克生姜以后,病人吃了三付药,身痛就好了。
在总结这个案例时,作者用人参养荣汤和八珍汤养内脏的气血是没有错的。不过,病人现在是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它不能引药达表,所以治不了身痛。
再用新加汤治疗时,要把生姜按照原来的剂量比例用,才有疗效。
没有这次临床的体会,你怎么能够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怎么能够深刻体会仲景为什么原方中生姜还要加量。
所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三个浮脉的病例
1,病例一:荨麻疹
1976 年 4 月,作者和刘渡舟老师带着 74 级和75 级的同学到唐山地区开门办学。
有个同学得了荨麻疹,每天晚上都痒得睡不着觉。
作者特别提到,该病症名应该读荨(qián)麻疹。因为太多人读错了,国家管理语言的机构就规定读荨(xún)麻疹是对的,现在再读作荨(qián)麻疹倒有点心虚了。
作者用凉血的、燥湿的、袪风的、止痒的药来治疗。他吃了三天药,还是没好。
刘老师给他摸了脉,认为这个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虽然没有得感冒,也是浮脉。
加上皮肤是表,皮肤痒所以是表证。表证就该发汗,用麻黄连轺(yáo)赤小豆汤,就是《伤寒论》的方子。
作者还没有采取这种方法治过荨麻疹。他开了方,让病人每天晚上临睡觉前吃药,再多喝一点热水,盖上被子发汗。
连发了三天汗后,这个同学就不起荨麻疹了。
2,病例二:小儿肾炎
有一天,协和医院有一个患小儿肾炎的病人,使用西医的手段,尿检指标长时间无法改善。
作者陪着刘老前去诊疗,他们发现孩子的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
刘老说轻取既得,就是浮脉,应该发汗。虽然没有感冒,但患者头面肿,头面是表,上半身肿者发其汗。治疗仍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发七天汗。
果然,从发了这七天汗以后,这个孩子头面水肿逐渐逐渐消了,化验结果逐渐逐渐改善了。
这个孩子的肾病就一直没有再犯。她长大后,还参加了中医学院的培训班,特意拜访了作者。
3,病例三:黄疸
地坛医院有一个病人得了急性黄疸性肝炎,已经好几个月了。医院向刘老求助,作者于是陪同刘老前去诊治。
作者本来对传染病比较胆怯,当时在刘老的指示下,就大着胆子摸了脉,发现脉有点浮。
但病人现在患的是黄疸性肝炎,湿热在里,没有表证。
刘老指出,病人身上痒、脉浮,这就是表证。作者还在问如何治疗,反被老师批评,嫌他悟性差。
于是,作者仍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给病人发了七天汗。从此,黄疸指数就一天比一天低。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只是感冒才叫表。皮肤病、皮肤的过敏、身上瘙痒,甚至包括一些牛皮癣,我们都可以看作是表。
只要脉浮,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来治疗。
(这里可以看出,中医推理的变通性。)
三,“着凉停食"与"停食着凉”
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三岁的儿子找作者看病。这个孩子发烧一个礼拜,高烧不退。
当时是冬天,妈妈给孩子包裹了很多,而且,这孩子放的屁特臭。
在这孩子出现感冒高烧后,妈妈认为一定要增强抵抗力,就给他炖元鱼汤,炖乌鸡汤。没想到越喝烧越高,吃了好多西药也不好。
根据高烧不退,舌红苔黄腻,而且还怕冷包那么厚,作者在病历上写了"着凉停食",开了两付外散表寒,内化食滞的药。孩子吃了一付药后,烧就退了。
三个月后,已经是春天了。这个孩子又感冒,发高烧不退,而幼儿园的其他孩子都没有感冒。
原来,这孩子上次退烧后,因为内化食滞的药效,食欲特别好。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吃点,就多做给他吃。结果,气温稍稍降了一点,孩子又穿得少了一点,就高烧不退了。
作者这次在病历上写了"停食着凉",依旧开外散表寒,内化食滞的药。
这个妈妈很奇怪,前后两次的诊断不同,一个是"着凉停食",另一个是"停食着凉",而用药却是一样的。
作者分别解释了两次发烧的原因。
第一次得了感冒,正气抗邪于表,里气相对的就不足,消化能力就低下,这个时候应当饮食清淡。
妈妈却炖元鱼汤,炖乌鸡汤。而这时,人体的正气既顾不上在表抗表邪,也顾不上在里消化饮食。所以,着凉导致的停食,内外把正气都牵扯住了,孩子就高烧不退。
第二次感冒是在饮食充沛下发生的。
妈妈先导致孩子的停食,正气趋向于体内来消化这些饮食,他的表气就不足。所以,这叫停食而后着凉。
作者给这位妈妈提出了育儿建议,应该保证这孩子三分寒,七分暖,三分饥,七分饱,这样养的孩子就少得病。
(虽然两次生病的原因与结果的前后不同,究其根本原理,是可以使用同一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