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鸟鼠—— 一个千年的讹传
鸟鼠—— 一个千年的讹传
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
关注
在远古史中,很多的错误是后人对远古史实或者远祖的生活状态不理解甚至曲解造成的。参见《夏启的出生方式考》
中国的甘肃省有一座非常古老而有名的山叫鸟鼠山,又叫鸟鼠同穴山。据说这个山名是大禹命名的。《山海经·海内东经》曰:“泾水出长城北山,山在郁郅、长垣北,北入渭,戏北。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山海经校注》中记载:“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 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名字呢?鸟鼠是鸟和鼠呢,还是有一种动物名叫鸟鼠呢?
“终南淳物,至于鸟鼠。……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 《禹贡》
鸟鼠山,地处甘肃渭源县城西10公里的龙王沟垴,又名鸟鼠同穴山、青雀山。是渭河的发源地,其山南之水流入渭河,山北之水流入洮河。为了证明此山确实因为鸟鼠同穴而得名,历代史学家也算吃尽辛苦,费尽心机。以下是三则考证:
《尔雅·释鸟篇》考证:“鸟鼠同穴,其鸟为鸆,其鼠为鼷”。孔安国曰:“鸟鼠共为雄雌,同穴而处,此山遂名曰鸟鼠,渭水出焉。”这是说鸟鼠杂交,繁衍后代。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鸟鼠同穴》考证:大禹“‘导渭自鸟鼠同穴。’ 孔传谓‘鸟鼠共为雌雄,同穴而处。’ 蔡氏以为怪诞不取。”
《甘肃志》考证:‘ 凉州之地有兀儿鼠者,形状似鼠,尾若赘疣。有鸟曰本周儿者,形似雀,色灰白,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所谓鸟鼠同穴也。’ 凉州唐属陇右道 ,然则孔说非诞。”
总之,史家们一定要找到某鸟和某鼠同居的证明。找到一个地穴,这个地穴是鸟和鼠的同居地。鸟鼠共为雌雄,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历史上有人认为此事“怪诞而不取”,有人却认为“孔说非诞”。争执了一千多年以后,山还是叫鸟鼠同穴,人们依然没有找到鸟鼠“共为雌雄,同穴而处”的证据。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里就引发出一连串的疑问:
1,这个穴是地穴还是山洞?
2,鸟和鼠仅仅是在鸟鼠同穴山是共用一穴的吗?还是有其他原因?
3,鸟和鼠共为雌雄,他们的后代是鸟还是鼠,或者是“两不像”的生物?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穴是地穴还是山洞?
《史记·夏本记》 记载:“夏禹导山三条四列,导水九州......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导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鸟鼠山,今名青雀山,在渭州渭源县西七十六里。山海经云‘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郭璞注云‘今在陇西首阳县西南。山有鸟鼠同穴。鸟名煶。鼠名鼣,如人家鼠而短尾。煶似鵽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煶音余。鼣,扶废反。鵽音丁刮反,似雉也。
这是唯一一则敢于说穴是地穴的注解。也是一个误导读者许多年的注解。上面我们引用的三则考证都没有说到底是地穴还是山洞。那么,有点常识的人们都会问道:在一座山上,有树可栖,有山洞可宿为什么鸟要钻进地洞里呢?这显然有悖常理。当地有一种传说,说渭河正是发源于鸟鼠山的山洞里的。如果说鸟鼠山地处北方,冬季寒冷的话,那么地洞和山洞一样是冬暖夏凉的居住条件。括地志的作者在考证《山海经》的鸟鼠山不得正解的情况下,用特殊性代替了普遍性。用一个可能有的特例代替了鸟鼠同穴的远古的一个历史真实。
第二个问题:鸟和鼠同穴是该山的特殊现象还是自然界普遍现象?按照历代史家们的理解:大禹治水的时代看见鸟和鼠同栖一穴,于是取名为鸟鼠同穴之山是因为要给山命名。但是我们阅读《山海经》中,很多有关动物的记载都是因为不认识某种动物,只好根据动物的形象用语言和已经了解的动物形象尽量描述准确。试举《山海经》五个例子:(引号内是《山海经》原文)
“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 这是豪猪。
“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 这是野猪。所谓角只是野猪的獠牙,角状。
“其中多駁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这是白犀牛,犀牛一角。 “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 这是鼯鼠。
“其鸟多寓,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 这是蝙蝠。
请密切注意最后一个例子:“其鸟多寓”是说很多鸟住在一起;“状如鼠而鸟翼”是说这种鸟长相如鼠;“其音如羊”是说发出羊一样的声音。这种既像鸟又像鼠一样的蝙蝠如果成千上万住在一个大山洞里,能不能叫做“其鸟多寓”。《山海经》在这里不是要表达鸟和鼠住在一起,而是要表达一种像鸟一样的会飞的老鼠群居在山洞里。这种像鸟一样的老鼠就是——蝙蝠。“其鸟多寓”就是“鸟鼠同穴”的意思,是相对于其它鸟类雌雄同穴(巢)而言。这种现象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鸟鼠不是鸟和鼠,鸟鼠是一种会飞的鼠——蝙蝠。请原谅我们的远祖在第一次看见蝙蝠时使用了这样的语言描述它,因为远古时代的表达只能这样形象而简单。参见我的博文《远古中国人的原始思维》六篇。
第三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但是它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远古的祖先的认识能力有帮助,所以我们还需深入探讨一番。
《尚书·禹贡》 记载:大禹治水时,曾“导渭自鸟鼠同穴”,又载:“鸟鼠之山有鸟焉,与鼠飞行而处之,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也,鸟名为'鸆',其鼠为'鼷',鸟似缀鸟而小,黄黑色。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处......”《山海经》和《禹贡》都没有指出鸟鼠的栖息地,而只是说"止于……山"。说明上面《括地志》的作者作了主观臆断。
我们从《尚书》这本古老的著作中发现,鸟鼠之山和止而同穴之山分别是距离不远的两座山;我们发现鸟鼠这种鼠是会飞行的;我们发现,这种会飞的鸟鼠只有一个短短的尾巴,这正是蝙蝠的特点,如图:
一个千年的讹传" TITLE="鸟鼠—— 一个千年的讹传" /> ————远古的鸟鼠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的远祖认识能力不像今天的人们——有这样一种可能——他们认为鸟鼠是鸆鸟和鼷鼠同居杂交的后代。因为这种两不像的黑色的像老鼠一样的鸟(蝙蝠)居然会飞。
就鸟和蝙蝠的生物习性而言,自然界中鸟和蝙蝠是可以同宿一穴的。因为鸟类在白天出洞觅食,夜晚栖息山洞里;而蝙蝠则在夜晚出洞觅食,白天栖息在山洞里。这个现象已经为动物学家的考察所证实。但是即便如此,这里的鼠也是指蝙蝠而言,它们仍然是会飞的鼠——鸟鼠。自然界里的蝙蝠偶尔也兼具鼠的捕食习性,例如新西兰就有一种蝙蝠擅长在地上或者落叶的腐殖层里需找昆虫。
顺便说一下,烤蝙蝠是鸟鼠山所在地甘肃天水地方的常见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