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解读中国佛教寺石窟分布全图

中国人无比钟爱木头

他们用木头建造精美的宫殿庙宇

也用木头制作日常生活所需

即使无数次大火

让那耀眼的木结构都化为灰烬

也没有磨灭过中国人对木结构的热情

这让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

旗帜鲜明 独树一帜

不过

中国人也尝试过

让建筑成为

永恒的艺术

如今散布在中国大地上的

上百处石窟寺

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佛教石窟寺分布图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在这遍布大地的石窟寺中

有一处最为与众不同

那就是位于山西大同的

云冈石窟

不同于其他的石窟

云冈石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

第一次以皇家的力量主持开凿的

在长达一千多米的崖面上

开凿有大小洞窟200多个

其中大窟45个

造像多达51000多尊

云冈石窟全图,请横屏观看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那么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

才能凿出如此精美的雕刻呢

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距离

回到那动荡无比

又熠熠生辉的年代

❶ 碰撞的力量

公元三世纪

发源于大兴安岭深处的

鲜卑民族

不断地挥鞭南下

鲜卑民族南下示意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一百年后

部落其中的一支

拓跋部崛起

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

这时候的中原王朝

正处在改朝换代的慌乱之中

忙得不可开交

拓跋部看准了时机

于公元四世纪末建立北魏王朝

并将首都定在了

平城(今山西大同)

北魏建都初期疆域图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在这个关键时刻

北魏的建国

让平城成了新的焦点

贵族、僧侣、工匠、商贾[gǔ]、文人学士

等各地的精英从四面八方赶来

平城从一个边陲小县

跃升为北中国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中心

接着北魏向西挺进

先后征服北凉和西域

并从凉州虏掠来大量的

佛教僧侣和擅长雕刻技艺的能工巧匠

平城一时间升级为百万人口的

超级大都市

北魏平定西域后疆域图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与此同时

一个名叫法果的和尚

为了弘扬佛法带头拜见皇帝

并宣称“皇帝就是当今如来

这一思想像是不谋而合的一剂良药

促成了北魏政权与佛教的联姻

平城顺理成章地

成为了中华佛教的

新中心

一个新兴的首都

一时间聚集了天下的精华

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一场大剧

将要上演

❷ 融合的力量

一系列举动

给当时的社会精英们

创造了广阔无边的舞台

他们压抑已久的聪明才智

即将得到迸发

公元460年

高僧昙曜延续法果的思想

在平成(大同)西侧的武州山上

为北魏最初的五位皇帝

开凿了5座大窟

云冈石窟与大同城位置关系图,请横屏观看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被后世称为

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图解,说明:关于五帝与五窟的对应关系历来争议较大,在此不做一一对应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从此

便拉开了云冈石窟

开凿的序幕

 ❶ 人的融合

早期的五座大窟

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窟内以大佛为主体

众弟子环绕四周

因此被成为

大佛窟

云冈石窟第18窟丨 摄影师@李文博

由于大窟体量太大

距离地面又高

开窟难度较大

开凿时先在上部开凿明窗

将大佛头部周围的石料从明窗运出

接着逐次向下开凿

这样可减小造像的难度

降低危险系数

云冈石窟大窟开凿过程示意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由于北魏对西域的开拓

使中国迎来了第二次东西文化交流的高潮

大量西域的艺术形式沿着丝绸之路

来到了东端的大都会平城

因此

这一时期的造像

带有明显的西方造像特征

他们方额丰颐

高鼻深目

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像丨 摄影师@吴健

细目长眉、大耳垂肩

云冈石窟第19窟胁侍佛丨 摄影师@赵孟喆

面容饱满

身材挺拔健硕

云冈石窟第18窟东壁丨 摄影师@李若渔

在这些大佛身上

我们能看到

起源于遥远希腊的

犍陀罗造像艺术

犍陀罗造像佛头,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至此,带来了希腊的造像技艺,因此犍陀罗造像有明显的希腊雕像特征丨 摄影师@袁蓉荪
犍陀罗造像佛身丨 摄影师@柳叶氘

也能看到

起源于印度的

笈多造像艺术

笈多造像佛头,笈多造像最明显的特征是右旋螺发,代表着智慧
笈多造像衣纹,笈多造像衣纹的最大特征是湿衣薄纱,如同刚从恒河中沐浴而出,这需要极为高超雕刻技艺才能实现丨 摄影师@袁蓉荪

一时间

世界各地的雕刻艺术精华

在这里完美地融为一体

云冈的工匠们

使用东西结合的手法

将鲜卑民族粗狂的气度

表现得淋漓尽致

出神入化

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像丨摄影师@吴健

昙曜五窟的开凿

掀起了云冈石窟建造的热潮

云冈即将进入石窟营造的

全盛期

❷ 物的融合

在皇家的主持下

石窟营建上升到国家意志

建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并加快了开凿的步伐

在短短四十年里

就完成了所有大窟大像

的开凿

云冈中期洞窟示意,请横屏观看丨 张靖/可视化星球

中期洞窟的雕刻内容

更加的丰富多元

云冈石窟第5窟内的雕刻丨 图片源自@云冈石窟研究院

除了人物故事题材之外

还出现了大量的

装饰纹样

云冈石窟第13窟,左上角为大佛头部,对面为南壁及天花纹饰丨 摄影师@吴健

在这繁复的雕刻纹饰中

有源于古希腊的建筑样式

爱奥尼亚柱式

云冈中期洞窟中的爱奥尼亚柱式雕刻,第10窟(毗卢洞)前室正壁丨 摄影师@袁蓉荪

有源于波斯的

兽形柱头

云冈中期洞窟中的波斯兽形柱式雕刻,第12窟前室西壁丨 图片源自@云冈石窟研究院

也有中国木结构建筑中的

斗拱与飞檐

云冈中期洞窟中的中国木结构建筑雕刻,第2窟中心塔柱丨 摄影师@清明谷雨

还有起源于印度

与中国木结构楼阁结合形成的

中国佛塔雕刻

云冈中期洞窟中的中国佛塔雕刻,第6窟佛塔是云冈石窟雕饰最为华丽的部分丨 摄影师@吴健

也开始出现了

褒衣博带的汉式服饰

云冈石窟中期第5窟西壁的汉式服饰丨 图片源自@云冈石窟研究院

在人物与建筑之间

雕刻着大量来自西方的

以植物和几何线条为主的

装饰纹样

云冈石窟第10窟后室南壁,门楣上装饰有大量的植物纹样

这些华丽的装饰

与之前以动物为主的中国传统纹样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秦汉之前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丨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这一系列的变化

使云冈不光成为了佛的殿堂

还成为了艺术的殿堂

云冈石窟迎来了它

最光彩的时刻

❸ 走向大同

为了让鲜卑民族

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在云冈石窟建造的同时

北魏王朝

逐步施行着一系列

汉化政策

为了使汉化更加的彻底

孝文帝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

原来大量的僧侣及能工巧匠

大部分随迁到洛阳

建造龙门石窟

平城由首都变为北都

北魏迁都洛阳示意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皇家对云冈的经营

逐渐进入了尾声

而民间开窟造像的余波

还在延续

这一阶段的石窟营造

逐渐趋于小体量而大数量

崖壁上排布着密集的

小窟龛

云冈晚期洞窟丨 摄影师@张伟

造像的风格

开始趋于模式化

云冈晚期造像,第十五窟西南千佛壁丨 摄影师@吴健

佛像的身形

更加的秀骨清像

云冈晚期造像,第18窟明窗东壁交脚弥勒图丨 摄影师@吴健

一个个表情温和的佛像

给人清风寡欲、超凡脱俗

与世无争的感觉

这种造型

似乎更接近中国人心目中

对神仙的想象

云冈晚期造像,第5窟附洞的龛佛,号称“云冈至美”丨 摄影师@吴健

至此

云冈石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留下一篇伟大的乐章

铭刻在武州山的山崖上

云冈石窟远景,请横屏观看丨 摄影师@张伟

经过千年风雨的洗刷

一些佛像外表已经荡然无存

但风骨依旧不减

云冈石窟第3-11窟,被风雨剥蚀后的佛像残存丨 摄影师@赵孟喆

正如最初

建造者们所期望的那样

云冈石窟历经千年

似乎要与天地同久长

 为何熠熠生辉?

云冈石窟的开凿

代表着公元5世纪

世界雕刻艺术与石窟开凿技术

的最高水平

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像丨 摄影师@李文博

其融汇与创新的方法论

为后世不断沿用

成为后来中国石窟寺

开凿的样板

云冈石窟第13窟主像右臂下的力士丨 图片源自@云冈石窟研究院

甚至反向影响了

早于其开凿的敦煌石窟

石窟艺术的中国化

在这里得到了演进与加速

并对中国后来的石窟与造像

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云冈石窟第5窟,楼阁上层东侧坐佛丨 图片源自@云冈石窟研究院

在北魏统治的100多年时间里

云冈石窟成了中华佛教

当之无愧的圣地

石窟的开凿

用时虽然只有60多年

但其创造的文明成果

却传承千年

❹ 路在何方?

如果说莫高窟

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那么云冈石窟就是晋北高原上

一颗耀眼的明星

它的光芒

盖过了它的本身

波及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甚至漂洋过海远达日本

云冈石窟对东亚地区的影响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这一切的光芒

都源自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既是碰撞的力量

也是融合的力量

云冈石窟第5窟丨 摄影师@吴健

如今

敦煌莫高窟

已经以敦煌学走向世界

云冈石窟将面临的问题是

路在何方?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云冈学

将带着巨大的能量

走向世界

云冈石窟远景丨 摄影师@赵斌

-End-

创作团队

撰稿 制图| 张靖

图片| 谢禹涵

审校| 撸书猫

学术顾问

北京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 彭明浩

特别鸣谢

云冈石窟研究院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名著,在这四部伟大的小说当中,《红楼梦》的成就在另外三部之上。这部小说问世之后,当时人有一首《竹枝词》,这是一种诗体,其中说到北京城风气,它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也就是说,你要是说不了《红楼梦》,无论你读过什么了不起的书,无论你有多大的学问,那就是排不上号了。

而《红楼梦》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和它的两个特点有关。

一个是它的深刻。作者对于社会、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对于人性都有深刻的理解和精确的把握,这就是它的深刻。

再有一个是它的深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对人的不幸,有非常深沉的理解和同情。你读《红楼梦》的时候,读到这些人物的命运,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这就是因为它不仅写得深刻,而且写得富有深情。深刻和深情这两个词,请你一定要记住。读懂了《红楼梦》的深刻和深情,你才能真正明白它的伟大。

但是,《红楼梦》又是一部不是很容易读懂的书。首先,《红楼梦》写的人物非常多,也非常复杂。有的人物你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喜欢他,可是喜欢到一半你会发觉他好多地方不让你喜欢。有的人物你可能不太喜欢,但是读着读着,你又觉得,他挺让人觉得可怜的,甚至你会为他流下眼泪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红楼梦》是用一种很深刻的眼光来看待人性的,它知道人心的善,也知道人心的恶,知道人心的一种复杂的、焦灼的状态。那么,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一个人物方方面面的性格特点给你讲清楚,还要讲清楚这些方方面面的性格特点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塑造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我们就拿薛宝钗来做个例子吧。宝钗扑蝶,这是红楼梦里面一个经典的画面。小说里写到,薛宝钗有一天拿着扇子扑蝴蝶,突然停下来,听到了两个丫鬟的秘密谈话。这时她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很尴尬、甚至是有点危险的境地,于是她就脱口而出说道:“颦儿,你不要躲,我看见你了。”这句话传递出一个信息,就是:刚刚听到你们谈话的人不是我,是林黛玉。一瞬间她就把危机转嫁到林黛玉的身上去了。

这是薛宝钗的故事里面特别不让人喜欢的一个,显示出了她的心机特别深,但是在进入这一情节之前,宝钗扑蝶的那个天真少女的形象,却又是特别的美好和动人的。把宝钗扑蝶和她转嫁危险的两个情节衔接在一起,这种写人物的方法,就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你体会到薛宝钗的两面性,以及这两面性之间的变换。

《红楼梦》难读的第二个原因,在于《红楼梦》的线索很复杂。我们可能在前面好多回里,读到一句不太经意的话,你不注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到了后来,这句话却成为故事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或者可以这样说,《红楼梦》里有一个全信息系统,但这个全信息分布在小说的各个分支里面。所以,我在这里给你做一个帮助的工作,把《红楼梦》故事的线索给理清楚,把各种片段的东西放在全信息当中来看待。

说一个史湘云的例子吧。史湘云进贾府的时候,有一段对话。三个人说了三句话。贾母叫史湘云去换换衣服,然后王夫人就:“说大热天的穿这些干嘛?”史湘云就说,都是二婶婶让我穿的。

这好像是很琐碎的对话,是吧?但是,这么简单的几句对话当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信息。再把其它回目里的一些线索聚拢来,我们还能清楚地看到,史湘云这人,看起来性格豪爽,好像没心没肺似的,其实她的生活里有很多辛酸的东西。

读《红楼梦》的第三个难点在哪里呢?这部小说它常常使用暗写的手法。它在许多地方是含而不露的。轻轻地一笔带过,却隐藏着重要的内容。如果没有经过仔细的解析,你完全不能明白这到底是说了什么。

那么,在这里我要做什么呢?我就是和大家在一起,把小说当中那些暗写的、不容易明白的地方,把它理清楚、说清楚。

上面说的,就是我们在解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们所集中关注的三个要点。除了这三个要点,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红楼梦》的版本,和与此相关的,整个故事的结局。我们知道,曹雪芹的《红楼梦》并没有写完,他基本定稿的部分只有前八十回。但是我们现在读到的《红楼梦》一般都是一百二十回的,那这后面四十回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清朝乾隆年间有个书商叫程伟元,据说他找到了一些残破的后四十回的抄本,他请了一个名叫高鹗的文人,把整个书给补齐了。这就是《红楼梦》的所谓“程本”的由来。

但是,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读到的“程本”后四十回,许多情节的发展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整体的水准也明显不如前八十回。而且,程本还改动了前八十回的一些内容,这些改动也并不怎么高明。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就是香菱的结局。香菱是一个特别让人感到可怜的孩子,但她很小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了,后来被薛宝钗的哥哥薛蟠给抢了去。

小说在第五回写到,贾宝玉在《金陵十二钗》的画册上看到过一幅画,还有一首诗,它预言了香菱的结局:薛蟠的大老婆夏金桂进门之后,香菱受尽了折磨,最后死于非命。这就是曹雪芹原来的设计。

但是,在程本的后四十回里,香菱的结局改变了。夏金桂下毒想要害死香菱,结果却毒死了自己,这也算是恶有恶报吧。香菱本来是个妾,这时薛蟠就把香菱扶正做了大老婆。再后来,她又生下了一个儿子,最终死于难产。按照传统意义上来讲,一个妾被扶正了,还生了儿子。那你可以说,属于她的幸福终于已经来到了。而最后她死于难产,虽然也让人有一声叹气,但是这终究是一种偶然性的不幸,你不觉得这有多么凄惨,是吧?

这么一说,你可能已经发现了,程本的这种修改降低了《红楼梦》的原有的悲剧性。《红楼梦》的原作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曹雪芹要写的是一种彻底的悲剧。但是,中国读者他不太习惯强烈的悲剧,他们比较喜欢大团圆的结尾,而主持写后四十回的程伟元,他是一个书商,他需要更多地考虑读者的感受和接受习惯。所以,补写的后四十回虽然保留了原作的一些悲剧因素,但是它降低了悲剧的强烈程度。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例子,而是一种普遍性的特点。

但是这么一改,就把《红楼梦》从一部伟大的小说,改成了一部优秀的小说。而伟大和优秀之间,那是有不小的距离的。

所以,我给你讲《红楼梦》,前八十回讲的,是没有经过修改的、曹雪芹的原作,而这以后,人物的命运发展和故事的结局,我会主要给你讲曹雪芹他原本的设计,同时也会介绍程本后四十回的故事,把这两者做一个比较。

我们讲《红楼梦》,首先是要解决读《红楼梦》的三个难点。第一,仔细地、深刻地理解《红楼梦》的人物。第二,理清《红楼梦》里面错综复杂的线索。第三,清楚地揭示《红楼梦》用暗示的笔法所写的隐晦的内容。在解决这三个难点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讲好曹雪芹原本预设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题诗一首。他是这样说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的意思是:我写出来了,你们真的能读懂吗?我们就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用心读了,我们认为我们读懂了,我们会走到你的深刻和深情之中,我们去看这个世界。

今天我们来讲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的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一个重要的人物要登场了,那就是我们小说中美丽的女主人公林黛玉。

林黛玉为什么要到贾府去呢?这事儿说起来很简单,因为贾府的贾老太君是林黛玉的外祖母。到外婆家去,这是一件很温馨的事情。但是,这事儿说起来又有不简单的一面,因为她不是到外婆家去住上个几天,那么她要长期寄居在那儿。她的妈去世了,外婆心疼这外孙女,她要把她接到自己身边来。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产生了:林黛玉她虽然跟贾府的血缘关系非常的亲密,但是,按照古代的礼法来说,她是一个外来者。再往深里说,这个林家跟贾府两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从科举出身的一个官员,地位也不是很低,但是,林家不是一个势力很强大的家族,跟贾府比起来差了老远。

贾府是怎么一回事呢?那贾府的起家是源于两兄弟:一个叫贾演,演员的演,一个叫贾源,源头的源。这两个兄弟了不得,他们都是开国元勋,他们被封了两个国公的号,一个是宁国公,一个是荣国公。

《红楼梦》故意把它的时代背景弄得很模糊。它不说清楚它是哪个朝代的故事,那么,我们就拿明代来做例子吧,明代的那些开国国公,像郑国公常遇春,魏国公徐达,我们可能都比较熟悉,是吗?那都是无比显赫的人物。如果你要我拿个现代的例子来说的话,那就等于是开国元帅。贾府他们一家有两个国公,那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们回头再说林黛玉进京,她是怎么进京的呢?是贾府专门派了船到了扬州,把她接到京城去。船到了京城靠了岸,那么在码头边已经有荣国府派来的轿子和车辆等候在那里,有几个仆人出来迎接她。这些仆人在贾府里都是最低等的,可是,看上去他们的穿着、打扮都已经很不平常了。所以,林黛玉这时候就想起她妈以前跟她说过的话,她外婆家跟别家是不一样的,于是,林黛玉就提醒自己,要步步留心,不可以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说到这儿,我们就会想到,这里面有个林黛玉的性格问题:她很敏感,她的自尊心很强。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贾府的那个气派,给黛玉的内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样,黛玉就坐着轿子进了城,来到了贾府,先是经过宁国府,然后就到了荣国府,轿夫把黛玉的轿子从西边的角门抬进了荣国府,走了有一射之地,所谓一射之地,就是古代射一支箭的距离,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100米吧。然后这些仆人就退下去了。

那么为什么他们要退下去呢?因为他们是一些干粗活的人,他们是低等的仆人,他们的身份,他们的地位,没有资格走到贾府的里面去。然后,就又出来几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也就是那些年轻的,打扮得挺体面的仆人,他们出来抬轿子。像这样在贾府里面干活的仆人,他们的身份就要高一些。

这群人能够把轿子抬到什么地方去呢?这群仆人他们把轿子抬到垂花门,就是贾府的二门,内院和外院交叉的地方,他们又退下去。为什么又退下去呢?因为他们没有资格进到内院。然后,黛玉就是由几个婆子搀扶着进了内院。这些描写都很琐碎,但是,琐碎的描写它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很好地描写出贾府这样一个显贵的家族,它的等级秩序,以及和这个等级秩序相应的奢华和势态。

那么,贾府的宅院到底有多深呢?那么,林黛玉要走多少门才能走到正堂呢?在小说的这一回,作者没有写,他省略了。不过,我们可以借小说的第五十三回,就是写宁国府祭祖的时候,它里面有个介绍,它说,从宁国府的大门到正堂,一共是九重门,那么我们也可以想,荣国府也就差不多了。你真的要长叹一声,这侯门深似海。

我们可以想象,林黛玉这么一路看着,一路走进去,她当然会感到她自己受到了尊重、很有体面。但同时她也难免感到一种压抑,这跟他们自己家可真是不一样。

但是,我们在后面还会看到,就是林黛玉进了贾府,她在贾府住下来以后,她虽然常常有一种寄人篱下的那种不愉快,那种压抑感,但是,另外一方面,她也是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这不动说话就带刺,好像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那是为什么呢?那是有人罩着她,谁罩着她?外婆。

这样我们就说到了林黛玉的外婆,贾老太君了。那贾老太君怎么能够罩着她呢?她了不得呀。贾老太君姓史,她是荣国府第二代的贾代善的遗孀,她丈夫去世了。他们哪一代的老人全都去世了,只剩下她一个人,所以,在宁瑞两府里面,她就是辈分最高的一位老人。那按照礼法来说,她也就是整个贾氏家族当中地位最高、说话最有权威的人。贾老太君她有两个儿子,老大叫贾赦,第二叫贾政,但她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林黛玉她妈贾敏。所以,老太太她就特别疼爱这唯一的女儿。

我们现在知道,贾老太君是贾府里面特别有威势的人物,那她现在要出场了,那应该有一番描写吧。你会想,这个出场应该特别隆重、气派特别大,场面特别讲究,是吧?但《红楼梦》里,它根本不是这样写的,它整个的描写只有一句话。我们就随着小说去看。它是用林黛玉的眼光去看的。

“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

就是说,两个人搀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黛玉知道,这就是她的外婆喽。但是,接下去她看到了什么呢?她什么也没看到。因为她正要拜见行礼的时候,就已经被她的外婆一把抱在怀里,心肝肉啊这么叫着,就大哭起来了,她什么也看不见了。她就是再想看,她也看不见了,因为她的眼睛也已经模糊了。

我们能够想象得到,黛玉在那种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的情况下走进贾府,她拜见外婆之前,她是那么的试图小心得体,因为外婆对她来说,这时候还是一个概念.但是,老太太就这么扑上去了,就这么抱着,就这么哭着,就这么叫着,把一切程序,一切礼仪通通取消,外婆一下子就走到她心里去了。这时候,外婆她不再是一个概念,外婆是一个血肉相融的亲人。贾母是把她对两代人的爱都交在了一个人身上,就是林黛玉的身上。

我们也不需要看很多东西,我们只是看到这个“满头白发”,就知道老太太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太太。

这里让我停下来体会一下文学的道理,语言有时候写得多它是有力量,有时候写得少它也是有力量的。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恰当的时候,准确而少的文字,它可能是最有力量的。它体现着在这种场景中,一种情绪的强烈的节奏。

一会儿慢慢就宁静下来了,那么,黛玉当然还是得给老太太行礼,然后,老太太给她介绍在场的人。这个是大舅母,那就是贾赦的妻子邢夫人,这个是二舅妈,贾政的妻子王夫人。过一会儿,贾家的三姐妹出来了,那就是迎春、探春、惜春,这样我们就看到林黛玉姑娘渐渐地跟贾府的人融在一起了。

一群人在一起说话,这究竟是一个重视礼教的世家大族,它有它的规矩。所以,气氛就慢慢地变得庄重、严肃起来,跟老太太说话,大家都是恭恭敬敬,这也是必然的,这也是正常的。

突然,有一个声音打破了这种恭敬的、庄重的、严肃的气氛,这声音它是从后院传过来的,人没出现,声音先来了。有人一面笑,一面说:“哎哟,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还没到,这个声音先飘出来了。这个就像京戏里面的叫场:舞台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是,在这样的氛围当中,这个人她不是有一点放肆无礼吗?所以,林黛玉她就不由得有点疑惑,我们也会问,这人是谁呢?《红楼梦》又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她以华丽的身段出场了。这人是谁,下次我们再说。

(0)

相关推荐

  • 云岗石窟---摄影笔记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云岗镇武周山南麓.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大同观音堂西6.1公里. 大同云冈石窟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 ...

  • 阳新:佛与相——解读中国佛教艺术

    佛像艺术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大概是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一直到两晋时期,佛教才开始建立了基础,至南北朝而兴盛起来.所谓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当然这个数字并不是准确的,实际上当时寺院的 ...

  • 马世长 | 中国佛教石窟的类型和形制特征

    一.佛教石窟的类型 1.僧房窟 僧房窟是供僧尼生活起居之用的洞窟,性质同于寺院中的僧房.僧房梵文音译为毗可罗,过去也将僧房窟称为毗可罗窟.其典型实例在龟兹石窟群中较为常见.如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僧房窟 ...

  • 文旅小课堂第二季丨《2019-2020中国旅游地产发展报告》第十五期,解读中国旅游地产发展的十大关键词!

    回复「文旅」 获取<2019-2020中国旅游地产发展报告>发布会PPT 2019 的文旅地产行业可谓风起云涌,在"资本寒冬"的持续洗礼下,逐渐呈现出区域"城 ...

  • 中国佛教建筑·南郭寺

    南郭寺始建于北朝年间(西元386-581年),具体年份不详.寺院内外树木葱茏,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 唐肃宗乾元二年(西元759年),大诗人杜甫避"安史之乱" ...

  • 中国佛教建筑:寺、院、庵

    传入中国之佛法,依据教义可分为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或者分为三乘佛法,即小乘佛法.大乘佛法与金刚乘佛法."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之意译,指运载工具,比 ...

  • 【解读】大村西崖| 流落在日本的中国佛教雕塑

    由于战乱频繁,中国十世纪之前的木造佛像留存下来的十分稀少.进入近代,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日本因与中国及佛教的独特渊源,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这其中就包括为数众多的中国佛教雕塑.仅东京国立博物馆(原帝 ...

  • 大美榆林窟,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宝窟之一!

    非实非虚 音乐: 巫娜 - 闲云点点--东方禅意音乐 林窟,又名万佛洞,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宝窟之一,位于瓜州县城南76公里处榆林河谷两侧的砾石崖壁,是敦煌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莫高窟的姊妹窟 ...

  • 平均年龄超1000岁,中国佛教四大古建让世界惊叹!

    寺院之美,在于它沉淀千年的厚重和移步换景的恢弘,2021厦门佛事用品展中"寺院建筑与设计展"首次闪亮登场.其中的中国标志性寺院建筑模型展示,让您,在榫卯结构间,窥见古代工匠的智慧, ...

  • 企院·陈凌谈传承 | 解读中国家族企业的现代转型

    编者按:        在当前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哪怕是中小企业也有不少都在静悄悄地进行着制度化与职业化的变革:另一方面,中国家族企业普遍还处于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传承进程.根据外国的经验,家族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