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妃子有宫女伺候了,为何还要太监因为这几件事非太监不可
牡丹春御正稼华,有旨今年不赏花。剪落金盘三百朵,内批分赐近臣家。 ——武衍《宫词》
皇帝作为天子,后宫佳丽三千,那君王和宠妃的生活谁来伺候呢?宫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民间去选宫女和太监,把他们买到宫里,分到各个地方做事。
当我们在看一些历史剧的时候,会发现就皇帝身边大部分都是太监公公在伺候,娘娘宫里则是经常可以看到宫女和太监的身影,不光宫女负责伺候娘娘,很多太监也会成为娘娘的心腹。
宫女也称作宫人,按照其职责和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在宫中管理君主日常生活事务的人,因为地位比较高,所以被授予官职且称作女宫;
另一种地位低下,泛指在宫中服劳役的婢女,做的事情都是比较辛苦的,而且也不受人待见 。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皇帝作为一个大男人,由宫女伺候再正常不过了。而嫔妃的话,肯定也都是宫女在伺候,因为同为女人,沟通或者是相处起来都会更加自在。那古代嫔妃有宫女伺候,为何还要太监?因为有几件事宫女想做都做不了。
帮助嫔妃获得皇帝的宠爱
皇宫本来就鱼龙混杂,各种势力纵横交错,如果没有人帮助,没有一定的智慧,那么在宫里是很难活下来的,更别说混得好了。
君王只有一个,但是妃嫔不计其数,经常会看到嫔妃每天都在苦等皇帝来看自己,有些妃子甚至因此还患上了精神疾病,变成了疯婆子。
古代皇宫里有这样一个部门,它叫作敬事房,敬事房来的太监负责为君王挑选嫔妃。在皇帝准备就寝之时,就会有公公端来牌子,询问皇帝今日翻谁的牌子,需要谁侍寝。
有时候送牌子的太监,还会给皇帝一些建议。加上牌子摆放的顺序和放哪些人的牌子,其实太监是可以操作的。所以宫里有些嫔妃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有时候会选择收买敬事房的太监,让她们帮助自己获得侍寝的机会。
因为她们被选入宫中以后,如果不能得到皇帝的宠爱,那这辈子和守寡没什么区别,而且没有皇帝的庇护,妃子们的生活也会变差,甚至有时候过得和宫女一般。
虽然嫔妃宫里的太监有时候并没有在敬事房工作,但是太监之间工作肯定会多少有些联系,亦或者是有些情分在,所以她们会让自己身边的太监去贿赂敬事房的公公,让其帮助自己把牌子放在皇帝顺手的地方,或者是帮自己美言几句,这些都是宫女没有办法做到的。
看过《如懿传》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如懿的成功其实离不开李玉的帮助,很多时候能够躲过一劫都是因为李玉在皇帝面前的帮助,所以说太监的存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帮助嫔妃处理杂事
虽然嫔妃宫里不缺少干活的人,但是宫女能做的事情有限。宫女只能干些细致的活,轻巧的活,经常有些粗活,很多时候都做不了,这个时候太监就派上用场了。
太监的身体素质肯定是宫女比不过的,所以是可以帮助宫里做很多杂事,粗活的。
有些时候,嫔妃想给皇上送一些消息,比起让宫女传递消息,她们更愿意让太监去,因为派去的宫女可能会勾引皇帝,比起做奴婢,谁不想做个娘娘呢?摇身一变,地位提高了不说,而且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样的生活谁不喜欢。
假如你派一个漂亮的宫女去送信,万一被皇帝看上了怎么办,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而派太监去就不用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太监是不可能被皇帝看上的,这也是嫔妃宫里太监存在的一个必要因素。
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孟棨《本事诗》
嫔妃都会留一些太监在自己的身边伺候,因为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如果地位不稳,可能下场难看的不光是自己,就连宫墙外的家人也会被牵连。
加上长期得不到皇帝的宠爱,独守空房,很有可能直到死去都不能见上皇帝一面。
大家都知道皇帝身边总会跟随一个太监总管,自己宫里的太监和皇帝身边的总管都是一个部门的,多少会有些情分在,留个太监在自己的宫中,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帮自己一把呢。
弥补苦闷的日子
宫里的皇帝只有一人,但是嫔妃不计其数,有句话说后宫佳丽三千。有些妃子能一直获得皇帝的重新,有些妃子因为机缘巧合得到皇帝的宠幸。
但是有些妃子是因为政治联姻或者是其他一些原因才被册封为妃,她们有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得不到皇帝的重新,孤独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因为这个原因,有些妃子就会把视线放在太监身上,从他们身上得到慰藉。虽然他们不是真正的男人,但是从心理状态上看,同样都是男人,也可以填补自己空虚的日子。
从历朝历代可以看到,经常会传出妃子和太监出轨的丑闻。
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妃子是会被杀头的,如果运气好一点的话,下场可能就只是打入冷宫。
她们也会很小心,毕竟是皇帝的妃子,这样的事情一旦被揭发,自己被处死就算了,可能还会被诛九族,可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连累了整个家族。
不管是宫女还是太监,都有他们存在的必要,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自然也都有存在的道理。
不知道她们处在深宫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现在我们看他们的生活,不免会发出一些感叹。
自由完全被禁锢了,思想也在慢慢地改变,一辈子可能就为了权力而活,为权力勾心斗角,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完全没有了自己昔日的可爱和善良。
不知他们在生命走到尽头时会不会有一丝的后悔,恨自己进入了这宫墙中,在此埋葬了自己的一生。参考文献:《宫词》《本事诗》《清史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