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王宠——跳荡的古雅

即便是在大师林立的吴门书坛,王宠(1494~1533年)也是个无法忽视的人物。

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为“吴门三家”。如果考虑到祝允明、文徵明在当时吴门的尊崇地位,特别是文徵明与王宠享年的悬殊对比,我们不难想见,王宠基本上是纯粹以惊人的才情和创造力而获得书法史地位的。

在唐代提按笔法成熟以及元明对魏晋楷书的复古出新之后,楷书所给予的创新空间已然有限。而正是在这样狭窄的缝隙里,王宠依然从容地展示了他卓越的才情。他的路径,如同其前辈祝允明、文徵明之后,也是魏晋楷法之上的复古出新。

王宠 临王羲之黄庭经(局部)

其小楷,继承了魏晋楷法中常见的露锋起笔、平直的横画,以及圆润的转角。小楷重心的提高从王羲之《黄庭经》中已略见端倪,王献之的《洛神赋》中已经相当明显,隋唐楷书都是这类特征的延伸,祝允明、文徵明同此;赵孟頫楷书略有不同,其重心稍低。魏晋楷书之质朴稳健即与重心偏低有关,重心偏高的隋唐楷书,则通过点画之间榫卯般紧密的穿插,以及重心垂直获得稳定的平衡。

王宠与此不同,以其小楷《游包山集》为例,其楷书大多重心歪斜、造型欹侧。且其点画之间的接搭并不紧密,常出现若有若无的短点,这也是其书法给人以虚和空灵的缘由所在。祝允明小楷中也常有点画接搭之间的断点,但祝允明字的结构相对端正紧密。而王宠单字的中宫相对松散,更显疏朗通透的韵致。因此,其线条的温润典雅和结构空间的空灵跳荡奇异地结合在一起,可谓前所未有。

王宠 自书游包山诗手卷(局部)

这种特质在他的行草书中同样可见。以其行草《自书杂诗》《自书游包山诗》手卷为例,其行草书显示了他一贯的点画精纯、温润典雅的特质,大多露锋起笔,中段厚实、转角圆浑,几乎不见有明显的提按顿挫。而提按笔法,在唐代楷书中成熟之后,影响所及,播散于宋代以来的多种书体如行书、草书之中,诸多大家如宋代黄庭坚、米芾都深受影响。而王宠的用笔方式,正是跨越了隋唐宋元,与魏晋笔法遥接。

魏晋笔法基本上可分为内恹衄挫和绞转两种,分别以王羲之《兰亭集序》和《初月帖》为代表,《兰亭集序》以笔尖及前段的弹跳笔触,衄挫笔法书写出劲健秀雅的点画,而《初月帖》大多使用笔肚部分,通过对笔肚的按压揉搓,以及与笔尖位置的互换绞转,书写出具有厚实、有立体感且变化丰富复杂的点画,邱振中教授提出的“复合锋”的概念,正是指这种复杂的笔锋转换。王宠行草书基本上使用的是中锋,大多数使用了笔肚稍前部位,但并没有使用绞转笔法,也没有产生丰富复杂的立体感。

王羲之《初月帖》(局部)

唐宋以来,客观上提按笔法的渗透以及人们对于中锋的迷恋相互纠缠。提按笔法的影响使书法家们更多注重线条的首尾两端,而忽视线条中段的厚实,是为清人所谓的“中怯”之弊。颜真卿之后,少有以中锋名世的大家,宋代黄庭坚正是通过对线条中段不断的抖动运行以矫正此弊的。赵孟頫是不多的从魏晋古法中领略到中锋的书法家,《陶渊明五言诗页》正是以中锋为主,线条厚实。王宠与之不同的是,其线条之间的连接常有断点,一如其楷书,有虚和空灵之感。

如同其楷书一样,王宠的行草书还在重心、造型以及各部首之间的连接等方面制造跳荡感。以《瞻眺诗》为例,其单字造型虽然大多数重心平稳,但常通过部首的左右、上下错动来获得微妙的动感。并不注重单字点画的整体连贯,而似乎更注重单个点画的质感和表现力,且点多线少。相比较而言,文徵明的行草书更注重单字结构的紧密和严整,祝允明的行草书注重单字结构中部首之间的错动,以及由此而来的整体章法的苍茫感。而像王宠这样,注重单字点画质感表现力和古雅情调者,在明代并不多见。

王宠行草书中的横向取势值得重视。其单字的横向取势以及偶尔出现的摆动笔法使其作品具有章草意味,因而也更具古雅情调。如前所述,部首之间的上下错动以及左右撑开又消解了向下行气自然的流动感。这种部首之间的左右撑开与祝允明的方式接近,但不如祝允明强烈。明代行草书中具有强烈伸展和辐射感的还有徐渭,但其方式是伸展单字的外部线条,力度强烈。前朝书法家中,黄庭坚的单字外部线条同样具有辐射感,但其中宫较徐渭、祝允明、王宠更紧。

王宠的跳荡之势还表现在局部单元空间的处理上,其很多字的右上角转弯常出现外抛的圆弧状转角,且转折方中带圆、圆浑含蓄。这种局部造型在《集王圣教序》中偶可见到,但并不明显。书法史上这种“图形动机”最为明显的是八大山人,根据邱振中教授的研究,八大山人正是通过对《集王圣教序》中右上角单元空间的凸显变形,而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从王宠的行草书中可以得知,八大山人可能是通过王宠,进而上溯古人的。相比王宠而言,八大山人更为夸张。同时,其线条的厚度和力度,都比王宠更为明显。

无论是楷书和行草书,王宠都保持着优雅古厚中的跳荡。而文徵明基本上始终是温良宁静的;祝允明温润的小楷和激越的草书,既反映了其书风驾驭能力的多样性,也呈现了其气质性格中的多重特质;从唐寅温和从容的书画之中,很难把他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重叠。而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

如果说到“书如其人”,书法到底在何种程度上与人相关?这真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作者/邱才桢)

(0)

相关推荐

  • 草书大师的楷书也多姿多彩

    祝枝山楷书<千字文> 从祝允明学习书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他曾经执意临摹许多书家的不同书体,这分明显示出他追求多种艺术风格的个性心理.实际上,他确实是多才多艺的风流才子,在书法上兼工楷.行. ...

  • 晋唐小草章法的基本处理方式

    草书之难,章法是最难的,难于笔法.笔法有规则,章法无定则.章法比笔法也更重要.一幅作品,给人的印象首先是章法,也就是整体作品印象,然后才会再细看字法.笔法的精妙. 章法就如人的姿态.气质,而笔点画如同 ...

  • 邱才桢​ | 王宠——跳荡的古雅

    即便是在大师林立的吴门书坛,王宠(1494-1533年)也是个无法忽视的人物.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为"吴门三家".如果考虑到祝允明.文徵明在当时吴门的尊崇地位,特别是文徵明与王宠 ...

  • 王宠——跳荡的古雅

    即便是在大师林立的吴门书坛,王宠(1494-1533年)也是个无法忽视的人物. 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为"吴门三家".如果考虑到祝允明.文徵明在当时吴门的尊崇地位,特别是文徵明与王 ...

  • 王宠小楷《琴操十首》意态古雅,大巧若拙

    ▲王宠<琴操十首>,现藏于日本 王宠的这本小楷册录孔子.周公<龟山操>.<岐山操>等共十首,书于嘉靖乙酉(1525年),时年32岁.王宠于十月朔日用金栗山藏经纸书写 ...

  • 王宠草书,朴拙古雅,结体疏朗

    2019-08-19 15:00:17·云逸书院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号雅宜山人,明代书法家,南京长州(今江苏吴江县)人. 他早年很不得志,在科举考试中,六次落榜.但他擅长诗文.书画, ...

  • 王宠小楷《琴操十首》,古雅遒逸

    宠,1494年生,1533年逝世,长洲(今苏州)人.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 王宠诗文书画皆精.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楷书师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献之,融会贯通.小楷尤清,简远空灵.其名与祝允明 ...

  • 王宠草书《王昌龄诗》,潇洒而古雅!

    王宠,宇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与祝允明.文征明.陈道复一道,被人们称为"吴中四才子".其书上追晋唐古法,以古拙取胜,拙中藏巧,自创空灵古雅,疏宕遒逸之书风. 明代嘉靖五年, ...

  • 王宠32岁小楷《琴操十首》2种,意态古雅,大巧若拙!

    王宠小楷<琴操十首>,书于嘉靖乙酉(1525年),时年32岁.王宠于十月朔日用金栗山藏经纸书写,内容为韩愈作仿古<琴操>曲十首,现藏于日本. 明代著名书论家王世贞认为王宠所书的 ...

  • 王宠小楷《琴操十首》,意态古雅,大巧若拙!

    ▲王宠<琴操十首>,现藏于日本 王宠的这本小楷册录孔子.周公<龟山操>.<岐山操>等共十首,书于嘉靖乙酉(1525年),时年32岁.王宠于十月朔日用金栗山藏经纸书写 ...

  • 王宠小楷《黄庭经》疏宕古雅!

    王宠小楷临<王羲之黄庭经>,纵29cm,横155cm. 王宠(1494-1533),是明代中叶著名的书法家,擅长小楷,行草,是一位具有创造性的书家,与当时祝允明,文徵明齐名.被誉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