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的形式及指导方法
在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中,分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分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班级教学难以解决的因材施教的问题,而且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试图阐明分组教学的几种主要形式,并对教师如何实施分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五种形式
1、“头脑风暴”式
“头脑风暴”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让我们的大脑毫无拘束地、集中就某一个主题进行想像和思考。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清晰、准确地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同时,它还能帮助学生将大家零散的、不成逻辑的思想火花,汇集整理成完整的和有价值的思想、方案、行动计划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头脑风暴”式分组教学宜在5~10人的范围内进行,教师交给学生讨论的应是明确且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的问题。主题确定后,要力争吸引所有学生参加,吸引每个人思考和发言。在分组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自觉遵守以下几项原则:尊重每个同学的意见,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不随意批评别人的建议。小级成员应该互相补充,逐渐完善他人的意见。鼓励发言少的同学发表意见,给他们以积极的支持。在这项活动中,建议和意见的数量要比质量更重要。小组讨论的结果是所有小级成员努力的结果,它不属于个别人。
“头脑风暴”式分组教学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评价。教师要以不损害学生以后的参与为准则,在想像丰富、意见独特、小级活动结果的创造性和合理性等方面提出建议。
2、模拟课题式
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的一般活动过程是:教师向各小组布置研究课题,给予必要的说明,提供必要的资料,然后由学生小组研究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将结果(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作品等)展示出来。“模拟课题”包含着“头脑风暴”活动的万分,但“模拟课题”活动更完整,它包括解决一个难题、创造一件作品之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而且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判断力、经验、知识和技能。
是否采用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取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如果教学内容涉及教学生如何决策或者教学生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可能比常规的课堂教学更有效。例如:当教师介绍“我们的社区生活”时,可以安排一个小组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收集信息,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活动,最后进行讨论,并展示研究成果。
3、同伴互助式
这种分组教学主要地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解释和答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使那些未能从教师的讲解中完全掌握知识技能的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技能。
在同伴互助式分组教学活动中,教师每次提供一个很小、很具体的主题,以便学生互相解释、演示或说明。学生可以两人一对依次解答一个问题或轮流提问,这对于促进学生掌握概念、公式,纠正他们常犯的错误都有很大帮助。参加同伴互助式分组教学活动的人数以3人~4人为佳。教师要为每个小组选一位具有领导才能的组织者,他要善于提出适当的问题,并鼓励大家回答;还要善于分析、辨别同学的观点,及时反馈。
4、角色扮演式
这是一种情景教学方式,教育者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角色扮演式分组教学可以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和其他多种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参与者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必须以特定的社会角色进行思考;扮演不同的角色,就会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不同侧面。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知识,而且,也有助于他们以更真实和更现实的角度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
5、组合式
组合式分组教学可以分为两种:(1)学生被安排到4人~5人的小组里学习,教师事先把学习材料分成几部分,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只读自己的那部分,然后,各组读相同部分的成员聚集在“专家小组”里,讨论他们那一部分的内容。讨论完毕,学生回到各自小组,轮流把自己那部分内容向同组伙伴讲解。由于学生只学了自己那部分。其余部分只有认真地听小组同伴讲解,所以,这种分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支持和尊重他人的工作。小组汇报后,学生对所有内容进行单独测试,测试后得到各自成绩。(2)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而不是各读各的片断。教师给每个学生出一个题目,他们每个人都将成为学习和研究这个题目的“专家”。各组题目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专家小组”,讨论他们的题目。讨论完毕,回到各自小组,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同组伙伴。
六点建议
1、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分组教学,应首先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班级规模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分组的数目应当不超过教师的管理能力,以避免学生浪费时间或出现不守纪律的现象;某一组的学生人数应控制在能使小组成员从该组的各项活动中获得最大利益的范围内。
2、教师要考虑学生年龄差异。研究人员推断,学习者年龄的差异将影响分组教学的效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更多的与教师一对一的交往,所以,教师应改善力关注每一个儿童,这也许就是在低年级保持班级适当规模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中年级的学生减少了在教师临控下的一对一的直接互动。更大一些的孩子,则能够注意到教师的存在并与同伴很好地互动。另外,相对于高成就学生来说,低成就学生需要教师更直接、热情的支持与鼓励。
3、分组教学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基础上的,如果一开始就把完整的课堂完全分为几个小组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自立水平不同,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自我指导。教师应该首先给一个小组安排特殊任务,这个小组被教师严密监控,其余学生仍保持原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或更多的小组可以同时活动;最终,全班同学在各自的小组中富有成效地学习。
4、小组成员不是完全随意自我选择的。虽然自我选择通常可以形成非常融洽的群体,但这对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并不一定合适。我们应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被安排在个人与组织共同获益的位置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有时候,把具有相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而有时又需要异质组合。例如:如果教师希望鼓励学生与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与自己能力不同的人一起有效地工作,那么,他就会有目的地进行异质分组,以使组内成员的能力和社会特征多样化。
5、一般来说,小组成员可以经常改变,以便扩大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同时,在某些学科领域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面在其他学习领域则可以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而且,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组成不同的小组(比如:数学有一种组合,语文又有一种组合),会比始终保持单一的组合模式更适合学生的个别需要。
6、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分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可以说,对小组活动的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模式。有时,每个小组提交一份作业,教师可根据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以组为单位予以表扬,学生均按小组平均成绩得分;有时,教师可采取独自测验的方法,同学之间不能互相帮助,每组成员分数累加算出小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