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代表白浩浩:直面挫折,勇于担当,积累点滴力量
直面挫折,勇于担当,积累点滴力量
——在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校研究生会主席 白浩浩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土木工程系博士生白浩浩,很荣幸能在开学典礼上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代表校研究生会,对各位“清小研”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2021级是特殊的一级,特殊到很多人由于去年线上参加面试,此时才第一次进入清华园,特殊到报到第一天就有雷电黄色预警和暴雨红色预警的双重洗礼。此刻,虽然师弟师妹们都戴着口罩,看不清彼此的模样,但大家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内心也一定充满拼搏奋斗的力量。祝贺大家成为一名“清小研”,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当然,我也要提醒大家,理想实现之路是一场长跑,这场长跑的大多数赛道不在操场,而在荒野。在清华读研究生可能会让你跑得更快,但也意味着选择了一条更有挑战的路途。因此,在面对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很难在规划路线方面给大家什么建议。相比于如何精打细算,我更想跟大家聊聊心里话,说说选择清华在我眼中意味着什么。
选择清华,意味着直面挫折将成为一种常态。读研究生后,我逐渐发现,在“做得到”的事和“做不到”的事之间,存在很多“能做到但很累”的事。之所以累,除了因为需要持续努力,更因为从开始做到做成功,可能伴随着各种错误与失败。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和“学术新秀”双料获得者,公管学院魏钰明师兄的学术马拉松就极其曲折。他的一篇学术论文曾投稿长达5年、修改了70多遍,博士开题报告前后做了4次……持续的焦虑让他不断否定自己,多次质问要不要继续。他的导师一直鼓励他,不能急,要反复琢磨,再想想,慢一点。纠结过无数次后,魏钰明的答案是直面挫折,坚持到底,不到极致誓不罢休。最终,改了70多遍的那篇文章,在公共管理领域顶刊发表,对他的漫长修炼做出了回应。遇到挫折,是因为我们在前进,持续遇到挫折,说明我们在不断前进。选择清华,意味着直面挫折成为常态。当然,挫折本身不值得赞美,直面挫折,是为了避免更多的失败与错误。尤其值得珍惜的,是能够包容这些失败与错误的环境,在这一点上,清华为我们保留了足够的耐心和温情。
选择清华,意味着勇于担当将成为一种本能。校庆110周年晚会上有一个向母校报告的环节,其中有一位来自西藏的师兄龚一枫,长期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那曲地区工作。他在报告中饱含深情地中说:“我是高原的孩子,世界屋脊就是我的家!”我曾有机会在西藏支教,深深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担当。当时看着舞台背景里壮美的雪山,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五年前在那曲草原家访的场景。那是一段终身难忘的日子,让我对清华人的担当有了更真实的认识。有时候,我们对担当精神有种距离感,觉得担当就是做大事、担大任,其实不完全如此。担当还是一种对他人境遇的共情、对现实世界的关切和对价值意义的追求。选择清华,意味着勇于担当成为本能。今年7月,河南出现极端降雨天气,当时有21名清华研究生正在新乡参加博士生必修实践,其中不少是我熟悉的同学。失去网络信号的几天里,他们就地分散,有人半夜冒雨巡查河堤,有人在没腰的洪水中疏散群众,有人一天扛了几百箱矿泉水,躺在箱子里酣然入睡……他们不必这样,但他们选择了这样;他们是清华最普通的同学,他们在需要时本能地做出了最清华的选择。
各位师弟师妹,我刚进入清华时,有一位师兄告诉我们,要坚持做好三件事:叠被子、吃早饭、每周给家里打电话。当时我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会提这么“简单”的建议,这和我的预想的很不一样。随着岁月增长,我发现自己逐渐开始因见过太多深夜的清华而失去吃早饭的动力、因忙于各种事情而不记得上次给家人打电话的时间,而且这类情况逐渐增多。这时我才开始理解师兄“简单”建议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并重新审视对自己的要求。叠被子是做好每天第一件事,吃早饭是学会提前积蓄力量,给家人打电话则是提醒我们心怀感恩与责任。他是告诫我们,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以当下为基础。所以,除了建议大家按时吃饭少熬夜之外,如果把我今天想说的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请大家直面挫折,勇于担当,把握当下,做好小事,相信点滴积累的力量。
各位同学,你们是特殊的一级,更是幸运的一级,即将在最美好的清华探索未知、同向同行,在最澎湃的时代追寻价值、共同前进,这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浪漫。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位同学都能收获满满,成为直面挫折、勇于担当、积累点滴力量的清华人,在园子里度过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