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实践“两山”理念 科学引领“两山”转化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简称“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两山”理念从孕育、诞生、发展、完善到走向成熟,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路径选择。
在“两山”理念中,实际上阐释了对绿色发展认识的三个阶段: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是不考虑资源环境的可承受力;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寻求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兼得;“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就是经济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两山”理念突破了工业文明传统模式下价值观的局限,明确了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演化结果,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在新时代的理论光辉。
从浙江安吉到陕西秦岭,从长江大保护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案例正在生动实践“两山”理念。下一步,推进“绿水青山”型资源环境要素向“金山银山”型资产转化,还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发力:
第一,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界定。
从广义视角来看,自然资源资产包括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属性。
比如,石油、土地、矿山、森林、水资源等自然要素,会给人类直接的经济回报。而优美环境提供的美感、旅游胜地的体验感等,便是自然资源存在的非经济价值,或可称为“未被发掘价值”。这类价值无法迅速量化,不能即刻带来“看得见”的报酬,却也不能忽视。
只有从广义层面进行界定和保护,才能完整描摹自然生态的全貌。唯有进行资产概念的拓展,才有利于激发社会各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帮助政府实施更精准的政策,进而更好地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第二,对自然资源进行多维度确权。
由于历史的原因,煤矿、森林、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一度让渡给了国有企业。这种使用权利的过渡,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自然资源产权的归属,极易形成“反作用力”,导致“搭便车”现象。
为此,有必要引入经济、历史、地理、环保、生态、法律、行政学等多学科力量,对确权的对象、确权的主体进行明晰。
第三,对自然资源进行价值评估。
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环节,评估方法包括价格意愿法、重置价格法、市场替换法等。现在较为普遍的是进行“实物量”统计核算,形成自然资源统计表,再进行价值评估。
实际上,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配置效率,才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保证。通过评估资源价值,使得资源环境和货币资金、高新技术、法规制度,一道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在资源集约和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倒逼技术、制度、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第四,构建生态环境普惠机制。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百姓心中都有一个“美丽中国”的梦想,需要依靠普惠机制的构建来实现。这一机制的形成,包括治理参与和城乡享有等内容。
通过对国外环境政策的研究可以发现,政策的一大重心在于“用怎样的规则保护环境”,着重于规则意识的培育。这种规则意识的培育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审视自然生态,让人人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管理者。
以往的环保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新形势下,伴随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必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建设,创新乡村环境治理模式,通过“绿水青山”来建设“美丽乡村”。
(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