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巷系列(6)
成都街巷系列(6)——鼓楼街、红庙子(上)
一直对城市历史很感兴趣!历史剧、历史书、 老年人讲历史……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自己生活的城市,它的历史是我一直追索的话题。其实成都历史我是了解了不少,但从图片上了解成都,却十分的匮乏,那是比文字记载更加真实、更加直观的感觉。很多时候实在希望科学真能发展到“时空隧道”那一天,让人们想回到哪个时代,就能回到那个时代去看看,是何等惬意的事情。
今天想说的是成都中心地区的两条相邻的老街——鼓楼街和红庙子。
红庙子,是街名亦是庙名,这里从清代就建起了一座“准提庵”,庙虽不恢宏,但很有特色,四周围墙,一片红色,当地百姓因此给它取了个俗名——“红庙子”。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准提庵,通红的围墙内香火缭绕,善男信女,虔诚朝拜,很是一派前清盛世的景观。因庙建街,一条窄街小巷日渐形成了,人们依旧称此街为红庙子,直到光绪五年(1879年),这才正式命名为红庙子。 清宣统年间,庙毁不存,民国初在“准提庵”旧址上建了一所榴荫小学,解放后改为红庙子小学。红庙子,作为街名地名,便一直沿袭至今。
每当人们走过这里,往往会浮现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都新兴的炒股人狂热地让家人从楼上扔麻袋下来,茶座的盖碗茶旁堆码着一捆捆纸币的火爆奇景,现在都不明白那是种什么样的疯狂!
与红庙子街口相交的就是鼓楼街了,说起这鼓楼街,历史更久远:明万历年间这里建有一座钟鼓楼,张献忠驻成都时被毁于战火,清末复在旧址上重建钟鼓楼,楼上置有钟、鼓,击鼓报时辰,敲钟报火警,钟声紧叩,惊扰俚巷;鼓声鸣动,遥传数里。于是,钟鼓楼又名韵远楼,民间呼之为“鼓楼”。鼓楼建造别致,琉璃瓦屋顶,飞檐翘角,古朴凝重,是老成都一景,为锦城胜迹之一。清宣统年间,鼓楼上的钟声变喑哑,被成都名士傅崇矩列为成都十四大怪谈之一 ——“鼓楼街上之大钟撞之不鸣”。
鼓楼街因鼓楼得名,街比红庙子街长,有南北之分,南有鼓楼南街:北有鼓楼北一街、北二街、北三街、北四街之别。一九五三年,鼓楼被拆除,鼓声成为绝响,胜景从此不复。然鼓楼带给成都人的终归是吉兆,鼓楼街地处老成都城市中心,民间还传闻,鼓楼之下有个海眼,与大海相通,可闻海水涨落咆哮声呢!
随着城市改造的步伐,如今这里已是宽阔整洁的街道,鼓楼北一街二巷子二号修建了成都市鼓楼小学,教室明亮,童声郎朗。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孩提时代,记下了一段街上鼓楼洞的大钟搬家的往事。
下篇再给你讲这个鼓楼洞大钟搬家的故事
旧城老街的屋脊
大路朝天 各走半边
炎夏伞遮阴
卖柴人的背架子
乡集路上
民国初商铺、街景
有人气就有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