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职称,是教师修行的最高境界
01
一位教师在后台向我诉苦:
前些年评高级职称,全校只有一个名额,而自己排名第二。
次年,刚好又有一个名额,他心想,这一次总该轮到自己了吧。
没想到,当年规定,有某项荣誉的教师才有资格参评,而他偏偏没有。
这样的规定是不是为某些人量身定制不敢乱说,反正学校里另一位老师顺利评上,而他再次与评职失之交臂。
而更令人抓狂的是,从此之后,学校再无评职名额。
“现在没几年就要退休了,看来评高职是没有希望了!”
这位老师说。
“我只是有点不甘心,自己不比任何人差,为什么就评不上职称呢?”
02
其实在现实中,很多老师都有类似的遭遇。
根据现行的规定,每个学校的各种职称是有比例限制的。
比如高级教师可能只占总数的20%,也就是说,如果一所学校有100位教师,那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不能超过20人。
达到或超过了怎么办?
当然是不再给评职名额。只要名额满了,不论学校有多少教师已经够了评高一级职称的资格,都不会有机会参评。
所以,在很多学校,只有等具有高一级职称的教师退休或死亡后,才能偶尔出现一两个名额。
俗话说活人不能叫尿憋死,但老师们评职真的可以让名额憋死。
03
“僧多粥少”的结果,是在本该安心教书的校园,上演了许多荒唐的悲喜剧。
有的人为了得到一纸荣誉证书,为了在评职量化时能多加点分,不惜拉关系、走后门,甚至向领导送礼。
有的人为了竞争一个名额,本来关系挺好的同事,却互相告发、拿着放大镜揭短,伤害了同事关系,影响了以后的工作。
而就算历尽千辛万苦、不惜一切代价从学校脱颖而出,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自己,要组卷上报。
就是按照要求,将毕业证、教师资格证等各种证件,近几年考核表等材料,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的证书,以及个人总结、单位证明等等都复印或打印装订成册,供评审组去评审。
这些证件和材料,足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之多,每一份都有各级签字盖章,装订顺序更不能有错,否则就可能通不过。
这个过程,真的让人身心俱疲。
04
中国青年报曾发起过一项调查,对于“哪些职业最受职称评审之累”的问题,教师排在首位,73.2%的人选择此项。
“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这就是很多教师对于职称的深刻感悟。
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评职中的一些问题,做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比如增加中小学教师的正高级职称,不再硬性要求论文、计算机等等。
但这些只能算是小修小补,没有太大作用。
比如一个县几千名教师,增设个把正高级指标,对普通教师来讲根本就没有意义。
而取消论文和计算机的要求虽然减轻了负担,但也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因为每位老师只要想办法就能做到。
只有名额和岗位设置,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
比如文章开头说的那位教师,他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贡献,只是由于学校的名额限制,就眼睁睁一辈子评不上高一级职称。
05
说实话,中小学教师这行,职业前景和上升空间都非常有限。
所有人的职业生涯,只有两级台阶可迈:从初职到中职,从中职到高职。
可悲的是,就这两级台阶,还不让顺顺利利地去迈,在中间设置了无数个障碍。
有太多的教师,终其一生,都迈不上这两级台阶,纵然两鬓斑白,仍然原地踏步。
真的希望,教师评职不再受名额限制,只要够了资历、能力、业绩条件,就自然晋升,不要伤了教师的心。
也希望能够简化评职程序,既然已经够条件了,就填表发证,不要再搞那许多花样,去一级一级评审,让老师们空耗太多精力。
06
而对于老师们来讲,既然这一切我们不能改变,那么不妨对职称淡然视之。
特别赞成一句话,人生本是一场修行,而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
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讲,看淡职称,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我们可以评不上职称,但不要因此伤害身心健康。
钱多几块少几块只是一个数字,活得健康快乐才是根本。
放平心态,平平淡淡教书,安安静静育人,挺好。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多篇文章创造千万级阅读。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