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研究所李昊彦访谈“调色不仅仅是让画面看起来不一样”
大家好,我是李昊彦,我是上海木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和后期制作人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研究生。因为公司能负责调色工作的只有我一个,而且现在的项目对调色要求越来越高,之前在网络上看的教程总是不够系统,对达芬奇乃至整个调色流程还是一知半解,希望能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
于是我参加了HOMEBOY 调色培训 2015年8月份的课程。
其实第一次碰“调色”这个东西很早,是高中时为校园电视台的原创短片做了一点色彩风格。但当时对调色完全没有概念,甚至不知道电影、电视剧是需要有调色这么一个专门的工种的,当时纯粹只是想给画面像加个PS色温滤镜一样,把画面按情绪基调调向偏冷或者偏暖。后来到大学时候为电影专业的同学做后期的时候才真正开始了解调色的概念,当时的要求是把单反拍摄出来的画面做出“胶片感”。随着调色的片子越来越多,我也知道了并不是只有胶片感的效果需要调色,而调色的目的也远不止是胶片感,真正让我觉得调色有意思的是我可以针对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需求将同一段素材调出风格迥异的画面。
过去我之前一直只把调色作为一种风格化的工具看待,所以在工作中容易认为“只要调得和原素材不一样就可以”,但经常会做过了头,难以让客户满意。经过培训我发现我一直忽略了调色中最基本的要求——自然和准确。虽然我以前也知道一级调色、二级调色、风格化这样的步骤,但直到培训过后,才真正重视起一级调色的准确性来,只有先将画面调准确了,才可能做好后续的步骤,避免调得过重、过脏。
与此同时后期调色流程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具体针对不同项目的思路也更加清晰有条理,调色效率和质量有很大提高。
之前很多时候是剪辑师剪完成片后导出一整段视频给我,不但质量损失很大,而且还需要重新将单个镜头剪开,手动给转场效果做关键帧,很麻烦。现在我会要求他们将剪辑工程导出xml文件连同原素材一起给我,然后我调色后导出成片。当然,这还远谈不上科学的调色流程。只是目前的项目周期短,素材量最多也就100-200G,也没有4K或者更高的“高能耗”素材。到以后的项目中,如果有必要,我认为最科学的还是从单纯的调色转变为一个整个的DI部门科学流程,在前期拍摄时就介入素材管理流程,将原始素材转码、做代理,然后由剪辑师剪辑完成后导出edl或xml文件,套回原始素材调色,然后调色输出给剪辑。
(李昊彦在HOMEBOY学习调色时的工作照)
在培训之前几乎没有色彩管理的意识,我们前期交给我什么样的素材,我也不会去分析,甚至也不会看示波器,直接一通乱拉,靠着感觉觉得差不多了就行。再加上拍摄时都没有用RAW素材或log素材的意识,这样不但单个镜头调得不好,而且在仅凭肉眼工作的情况下镜头越多越难以统一色彩。现在我知道了在开始调色之前分析素材的重要性,它是什么机器拍的,什么编码,什么色彩空间、有没有加载lut,那么我就知道我能做些什么和能做到的极限在哪儿了。然后还要分析成片的播放平台和观看场景是怎样的,以确定我的监看环境和输出编码。甚至我会将我在培训中学到的色彩管理知识分享给摄影师,在拍摄时就尽量做好质量控制,根据成本和客户需求确定拍摄格式,在前期就掌控一定的话语权。这样一来,尽管我们一部片子使用的机型比以前多,素材量也比以前大,但是调色的效率和效果反而提升了很多。
虽然我不是专职的调色师,经验也远谈不上丰富,但是还是有些想和大家分享的。那就是:这是个非常倚重经验的活,只有自己亲身大量实践了之后,才能给自己带来一个质的提升。所以刚学的时候觉得自己总调不好也不要灰心,那只是因为你的量变还没积累到能产生质变的时候。多向旁人请教,因为自己一个人调色调久了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时候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哪怕不懂任何调色——比你更能看出画面的问题。
同时,也不要高看调色,调色不是万能的。调色不是做特效,特效都有它的极限,更何况调色。如果素材真的很糟糕,那么调色师也是回天乏力的,所以对素材质量的分析和把控一定是先行的,是调色师必须掌握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准备做一个原创科幻短片,希望达到的画面效果能做到精细、一流,具有震撼力。我们需要在具有好莱坞大片画面感、同时又保持一些自己的风格、并且完全消除掉以往国产自制科幻片的粗糙和山寨感这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为了确保这种独特的画面风格,我认为还是需要不断地拉片,从布景到打光,再到拍摄和调色,整个流程都要做好充足的实验,并且请教那些更有经验的调色师、美术师、摄像师甚至是导演。
如果,你想让你的影片获得小视频里的效果,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调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