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云|帝王驾崩为何秘不发丧?

古代独裁君主秘不发丧开创先河

前天王立群老师说:“历史最怕意外,但是历史往往充满了意外。”秦始皇出游本来是为自己化解灾难,结果意外的死在路上。秦始皇死后,陪同他出行的左丞相李斯,就面临一个难题,就是要不要公布秦始皇死亡的消息。李斯这时候是执掌权力最高的人,怎么办?公布了会怎么样?不公布该怎样做?

李斯分析其原因:外因是刺客多,盗贼多,想杀秦始皇的人多,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内部环境,无皇后,无太子,丞相难定夺。这决定了李斯只能秘不发丧。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怎样才能做到秘不发丧?于是“假供膳,臭鲍鱼,双管齐下”。做好糊弄人的准备,要把真相掩盖起来。李斯秘而不发真是上述原因吗?当然有李斯的私心作怪。秘不发丧的最初政治走势当然是顺着李斯设想的路线走下去,但鬼是骗不了的,结果李斯父子被腰斩做了评注。

我们再读“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为赵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有种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结局,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以史为鉴,大家都知道,不能重蹈覆辙,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朝代的更替中总会出现!

帝王世袭制度下,强主持政,先前用高压手段,让天下一片祥和,等到了后期,平静的波浪下,暗流涌动,虎视眈眈,觊觎皇位。而强主的最大特点就是看哪个儿子都是二百五,传谁都不妥,只信自己认可的所谓忠臣。这就无形中把大臣与即将成为皇帝的儿子分为对立的两个你死我活的阶层。所以强主末期,鲜有不乱的情况,故而秘不发丧也大多发生在强主身上。

“秘不发丧”的玄机,主要是拿死帝王的遗诏吓唬大活人。帝王的遗诏有两层作用,一是将其选定的接班人告之天下;二是训诫天下臣民接受他所选定的接班人的领导。权力合法性全部来源于此,其次,可以借此对天下臣民进行训诫:老皇帝精心挑选君临天下的黄帝是你们的福气。遗诏在中国历史上,常常能上演这样的好戏:甲方声讨乙方蔑视遗诏,犯上作乱,乙方又反过来谴责甲方“矫诏”,大逆不道。没有确定下一任皇位的继承人,才有秘不发丧,目的是为了不让人知道皇帝已经死了,可以避免内乱、外乱。同时第一获悉者可以暗箱操作,改变先皇遗嘱,自己利益最大化。

史上秘不发丧的故事还真不少

1、刘邦

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的过程中,身受重伤,最后重病身亡。去世之后,吕后同样采取了秘不发丧的措施。吕后认为:追随刘邦的大多是开国功臣,这些老将军不愿辅佐幼主。就打算用秘不发丧的措施,先除掉这些功高盖主之人。后来将军骊商得知后,劝说吕后,这才让吕后及时发丧。好在吕后政治能力超群,把政权稳定下来,最后还是传给刘家。

2、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在六盘水清水县去世的,当时成吉思汗正在攻打西夏,西夏答应投降,条件是要宽限一个月,可是还没到一个月成吉思汗就去世了,成吉思汗在去世之前,立下遗嘱:秘不发丧。要等到西夏献城投降之后,将城中士兵全部杀掉再发丧。成吉思汗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成吉思汗认为西夏向来反复无常,所以为了稳定战局。《三国演义》中死诸葛吓死活仲达一章就说诸葛亮要求死后不让他人发丧,目标是让蜀军从容撤退。

3、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在北征蒙古时,死于回京途中的榆木川。但回到京城还有些距离,皇帝去世的消息很有可能会导致军心不稳,所以杨荣和金幼孜商量决定秘不发丧。其实还有一个私信,杨荣支持太子朱高炽。而皇子朱高熙同样觊觎皇位,如果朱高熙知道朱棣已死,他一定会发兵谋反。为了掩人耳目,杨荣等人用锡器制造了一个圆桶,将朱棣遗体放入桶内,同样每天送食物,汇报军中事情,一路上居然无人知晓朱棣已死。朱高炽也就顺利继位。

秘不发丧的原因太多,大部分是皇帝死在了外面。皇帝哪可能总在皇宫里,在征战的途中去世就是大概率事件了。由于事先安排不够充足,给家天下无形装下一颗炸弹。假如是在宫中呢,皇位虽然可以平稳过度。皇宫里有太子还好处理。如果没有太子,其他皇子和大臣很有可能会借机发动叛乱,争取自己当皇帝了。因此秘不发丧其实就成了一种政治手段。“秘不发丧”的主要目的是拿死帝王的遗诏当活圣旨。借尸还魂,余威犹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