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迷影型风格电影,《一步之遥》比《罗曼蒂克消亡史》差在哪?

电影《一步之遥》最大的问题,作为一部民国初年上海滩为背景的影片,导演姜文的自身气质与之完全不符,几乎南辕北辙。

所谓“民国范儿”,本质上是现代中产小资们,怀着布尔乔亚情怀对民国时代的浪漫想象,通过港台影视作品数十年的潜移默化的美化熏陶,有着相对约令俗成的文化内涵的,和真正历史那个十室九空、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反而没多大关系。

比如王家卫《一代宗师》里各色人物不分主配不分大小,一个个何等装腔作势,和真实的民国武林人物大约差了十万八千里,然而不妨碍该片大获成功,杀入奥斯卡奖提名的九强之列,更被小资文艺片爱好者们奉为至宝,爱不释手。

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姜文的年龄、经历、教育背景决定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拍“大院子弟”题材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是自家人的自传,当然游刃有余,拍《鬼子来了》,甚至观感风评不好的《太阳照常升起》,也都是在拍他自己最熟悉的那一套叙事规则。可是类似王家卫的那套“民国装逼小资范”,恰恰是姜文既不熟悉也不喜欢的,甚至可以说是骨子里反感的。

真要拍出所谓的“民国范儿、老上海”这种调调,天生小资的王家卫可以拍,文人气质的李安可以拍,泛80后成长在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程耳也可以拍。但让吴宇森拍就已经有点不对劲了,让姜文来拍,就犹如已经因《亮剑》“李云龙”在相当程度被定型的李幼斌,非要去演张灵甫一般,不免让观众们极感违和,甚至出戏,还不如《太平轮》上的黄晓明来得贴戏。

同样是20世纪初的民国背景,姜文拍摄西部边远小城的《让子弹飞》,尚且可以将环境高度抽象化、架空化,以获得成功。而拍上海滩背景的《一步之遥》这种影片,已经超出了姜文个人的“创作舒适区”。

因此,同样是上海滩背景,同是迷影型风格电影,同样是隐喻多故事性弱,同样票房不尽人意,《一步之遥》和程耳《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口碑风评,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从技术上,《一步之遥》是真的故事弱,靠大量信噪比和非常不经济的注水,(那一大段让几乎所有人倒胃口的舞台表演),硬生生撑长了两个小时。

但《罗曼蒂克》不是。恰恰相反,《罗曼蒂克》的信息量甚至过度饱和,让人觉得程耳有炫才之嫌。一个最直观的对比:同样是开场戏,同样是一段冗长的讲故事情节。《一步之遥》是单一场景,那个冗长的“锅气”的对话,也仅仅只是为了表现角色所谓的“格调”,而且还很失败,信息量仅仅相当于《罗曼蒂克》陆先生喝茶时一个素色茶碗的瞬间镜头;

而《罗曼蒂克》是大量的场景转换,交代环境、背景、人物,小伙计的故事是寓言,也是预言,居然还是个扣,和后面张先生之死形成映射,和王妈之死形成照应。单从剧作角度来说,水平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从镜头调度上来,差距就更明显了。

要说《一步之遥》的剧作本子,也是王朔、廖一梅这些编剧大牛在一起攒出来的,按说以这几位的水平,不至于最后出来这么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大概是作为把舵者的姜文对这个故事本身,潜意识隐隐的排斥,才导致了这么个尴尬的结果吧。

——你永远做不好你不喜欢的事情,越有才华越是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