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当年,有一次我也差点跳楼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中午吃完饭,刚想小睡一会儿,微信上忽然有新信息提示。
是一位中学生找我聊天,他说班里有一位同学因为上自习课玩手机被发现,结果忍受不了父母的压力,选择了跳楼。
我心里一惊。
刚想说现在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太差了,肯定是家长从小比较娇惯,那位同学已经开始介绍情况:
“他的父亲特别的严,发怒时就打他,但同学还是没有被父亲改造过来。”
原来不是我想的那样,那位同学有一个严厉得过分的父亲。
顿时睡意全无。
我只能安慰这位同学,人生没有什么大事,过几年之后想想现在,会发现很多想法都很天真,千万不要受到影响。
02
为什么年轻人因为一点小事就选择轻生?作业没做好,老师批评了几句,家长不让玩手机……
这些成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的理由,居然都会引发生命的悲剧。
忽然想起在一次访谈中,蒋方舟提到自己也曾经有一次差点跳楼。
具体的原因,她在文章里也曾经有过描述。那是她上高三的时候,由于精神压力太大回家休息了几天。
一次中午吃饭时看了几眼电视,父亲勃然大怒骂了她。
她赌气躲在卧室反锁着门,父亲气得拿了把菜刀砍门。
她骑在窗台上想往下跳,想:今天横竖都是一死。
后来蒋方舟之所以没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觉得妈妈向着自己,站在了自己一头,还没有“绝对的绝望”。
否则,这位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的天才少女,就没有了后面的被清华降分录取,没有了长大后写文章做节目,像讲述别人的事情一样说出来自己的故事。
03
确实,孩子们轻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肯定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现实让他感到了绝望。
我对那位同学说,孩子的成长需要两点:适当的压力,发泄的出口。
汶川地震期间,我们知道了一个词:堰塞湖。
当河水被山体滑坡的石头和泥土挡住,水流不出去,水位会越来越高。
此时,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险。
如果不能想办法泄洪,一旦忽然决口,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开一个小的缺口,让水流出来就好,随着水流的冲刷作用,缺口会越来越大,流出来的水会越来越多,危险当然也就越来越小。
人的情绪也是一样,当负面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也需要合适的渠道发泄才行。
那位跳楼的同学有一位经常打骂他的父亲,压力肯定是有了,但是却无从发泄。
于是,走了极端。
04
其实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而解决的办法,一是自我调节,二是外部帮助。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治疗抑郁症其实很简单,给抑郁症病人一个朋友,让他把他变得开心起来,抑郁症自然就好了。
但朋友不是一本书、一碗面、一个玩具,说给就能给的。人生在世,有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并不容易。
电影《少年的你》中的胡小蝶,就没有人能给她一个这样的朋友,她举目四顾,却发现周围都是无情的墙壁,最终,对人生感到了绝望,不堪校园暴力而跳楼身亡。
不过,一个人也许没有朋友,但一定有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应该承担起知心朋友这一角色,让孩子愿意和你倾诉,把你当成心灵的依靠。
在这个世界上有牵挂、能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的人,是不会走极端的。
《少年派》里的林妙妙,和父母吵架一气之下站到了楼顶,但看到妈妈在楼下晕倒,马上就跑了下来,和爸爸一起送妈妈去医院。
虽然林妙妙和家人的分歧巨大,但他们之间除了学业上的纠纷,平时关系非常融洽,对亲人的关心,关键的时候救了她。
05
有时候,是否出事真的只是在一念之间。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在狭窄的田埂上行走,身体经常会摇摇晃晃,此时,只需要一点微小的力量,一根小树枝、一棵野草,都足以让我们将要失去重心的身体恢复平衡。
人的心灵在摇摆时也是如此,当孩子的思维走进了死胡同,需要一线光,一丝暖,一点点外部的力量。
此时,最重要的人还是父母。
父母的关心,足以让他们敞开心怀;父母的爱,足以让他们走出阴霾。
记住,有朋友可以倾诉的人,不会抑郁;有亲人可以爱的人,不会想不开。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热文回顾:
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别离票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孩子越优秀离我们越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努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