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你家孩子为什么胆小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正能量让孩子内心强大》《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及《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非虚构文集。
孩子胆小往往是因为惧怕失败,譬如不敢爬到高处,不敢玩太复杂的游戏,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等等,是因为怕摔倒,怕不能完成任务,怕被陌生人拒绝。
而惧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在他眼里,他所面对的那件事,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能力。他已经判定自己很可能失败,而失败的结果会很痛苦,因而最好的策略便是逃避和退缩。
如果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胆小倒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退缩可以避免受伤,恐惧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但如果事事都恐惧,明明自己可以掌控的,可以胜任的事情,也采取逃避策略,那就是一种过激反应,让自己失去尝试的机会,也失去成功的机会。
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会低估自己,高估困难,总是作出退避的选择呢?这往往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孩子是非常容易受到暗示的,他需要从别人(尤其是养育者)对他的态度来认识自己。
我曾看到一个案例,在英国,一名31岁单身母亲,由于怕孩子长大后离开自己,竟对医生和亲戚谎称3岁的儿子有怪病,无法正常走路。医生找不到病因,无法医治。孩子也信以为真,从3岁起就坐上轮椅,一直坐了5年,直到8岁还不会走路,连他自己都深信不疑,自己一定是得了什么怪病,一辈子都没法走路了。
脚是长在孩子身上的,能不能行走他自己应该知道。但当他最信赖的人——母亲,不断地暗示他,“你有病,你不能走路”,他就真的不能走路了。错误的信息导致错误的认识,而人一旦迷失了自己,连生理的功能都可能丧失,更何况心灵的力量。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譬如幼儿刚开始学走路时,妈妈如果过分担心孩子摔跤,总是说这里你不能去,那里你不能去,甚至把这种过度的担心延伸到对待孩子的一切事情上,这样给孩子传递的信息便是:我认为你的能力很差,你没法应对外面的世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低自我评价,即“我的能力是不行的,我是个弱者”。孩子一旦形成这样的看法,当他面对不确定的事情时,第一个反应就会是:因为我能力不行,所面临的威胁很强大,我肯定无法和它对抗。于是他就感到紧张、害怕,缩手缩脚。
一方面,父母的过度保护,或者对孩子的低评价,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和胆怯;另一方面,父母的严苛教育也会让孩子难以承受失败的后果。尝试的成本过高,孩子便放弃尝试。
父母常常是孩子的恐惧之源,这一点是很多父母意识不到的。
有的父母过于追求完美,吹毛求疵,不能包容孩子的不足;有的父母过于强调竞争,严格要求,给孩子施加了太大压力;有的父母教育方式粗暴,经常让孩子为小错付出惨痛代价。如此种种,都会让孩子惧怕失败,表现出不敢尝试,患得患失,谨小慎微的个性。
有些看起来简单有效的管教方法,也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从而表现为胆小。
譬如,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常用一些可怕的事物或制造恐怖气氛把孩子镇住,比如“还不睡觉?!大灰狼来了!”“再哭,让医生给你打针!”“再不乖,我不要你了!”诸如此类的,以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结果却适得其反。有的人,一辈子都怕进医院,和小时候心灵蒙受的阴影不无关系。
当然,有时候孩子表现出的恐惧,并非就是真的恐惧,只是他的小小伎俩而已。
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狼来了》,通常是用来告诫孩子不要说谎的。但故事中放羊的小男孩为什么一直热衷于喊“狼来了!”呢?他实际上是通过表达恐惧来吸引关注,因为他一喊“狼来了”,大家便都跑来了,他就成了关注的焦点,这让他很满足,所以欲罢不能,一再上演。
同理,孩子用什么方式去吸引父母的注意,这是由父母的态度引导出来的。如果孩子语调平静地呼唤父母,父母却不予理睬或敷衍了事,孩子内心体验着失落和沮丧,自然就会判定这一招不灵。相反,当孩子发现他表现出恐惧的时候,父母会高度关注他,他就自然而然地会把表达恐惧视为获得关注的最佳手段。
所以,有些小孩表现出的胆小,并不一定是他真的胆小,而是他想显得胆小而已。比如有的孩子晚上想和妈妈一起睡,就会故意哭闹:“我睡不着,我好害怕!”妈妈就会过来安慰他。孩子利用对黑暗的恐惧把妈妈拉到他的身边,孩子对于黑暗的恐惧也在下意识中形成了。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转给作者(连同明细截图)。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投稿邮箱:lzdyt@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