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写作:故事在不断改变中螺旋式发展,充满生命力
我们已经确定了第一个场景,也明确了最后一个场景中主人公的顿悟时刻,而第二个到第五个场景也基本准备就绪,尽管有些场景卡只是比较粗略、笼统地抓住了故事的主题点。拓展文件夹里也有不少场景卡已经不同程度地完成,等待我们去使用。我们也确定了故事的次要人物,有了他们的简介和背景故事,这也为故事的写作创造了条件。想法清单上那些还没有具体化的想法,也像焦急的替补演员,正摩拳擦掌地期盼着有一天能够一展风采,大放异彩。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取出场景二到场景五中的场景卡,细化细节,把内容和影响补全,然后开始专心致志地进行规划与写作。
一、充分利用场景卡
怎样利用好场景卡,讲好我们的故事,是故事写作的重点和难点。场景卡可以让事件沿着时间线往下发展,虽然有些场景卡只停留在主题点上,但很可能场景二到五已接近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就需要不断提出问题,填补逻辑漏洞,直到这些卡片具备了转化成实实在在场景的可能性。现在,开篇场景已经完成,接下来四个场景的场景卡也已经写好,故事逻辑清晰,内容恰如其分。如果出现逻辑上的问题,修补起来也不是很难,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相关技能,知道了从哪里挖掘材料去补充和完善。当我们完成前五个场景,准备开始写第六个场景时,拓展文件夹里可能还有几十张场景卡。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粗略排列,故事的因果轨道就初具形态。如果我们不确定某一张卡片具体应该放置在何处,就把这张卡片放在因果轨道的最前端。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或者被遗忘。每次浏览卡片时,都会想到这张卡片还有待于挖掘,还会想起与主人公有关的信息,我们越放不下,越容易受到牵制,也会一直盯着它。如果我们有了新的奇思妙想,想把它们巧妙地编织进开篇之中,沿着故事延伸下去,就需要对开篇场景稍加修改,不断寻找新的信息,把它们纳入到故事中来。我们要保证每一个场景都能围绕故事的主题,迫使主人公做出艰难的决定,以此进入故事的因果轨道。
二、让故事充满生命力
我们确定了故事的每一个层次,还写下了非常多的内容,包括开篇和顿悟时刻的场景,还有大量地拓展与挖掘,以及背景故事,无论是记忆闪回,还是随着情节的迅速升级,主人公大脑里涌现出的想法,都将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当我们遇到写作瓶颈,踌躇不前时,或者推理不出前因后果时,就需要尽快停下来。回顾已知信息,翻看卡片,它们中有的已经被纳入时间线,有的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我们就可以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从中找不到答案,就需要深入到主人公的过去进一步探寻。我们越了解故事和主人公,就越能觉察到我们想要找寻的东西,让细节不断生成细节。故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所发生的一切就会产生情感起伏,并且紧扣故事,赋予故事以意义,推动故事发展。沿着情节发展脉络,我们能看到场景的弧线,看到场景中外部情节的变化,看到故事内容的不断深入。事实上,行动只有在对人产生影响时才有意义,空洞的思考只有在触发行动时才能避免乏味。我们要参与其中,对主人公的内心有所洞察,知道这些行动对他来说意义何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真正至关重要的是什么。故事层次丰富、引人入胜、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才会让故事充满生命力。
三、故事的螺旋式发展
故事总会有反复。来来回回的折腾会贯穿整个写作过程,一直到我们把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变化是写作过程的一部分,变化是常态,但我们不能被变化左右。在写作过程中,改动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做了改动,或者增加了新的内容,它的影响不仅将延伸到未来,还会波及过去。过去的一个改变,也许看起来毫不起眼,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可能会引发轩然大波,这就像是蝴蝶效应。这时,我们就需要回到故事开头,往故事里添加新的信息、新的安排和新的故事线,这样才能完成故事的修复。场景卡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一切变化。我们的故事初稿已经进展得如火如荼,而且充满了故事性。如果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修复,就要回到故事开头,在现有基础上,添加新的故事线和新的信息,做一些适当的微调,而不是推翻过去重新开始去写。写故事不是板上钉钉,而是用泥土塑形。每往上加一层,下面的层次就会相应地做出微调。我们对故事蓝图里的每一个次要情节都了如指掌,就能精确地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哪里发生的这些变化,这样就保证了故事逻辑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即便暂时脱离了掌控,也能重新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