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专生:跳出了农门,却没能跃过龙门
教育·美文·感悟
这是他们的宿命,但不是他们的过错;这是他们的遗憾,但并不是他们的悲剧。
——题记
-1-
所谓老中专生,指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从初中阶段招收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各类中等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基层各个领域。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一方面,国家通过这一政策,吸引到了大批优秀的青年,接受完“短平快”的教育之后,补充到人才稀缺的基层,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由于客观条件的束缚,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基层普通的岗位上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随着最早的前几批老中专生已经步入“后中年”时代,职业生涯已接近尾声,其中的一些人开始进行反思。
-2-
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我也是曾将中专当成中考的第一志愿。
只不过,由于自己的成绩还不够优秀,才考入所谓的省重点中学,最后上了大学。
那时候,正是城乡二元化体制的鼎盛时期,能有一个城镇户口、一份稳定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
可以说,当时的社会只有两个大的阶层: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对于广大农村人口来讲,能够跳出农门“吃商品粮”,简直就是一辈子的终极追求目标。
也许,当年我父母在我耳边说过无数次的话,也能够代表千千万万个农民家庭的心声和期盼:只要能转商品粮,分配到咱们村来工作也行!
而只要考上中专,就变成了非农业户口,国家就统一安排工作,可以让自己一步跨入另一个阶层,这对很多农民家庭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这样的心态之下,大量先天智力条件优秀的农家子弟,义无反顾地报考了中考,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变。
-3-
那些最早的老中专生,绝对称得上是人中龙凤,是当时初中生当中最优秀的群体。
要知道,当时中专的录取率,要远低于现在的985院校。放到今天,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他们的能力和潜力,在工作岗位上也表露无疑。
以数量庞大的中师生为例,他们虽然没有读过高中,没有学过高中知识、在中专也没有受到分科教育,但他们毕业之后分布于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各个学科,他们几乎通过一边自学一边教的方式,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也让自己成为了各个学校的骨干。
这些人的教育教学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工作能力,比后来的本科生不差,甚至更强。
但从个人际遇上来讲,他们的选择决定了他们一生只能生活在基层,做着最普通的工作。
因为国家当时招收中专生的目的,就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迅速充实基层,改变基层亟缺人才的状况。
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初中最优秀的学生上了中专(主要是家庭条件较差、家长没有长远眼光的农家子弟),而那些成绩中上的学生或家庭条件更好(或家长更有眼光)的学生,却考上了大学,分配到了更高端的工作岗位。
虽然,在社会的变革中出现过很多次机遇,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抓住。
第一批中专生已经没有了年龄优势,他们把最好的时光和所有的青春激情,全都奉献在了基层普普通通的岗位上。
这是历史的遗憾。
-4-
不过,我并不认为这一代人真的活得很悲情。
客观地说,学习成绩不一定是线性发展的,初中的优秀学生,不一定上高中后就能够考上大学。
在当年,诚然有人放弃上中专而考上了好大学,有了更好的人生,同样也有人放弃了中专之后,并没有考上大学,最终造成了终身的遗憾。
其实当年的中专生,能够跳出农门已经收获了巨大的利益,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实现了父辈的梦想。
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变革,他们曾经得到的东西,含金量越来越低,甚至几近于零。于是,可能会产生一种不平衡感。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较大的跨越。即使以今天的视角审视,也是如此。他们比父辈的社会地位更高,给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正在通过渐进的方式向上流动。
他们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在自己这一代,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飞越,成为金字塔比较顶尖的那一部分。
-5-
一句话,老中专生跳出了农门,但没有能跃过龙门。
他们在人生的三叉路口,由于历史的局限,选择了眼前的苟且,放弃了诗和远方的田野。
这是他们的宿命,但不是他们的过错;这是他们的遗憾,但并不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在整个社会前进的洪流中,经历过苦难,也享受过体制的优待,奉献了火红的青春,也改变了自身的境遇。
历史永远都会有局限性,选择永远都会有失去,人生永远都会有遗憾。
而这样的生活本身,其实就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作者:遗君明珠,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