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作为基础金属和贵金属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铜和黄金的价格变化,可以看作是经济走势的晴雨表指标。不过最近,两种金属解读出来的经济形势却有所不同。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终端需求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与经济增长相关。当全球经济持续繁荣,铜的需求量就会总体增加,反之就会减少需求量。由于铜的需求是敏感的先行指标,因此在大宗商品领域素有“铜博士”的称号。黄金则同时具有商品属性、货币属性和金融属性,黄金抗通胀功能和避险功能让其在经济前景受到不确定性干扰的时候得到投资者的追捧。由于黄金稳健的风格,被称为“金大师”。现在的情况是,“铜博士”对经济前景十分看好,而“金大师”则抱有疑虑。在过去的3个多月中,国际铜价出现大幅反弹。在疫情最初向全球扩散时,铜价急跌,3月19日跌至每吨4371美元的最低点。之后随着全球复工复产的推进,铜价逐步回升,到7月涨幅达到五成,创下了两年来的新高。直接从目前的铜价来判断的话,说明全球经济已经恢复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前的状态,甚至比那时更好,而这一判断也得到了一些主要股指的佐证。黄金则要谨慎得多,虽然同期价格也上涨了大约两成,但这是建立在不确定性的预期之上的。因为各国政府在与尚未平息的疫情作斗争的同时,也在力图推动经济运行,并度过了最艰难时期,但形势仍远称不上乐观。同一份数据,在“金大师”和“铜博士”的解读下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比如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GDP下降5.2%,黄金注意的是屡次下调和最大降幅,而在铜的眼中,重点则是中国是2020年唯一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大国。只要中国不感冒,铜市场就不会打喷嚏。铜价虽为反映全球经济的指标,但首先是体现中国经济动态的镜子。目前全球每年的铜需求量约为2300万吨,中国消耗了其中超过一半的份额。二季度以来,中国快速重启制造业,中国经济也领先于其他主要国家率先由负转正,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举措都在铜价上反映了出来。中国能顶半边天,这让“铜博士”的乐观情绪开始滋生,但在黄金市场上,虽然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国,但却难以扭转整体的看空情绪,毕竟金需求比铜需求要分散得多,对中国的乐观也不会那么容易放大。这样的结果使过去几个月作为技术指标的铜金价比值被不断拉升。值得注意的是,铜的消费比黄金季节性更强。在夏季的几个月中,铜价上涨的几率本来就较大。要警惕的是,“铜博士”虽然目前满脸笑容,但变脸的速度也会很快,相比之下,严肃的“金大师”的判断可能更加靠谱。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操作指南,依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