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坛最孤独的一首《如梦令》,短短33字,写尽人生最大的孤独!

芸芸众生,漫漫长河,滚滚红尘,能被后人记住的永远只是少数,而多数人则会被遗忘,成为一粒粒随风而逝的微尘。即使那些被后人记住,在史册上留下印迹的人,也有很多不为后人熟知的“普通人”。他们在世时,才华出众却往往命运多舛,失意困顿。唯有死后留下的一些经典诗作,能让人记起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宋代诗人向滈就是这样一位才华出众却身世坎坷的文人墨客。向滈,字丰之,号乐斋,河南开封人。他自小便才气颇高,无奈生活穷困,仕途坎坷,终其一生只做了个萍乡县令。因为生活困窘,他的岳父一度逼迫他的妻子改嫁。幸好,他的妻子对其情深似海,坚决不从,最后与向滈白头偕老。

只是,向滈才气颇高却始终仕途不顺,对于一个有志向的读书人来说,这样的人生总免不了要失意困顿,要四方漂泊,要与亲人分离,要饱受羁旅天涯的孤独寂寞。笔者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宋代最孤独的《如梦令》就出自他手,短短33字,写尽人生最大的孤独。令词人如下:

如梦令· 宋·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作为一位词人,向滈十分崇拜唐代大诗人李白。因此,在他的词作中,有很多李白诗文的影子。这首词就颇有李白《月下独酌》的风味。他同样把“影儿”写进词作,用以反衬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构思新颖,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写这首词时,词人因为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与妻儿生生分离。天涯孤旅,形单影只,未来又昏暗不可期。于是,在万般孤寂之中,词人写下这首经典的《如梦令》。词作开篇“谁伴明窗独坐”一句,写出了作者在窗前灯下独坐,寂寞苦恼的情态。

词作开篇一个“谁”字,便把读者引向深深地思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词人在问了千万声“谁伴”之后,终于发现,此时天地之间只有他的“影儿”与之相伴。“和我影儿两个”,一股难言的孤独苦涩藏于字间,令人难以卒读。

可即便如此,这“影儿”还是无言的、难以发现的,不能“伴”得持久。词作三、四句“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意思是说:我孤坐灯前,唯有影儿作伴,刚刚寻求到一点安慰,谁料,灯火熄灭,“影儿”也随之消失了,自己反而更加孤单。

于是,在词作最后词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无那,无那,好个栖惶的我”,即:太无奈了,太无奈了,多么可怜的我!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李白与“月亮”“影子”对影成三人,豪放中隐藏着丝丝孤独寂寞。而向滈的《如梦令》中,“影儿”的巧妙运用使抽象的愁思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

这阕词新颖独特,用与影相伴来表现自己的孤单,通俗自然,即使是千百年后的读者来读,也没有多少难度;另一方面,词作自然而不做作,以“影儿”贯穿全词,形象而生动,充满真情实感。总之,此词将新颖与自然这两种难以调和的风格统一在一首小词中,寥寥数语写尽人生孤独。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