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武陵行丨''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文章之六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费孝通接续其早年对城—镇—乡结构关系的思考和“乡土重建”的理想,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对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城乡和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乡镇发展类型、多种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对中西部城市发展模式的思考。
《武陵行》一文即为他1991年10月走访地跨湘鄂川黔四省的武陵山区之后撰写的调研文章。在三联新版“费孝通作品精选”中,收入《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武陵行
文丨费孝通
为了继续探讨西南多民族山区经济发展问题,我于1991年6月凉山之行之后,又于10月访问了长江三峡之南的武陵山区。武陵山区地跨湘鄂川黔四省,连成一片,包括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大庸市,湖北省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黔江地区和贵州省的铜仁地区,共计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1300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占53%,约710万人。
我这次武陵之行只在这山区的腹部里转了一圈。从湘西凤凰、吉首,进川东的秀山、酉阳、黔江,入鄂西的咸丰、恩施、来凤,又转到湘西的龙山、永顺,然后从大庸市出山。一共走了21天、1100多公里。一般认为也属于武陵山区的贵州铜仁地区,我没有到,只在由湘入川时在铜仁境内穿过几十里公路。因此我下面所讲的除了说明是“全山区”的情况外,只限于所访问过的三省二州一地一市。
地貌和民族
武陵山区是云贵高原的延伸地带,从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原边缘向东北倾斜,约250公里下降到海拔几十米的江汉平原,形成的一片处于乌江和沅江之间的褶皱断裂的二高山区。境内山势巍峨,危岩突出。有山顶略平、四周悬崖的高地,俗称山盖;有群山环抱,山坡梯田层层,山间地势较开阔的小型盆地,除了川东的秀山和湖南的大庸外都难称有平坝之处。在公路两旁见到的多是夹在众峰之间,溪流弯曲的沟壑和槽地。
这个山区的风光正如晋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的描述,确实是奇峰峡谷,林壑幽美。近年来开辟成国家级旅游点的大庸市张家界就是个典型景观。但在铁路公路没有修通之前,这里的交通极不便利。水溪危道,曲折陡峭,置身其中不能不感到山穷水尽,如入迷津。难怪当时的山区居民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是这种地貌使早期先后进入山区定居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中积淀在各平坝、峡谷和高山上,形成一个个封闭性的大小社区。武陵山区在接纳了多次的人口波浪后,才成了个多民族地区。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摹自《桃花源记》意境
武陵山区形成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的过程,还有待后人去发掘追溯。从现在的格局来看,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其次是土家族和苗族,人数较少的有侗族、仡佬族和白族。此外在城镇上还有一些散居的其他民族成分。
以我们所访问的二州一地一市来说,人口总数约1000万,其中少数民族约463万人,占总人口的46%,略少于汉族(比整个山区的百分比略低)。如果仅限于湘西自治州,则汉族人口少于少数民族,汉族占44%。
在我们的访问区里,少数民族中土家族共有370万人。1990年普查土家族共570万人,这个地区就占总数的65%,可以说是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区。土家族多数聚居在川东南、鄂西、湘西北部和大庸市,即我们访问区的北部,主要分布在酉水和清江流域,尤其以永顺、龙山、秀山、酉阳等县最为集中。
苗族在我们访问区里共138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739万人中的18%,从全国来说,是在苗族分布地区的东部边缘,主要在湘西自治州的南部,酉水以南的花垣、凤凰、吉首、保靖、古丈等县。苗族的主要聚居区不在武陵山区。
至于侗族和仡佬族主要是在贵州省境内,我们没有去访问,所以暂略。
总的说来,武陵山这个多民族地区里,汉族的分布在平面上南北较匀,即四处都有,但在立体上,多在平坝和交通线上,少数已深入峡谷和高山。土家族则北多于南,苗族则南多于北,是个小聚居、大杂居、交错穿插的格局。
说一点历史
武陵山区的历史,说来话长,我在这里只能长话短说。在这个山区东部湖北长阳县发现的旧石器中期人类化石和湘西泸溪、龙山、大庸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说明远古时代这里已有人类居住,但这些远古的人类和现有的民族还挂不上钩。
现在居住在这山区的少数民族,进入山区的时间和先后也还没有定论。从史料记载来看,春秋战国时代在川东鄂西有个巴国,曾被楚所并,后又灭于秦。秦统一中原后在这地区建立了个黔中郡,纳入了它的统治范围。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巴国所占的地域是否早已包括武陵山区,在这山区里住的是不是巴人?据潘光旦先生考证,现在的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这些巴人有可能是在巴国被灭亡后留在或移入武陵山区的那一部分。我们不能排斥在巴人入山之前这山区里还有其他居民。我提出这个可能性是出于这山区里现在还住有居处比较分散的侗族和仡佬族。侗族和仡佬族的来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有人认为他们和古代“僚人”有关,曾经在汉代建立过“夜郎国”,地点在贵州西部,魏晋时还大批由黔入川。巴人属彝语系统,而“僚人”可能属壮语系统。一自北上,一自南下,可能在某一时期相会在这个多山地区。谁先谁后,那就难说了。
另一个是有关苗族的问题。一般认为曾从江淮南移,在洞庭湖区落过脚的苗族,在秦汉之际曾住在被称作“五溪”的湖南西部武陵山区。他们很可能有一部分就在湘西留下,定居至今。主流则向西迁移,进入了云贵高原,甚至远到泰国北部山区。在湘西留下的那一部分,由南向北在山区里移动,和由北南下的土家族先人穿插杂居,形成现在武陵山区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
湘西苗寨
至于汉族进入山区的经过,可以说得具体一些。首先可以说和上述这些少数民族相比,汉族进入较后。但也不能排斥如陶渊明所记下的秦汉之前有人从中原避乱入山的人。当然,这些人也不一定是中原去的汉族先民。秦汉以后,武陵山区已建制立郡,必然有从中原派入的官吏和军队,还有利用水道入山的商人。这些人中大多可以说是汉人,但为数不易估计,他们大多聚居在交通要道、军事要地和易于屯垦的平坝。从此,山区内外民间的往来也增加了。据地方志记载,宋代因山区地广人稀曾“诱客户举室迁去”。这些客户“入境随俗”,接受了当地民族的风俗。显然这时中原去的人尚属少数。这些情况也反映在这地区和中央的行政关系上。历经唐宋两代中央王朝都采取“羁縻”(音mi,牛缰绳,此词意笼络不使生异心)政策,和地方各民族保持和睦亲善关系。到了13世纪后期,元代才实行“土司”制度,明确了地方和中央的隶属关系,但还是委任当地民族的人担任地方的官职,称“土司”,是一种间接统治的方式。当时汉人在山区想来还属少数。
土司制度在这地区实行了有400多年。据当地传说,在土司时期,有“蛮不出境,汉不入洞”的禁令,限制山区内外民间的交流。但是事实上每当中原动乱、改朝换代之际,就有大批汉人入山避祸。山区民族的居民也有出山的。据历史记载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中央曾调动武陵的士兵几千人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建立战功。清雍正时(1727—1735)废除土司制度,民间流动不再受限制。大量汉人从江西、湖广迁入山区开荒。如《秀山县志》所说,1737年“设县以后,吴闽秦楚之民,悦其风土,咸来受廛,未能合族比居,故颇五方之俗”。这是说这些外来的汉人,穿插地和当地民族杂居,各自保留了不同的风俗。当地少数民族出山的也同样增加,参军入伍的很多。清道光六年(1826年)在讨伐新疆张格尔叛变中立功的将军杨芳就是秀山的土家族人,他带领的军队也称“土家兵”。后来在鸦片战争中坚守广州的也是他。这些事迹表明居住在武陵山区的各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有久远的历史基础的。
还应当提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和长沙沦陷后,湘鄂两省的政治中心都退入武陵山区,同时还迁入了大批沦陷区的大学和中学。湘鄂川黔边区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已经成为革命根据地,无数革命志士云集武陵山区。
这个山区在历史巨浪不断冲击下实际上早已不再是个偏僻的世外桃源了,已成为从云贵高原向江汉平原开放的通道。这条多民族接触交流的走廊,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地貌还保住了各时期积淀的居民和他们原来的民族特点,另一方面又由于人口流动和融合,成了不同时期入山定居移民的一个民族熔炉。他们长期在一个地区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已形成了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我之间既有区别,又难分解的多民族共同体。具有这种特色的多民族社区面临着怎样进一步团结一致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共同问题。这也正是我们这次入山想要探讨的课题。
贫困的生活和富饶的资源
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武陵山区,地域虽广,人均耕地却不到一亩,而且大多是山坡上的梯田和旱土。除了少数平坦的坝子和山沟里的水田亩产较高外,一般年产粮食不过几百斤,人均口粮只有300 公斤上下。包括铜仁地区在内的武陵,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在90年代初估计只有170亿元,人均产值1300元,人均纯收入380元。80年代还要低,1983年贫困线下的人口占总数的80%。这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扶贫地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不少成绩,但至今还有4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且不少已经解决温饱的地区还常常出现返贫现象。
到现场去一看,贫穷的原因是不难明白的,那就是田少人多,广大土地不宜于种粮食。看到像在山坡上贴大字报般的耕地,立脚锄地都困难,听说每年都有失足跌伤的事件。在这种客观条件下,要求山区粮食自给是极难做到的。事实上,湘西一州即便风调雨顺每年缺粮也要上1亿公斤,一逢灾荒那就缺得更多了。
这里发生了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在运输不便的山区必须重视粮食自给,而另一方面单靠粮食生产山区居民生活难望富裕。既要吃饱肚子,又要富裕起来,长远打算必须加强交通运输,依靠省内调剂解决山区粮食供应。目前来说则仍须通过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但是为了山区的经济发展,我们的着眼点必须从单纯重视粮食生产的角度转变到充分利用山区资源的方向。实际上,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这里的干部和群众在观念上已发生了变化。他们告诉我:“过去坝子比山好,现在是山比坝子好。”我很赞赏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因为这说明了他们已跳出了粮食是唯一财富的圈子,认识到山地潜力比平原还要大,山区农民走出贫困,跨过温饱线,迈向小康,要“靠山”“吃山”“用山”“养山”,过去开门见山是指“闭塞”,没有出路,而今天要打开山门,开门见财了。
这个“山”字,包括山上、山下、山里的丰富资源。就山上而言,要走出种植水稻、玉米、红苕等粮食作物的小天地,走进宜林宜牧,大搞多种经营的广阔山水之中。山区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立体开发。在不同高度的山地上可以种草、种树、种茶、种烟、种药材,所谓“山顶松杉戴帽,山中药材系腰,山下粮烟搭桥”。从整个武陵山区看,可以种植的品种繁多,数不胜数。用材林中的松、杉、柏、椿;经济林中驰名中外的传统产品桐油、油茶、坝漆;药材中俗称三木的黄柏、杜仲、厚朴,外加五倍子、党参、黄莲、天麻、白芍;水果中产量最丰的要数柑桔,干果中以板栗最出众;二州一地都是各省里重要的山区特产基地。茶、烟都有历史悠久的名优品种,如自助烟、晒红烟、云贵型烤烟、毛尖茶等都因质地优良而大有发展前途。目前烤烟已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蚕桑及草食牧业作为山区新兴产业前景广阔,这里的家猪大约因为有玉米和红苕喂养,个大如牛。长毛兔的兔毛产量就石柱一个县已占全国的1/8。跑在草山草坡上能吃到优质牧草的山羊,必将后来居上。
说到山里的矿产资源,每州、每地都能列举出几十种。只说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在省内居首位的就有汞、锰、铝等矿石,其他非金属矿如煤、重晶石、大理石、陶土均有相当规模。武陵山区历史悠久,山水奇特。有众多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和浓郁的民族风土人情,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最著名的是前面已说过的大庸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此外,我们在湘西永顺县参观土家族民族文物博物馆时,看到的不二门景区空间不大,却集自然美景,佛门意境,民族风情,温泉沐浴于一处,实令人叹为观止。那日正值重阳佳节,在别人帮助下我登上155级台阶后,给博物馆留下了“攀登何嫌高,求真不二门”的题词。一路上还听说猛洞河景区集山、水、洞为一体,从老司城至猛洞河口近50公里的漂流,是国内独具特色的不可多得的体育旅游项目。那里还有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的“溪州铜柱”,是难得的古迹。我不由得想到若能把民族历史文化的发掘弘扬与今日民族经济发展结合,给旅游事业更深一层的意义,这在武陵地区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
山区的地表起伏不平,深谷型河流形成巨大水位落差,水能资源格外丰富,蕴藏量可观。全山区估计可供开发的水电有850万千瓦,而且分布广泛,各县都可发展小水电,加上不少地方有煤,能源供应充沛。
除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为可贵的是山区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因为可种的田太少,山区的人口问题似乎比平原地区的包袱更重。据湘西统计全州劳动力近100万人,从事农业的占94%,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有40万人。跳出小农业的圈子去开发大农业,并进而发展工业,把剩余劳动力利用起来,山区才能真正“见财”。
武陵山区穷就穷在劳动力没有充分利用,开始脱贫致富的最简单公式即劳动力与当地丰富资源相结合。咸丰县组织劳动力开垦可耕荒地,开辟新经济小区,在二仙岩十万亩荒地的综合开发计划中,仅用135天修通四级路面的公路22公里,拓荒7000 余亩,接着种上烤烟等经济作物,当年县财政和农民都增加了收入。这是个值得效法的例子。
发展庭院经济 培育内在活力
我们从湘西过川东进鄂西到大庸,在武陵山区里一路上看到基层干部和群众发展经济的劲头很大。对如何抓紧提高生产力的方针相当明确,而且这几年来也取得不少经验和不小成绩。但从整体来说是刚刚从贫困线上走出来,眼下还不能说已经站稳了,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而且有愈拉愈大的趋势。
对在经济发展上尚处在低级阶段的山区农村,存在着怎样启动内部活力,就是怎样使它们自身有发展能力的问题。发展经济的起步不仅要有脱贫致富的迫切要求,而且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长期处于贫困线上的农民,柜子里没有余粮,袋子里没有余钱,很难走上发展经济的道路。所以对像武陵山区这样的农民,目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切切实实地增加他们的收入,使他们具备自我积累的能力。这就是经济发展内部活力的启动问题。
实事求是地考虑,山区农村的发展看来还得从发展庭院经济起步,就是以家庭为基础,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区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大搞多种经营,使各族农民不仅有饭吃,而且从副业里能取得越来越多的收入,具有省吃俭用优良传统的农民就可以有自身的积累,扩大生产。这条路子是为一般农民所乐于接受的,而且在武陵山区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这样脱贫致富的具体例子。
在凤凰县拉务村我们访问了一家苗族农户。他们夫妻二人在山上种了一大片杉树,在坡地上种了2500 株五倍子、730株杜仲、100株黄柏,又在平地上种了烟草,还养了母牛和猪,育了鱼苗。今年种养业收入超过万元。预计那700多株杜仲在5至7年后可以收入十几万元。
在来凤县,我的两位研究生到岩朝门村访问了一家土家族农户。这家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和她的儿媳两人种5亩多地,除稻谷、玉米、土豆、红薯外,还种有油茶、柑桔、杜仲、桑树等,还养了6张蚕秧、4头猪。又在桑田里套种土豆,用养蚕的废料和红薯养猪。稻谷供自家食用,全年收入1万多元。我们还在酉阳县永墙村访问了土家族李姓农民。他种了玉米、土豆、红薯、烟草。用玉米、红薯喂养了30头猪,同时配套办了一家面粉饲料加工厂,自家方便也为大家服务,全年收入约2万元。
以上所说的都是一家一户多种经营的例子。武陵山区已有进一步发展以一业为主的专业户。秀山县有一个老农从42只种鹅起家,现已发展到193只,明年可出卖雏鹅3万只。鹅以食草为主,他的4.5亩地都种了草,公粮用鹅抵交,成了种鹅定点专业的万元户。
这些农户不论是一业为主还是多种经营都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庭院经济”。这里所说的庭院经济并不是仅指一家一户在住宅周围或自留地四边所经营的生产活动,而包括了农民承包的荒山和林地。只要有了长期承包和鼓励开发的政策,家家户户就有可能在山上田里大显身手,成为激发他们内部活力的基础。
外助内应 扶贫致富
庭院经济可以使千家万户增加收入,激发农村发展内在活力。家家户户搞副业,产品多了怎么办?我们经过宣恩县当阳坪村时,看到沿公路户户都在晒粉丝。加工粉丝是这地方的一项传统副业,收入不少,但是正因为销路不畅,不能大量生产。村里原想办个粉丝厂,也不敢上马。农家副业产品必须有个市场才能变成值钱的商品。市场打不开,庭院经济还是兴旺不起来的。
我们在来凤县时去桂花树村访问农民胡仁孝,他曾经当过推销员到外地学会了加工皮蛋的技术。这几年他一家6口人,除了种4亩稻田外,就在村里收购鸭蛋加工成皮蛋出售。去年卖出十多万个皮蛋,净赚1 万多元。我问他怎样卖出去的呢?他说除了在街上摆摊子外,主要是因为外地有熟人,介绍当地的厂家派车来运,运一趟就要上万个皮蛋。他又说现在外地工厂时兴在过节时给职工低价出售副食品,皮蛋很受欢迎。除了湖南本省外,西安、哈尔滨都有人来运。明年他准备为村里办个皮蛋加工厂,把全乡700多农户的鸭蛋都加工成皮蛋出卖,预计每户可以增加收入150元。当我问他上百万个皮蛋有没有把握都销出去时,他表示就为了这个问题,一时还不敢上马。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地方的农民已经在打算办乡镇企业了。他们也已经明白“无工不富”的路子。但是尽管有此愿望,却还缺少必要的条件。胡仁孝已经学会了加工皮蛋的技术,也激发了当地农民养鸭的积极性,内在活力是有了,缺的是个可靠的市场。这个市场单靠他本人在外地的熟人是撑不起来的。这里如果有个外力来帮助一下,不就比较容易把乡镇企业办起来了吗?
需要外力的帮助才比较容易发展起来也许正是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特点。这是因为在这种长期以来处于小农自给经济的地区,事实上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大生产的本领,而且没有可靠的市场。这种地区的农民要一步跨入工业时代难免困难重重。要加速这种过渡,不能没有外力的帮助。但是,没有内在的活力,要帮也帮不上;不过,有了活力,没有外助也难以启动起来。这就是国家提出扶贫这项工作的原因。
武陵地区是我国重点的扶贫开发地区。鄂西自治州民委总结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时,提出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治贫先治愚”。愚指的不是这里的人智力低,而是缺乏科学种田和发展多种经营的必要知识。治愚的具体措施就是发展技术教育,用当地的话说,为一家一户培养一个“明白人”。明白人就是指懂得新技术能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1989年以来该州民族职业中学培训了一批农业技术人员。毕业生中已出现了像咸丰县的覃茂胜一样能在他的指导下使本村农民中出现一批当地称作“科学致富户”的带头人。这种由政府的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实用科技教育,培养出大批“明白人”的方法,当然比上面所提到的胡仁孝那种靠个人机运在外地学到加工皮蛋技术的路子开阔得多了。
采取先办试点再进行推广也是外助的有效办法。来凤县在10年前以科协为中心,免费为农民培训种植杂交水稻的科技骨干,并依靠他们在各乡建立科普小组网络,使当地农民看得见、摸得着,争着仿效,使杂交水稻能在来凤县普遍推广,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一般超过1000斤。该县用同样方法在水田乡推广蚕桑副业,已使这个从来没有见过蚕桑的地方成了有名的蚕桑乡。这个乡人均收入已从1982年的130元提高到了1990年的510元。
从科技入手帮助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是一条值得重视的经验。但是如果农民副业发展了不跟上去解决推销的问题,一家一户的庭院经济还是巩固不了的。这里使我们看到了个体经济的局限性。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而在公社已经解体的地区,又怎样能建立起集体的经济实体,组成统分结合的体制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了吉首民委兴办的一个椪柑开发服务公司使4000农家富起来的实例,值得一提。
吉首是湘西自治州的首府。该市人均有8.5亩山地,一般海拔在300米上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柑栽桔,而且历史上就有这种习惯。但是过去不讲科技,不讲质量,摆摊零售,效益不大,农民对利用山地种柑的积极性不高。吉首市有个林木山村,原是个穷村,人均收入仅67元,口粮不到200公斤。后来村里办起了一个125亩的柑桔园,三年挂果,六年累计收入50多万元。这个榜样激起了全村农民的效仿,纷纷办起家庭小果园。1990年人均收入达720元,口粮达289公斤,山村一派兴旺。这个村子的经济引起了吉首市政府的注意,决定由民委支持开办柑开发服务公司,拟出了万亩柑园的扶贫计划。现在已有三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这个公司定为独立核算、定额补贴、自负盈亏的地方企业,在该市74个村,4000多农户,1.8万多村民兴办万亩柑商品基地。在新植柑挂果之前,由市财政及民委支持和农行贷款共投资178万元,公司利用这时间由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培训100多名农民技术骨干,并建立115个示范村。1990年底已有550多户农民的1100多亩开始受益。有的农户收入已达万元。这个公司是个统分结合的专业化产业集体。现在产品多了,已在修建能贮藏集运的中转库,拓宽流动渠道负责向州内外推销产品。它提示一个外助内应的扶贫模式,值得鼓励。
从温饱到小康
上面我着重讲在武陵山区怎样启动发展经济的内在活力,特别提到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性。我认为对一个刚刚走出贫困线还没有站稳的多民族山区来说,应当首先着眼怎样使广大农村里家家户户每年能增加一定收入,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进一步从温饱跨入小康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看来走上从温饱到小康的道路,在农村里发展乡镇企业还是必要的。“无工不富”这句话在内陆和山区也是适用的。我在这次访问中,已注意到这山区里各级干部对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很高,我也参观了一些已经建成的市办、县办、乡办和村办的工厂,其中有些是很成功的,特别是各县的卷烟厂,设备比较先进,产品质量也好,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几乎有一半之上靠这些卷烟厂的利税。但是总的说来乡镇企业还是在起步阶段。
凭我的印象来说,当前的武陵山区和1983年苏北的面貌近似,工农产值的比例还很接近,大多数地方是农大于工。所办的工厂也大多是集中在城郊区的地方国营企业。农村里的集体企业较少,在公路上行车,看见烟囱就知道到了县城。以湘西自治州最发达的首府吉首市来说,14个乡镇中还有7个没有工业,192个村中只有4个办了工厂。以全州来说还有2062个村没有集体企业,占全州总村数的76%。
尽管如此,在过去的10年中,这山区里乡镇企业确是已经起步了。还是以湘西自治州为例,1980年乡镇企业只有30000多个,到1990年增加到47000 个,收入也由5700万元增加到4.4亿元。全州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例1990年已上升到28.7%,其中农村工业产值上升到15.4%。这些数字说明武陵山区乡镇企业已经起步,但和国内较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乡镇企业不能呼之即来。农村里要办一个加工工厂,即使农民有了积极性,地方上也有原料供应,还得解决内陆山区农村一般不具备的,或还十分短缺的资金、技术、信息、运输、市场等条件。我在上面提到的几个庭院经济办得好的例子也由于缺乏上述的条件而办不成乡镇企业。要在这类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看来还得走我上边所说的外助内应的路子。当前国家提出的扶贫政策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对这些比较贫困地区怎样加强外助的问题。
扶贫工作可以有不同层次。在饥寒交迫特别贫困的地区,采取对灾区一般的救济措施还是必要的,但当前这已是极个别的情况了,所以扶贫工作已经着重在扶助贫困地区的人民发展生产的措施,就是人们常说的“从输血转为造血”。在造血的措施中还有短线和长线的区别。短线是指对具体的生产项目予以资助。这里有许多行之有效的例子。上边所提到的吉首万亩桔园的计划就是其中之一。长线是指对一个不发达地区采取一系列的基础建设,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我想在结束本文之前,在长线考虑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简单地说,贫困山区的发展,就是要抓住开发和开放四个字。开发就是充分利用山区的资源。山区之所以贫困和发展迟慢主要是闭塞和落后。开放是针对闭塞落后而说的,在物质上是发展交通运输,以加速产品流通,精神上是发展科技文化以加速知识流通。
先说交通运输。我从凉山之行回来深切感到诸葛亮的高明。传说“木牛流马”是他的发明,姑且不问木牛流马究竟是不是后来的那种手推独轮车,和是不是诸葛亮发明的,他能抓住交通运输作为发展这被群山包围的四川盆地的要害,确是个极有见识的人。从闭塞的巴蜀,能六出祁山和中原较量,不能不看到群山中纵横栈道网络所起的作用。这条经验应当牢牢记住。开发、开放首在开路。
从这方面来看武陵山区,一方面要肯定这十年多来已跨出了一大步,启动了这地区的发展。自从修通了湘黔铁路和枝柳铁路,这个山区至少它的边缘已经进入了全国的铁路网。从吉首和大庸坐上火车就可以通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国。这就基本上改变了武陵山区原来的封闭状态。但铁路建设对武陵山区还只能说是开了大门,大门之内的区内交通运输主要还是靠公路和乡道。
武陵山区内的公路比大小凉山好得多。我坐在旅行车里必要时还能打个盹,不像在凉山路上经常要在车内跳老年迪斯科。但是我走的都是县城之间的通道。听说县乡之间大多也有了公路,但村乡之间能通汽车的还不多。可说武陵山区已有了大动脉,微血管则还没有畅通,这反映了村乡级企业不发达的原因。
武陵山区交通运输的瓶口是在交通工具不足,公路的利用率不高。小型拖拉机的拖车上挤满老老小小一大堆,我一路上为他们提心吊胆。看来,我们还得学学诸葛亮,多多制造一些适用于山区各级道路的轻便机动车。
道路是便利人流物流的物质条件,但这只是经济活动的硬件,软件还是在贸易和市场。上面提到的皮蛋起家的胡仁孝,由于外面有熟人开汽车来购买他的产品才能成为万元户,但还是因为没有稳定的销售市场不敢把“一村一品”的想法落到实处。吉首万亩桔园到了大部分栽种的桔树挂果时,不能不计划建造中转库和拓宽市场。市场有多大,生产力才能提到多高。
和农村乡镇企业还刚刚起步相应的是武陵山区农村的贸易活动,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日中为市”定期赶街的农贸市场的水平上。我们在旅途上经常被拥挤的街集所阻塞。到了所谓乡镇上,沿街又摆满了日开夜收的摊子。农民大多还只是在这里出售农副产品来换取必要的工业品。他们使用的主要是村乡间的小道。城市间的公路和铁路,对山区农民来说利用率还是不大的。
如果从武陵山区已有的交通网络来看,开拓市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现在还说不上已经充分利用,我在咸丰县看到当地特产的乳猪,立刻就想到当前在香港和广州宴会上缺不了的名菜烤乳猪。咸丰的这种特产如果有个贸易网络为它服务,只需两天时间就可以由现有的公路加铁路送到广州和香港市场了。
我在吉首附近的河溪镇参观了一家镇办的再生橡胶厂。这个厂是1936年用50多万元资本兴办的,以利用废旧黑白胶原料生产再生橡胶的工厂。他们收集废品的范围远及附近各省。经过再生产,产品又远销重庆和贵阳。现在年产能力已达3000吨,净值近90万元,被誉为垃圾里出了凤凰。这个厂除了技术外,依靠的就是现有的交通运输网。我在参观时曾想到,过去不穿鞋走山路的西南各省的少数民族男女现在都穿上胶鞋了。如果这里生产的再生胶加工成胶鞋,决不会销不出去。可是缺乏信息和技术,并没有利用起这个市场。
从乳猪和再生胶所提示的潜在市场正是武陵山区今后发展的广阔天地。武陵山区的位置正处在云贵高原和江汉平原之间,正好是东西交流的走廊,加上南通广州和香港的便利,这个区位优势的价值目前还无法预估。
及时抓好流通环节是目前促进武陵山区发展的关键。首先是加强发展城镇的商品集散中心,着重在建立以贸工为主的中等城市。吉首市今年夏季召开了有18个省、市、区参加的商品交易会,商品成交额达3.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参加的地区除了武陵山区的四省外还有上海、南京、浙江、江西等单位,这说明东大门已经打开。看来下一步应当是敞开西大门和南大门了。而且眼睛还要看得远一点,不仅南边要看到香港,西边还要看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从国内看到国外,根据市场的需要发展对路商品,信息是关键。建立武陵山区的集散中
心应当早日提到日程上来。
不论发展乡镇企业或是加强流通渠道,都需要有技术和有商品头脑的人才,这是经济发展的软件。软件的培育比交通道路等硬件建设要困难得多。武陵地区从过去历史上讲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清代就出过科举中试的文人大吏,民国时代还有过总理级的政府要员,革命时期英雄人物更是不胜枚举。但是当前所需发展工商业的人才却感到很紧张。据当地反映,说能兴办乡镇企业的技术和经营人才本地却“育不出,回不来,引不进,留不住”。事实上是当地学校里不培养当前急需的能动得了手、办得成事的企业骨干。中学毕业的高材生进了大城市的高等学校,学得了高级科技知识,很多不愿回乡,回乡的又许多不对路、不抵用。据鄂西自治州的统计,过去13年里从农村里出去的学生中仅有6%受到了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区内需要的技术人员从外地调进十分困难,进来了的也大多呆不长。人才紧张看来是实情。从我看到的在农村里能带头搞庭院经济的所谓“明白人”,还都是当地按需要短期培训出来的。
针对这种形势,从长远来看,希望只能寄托在教育改革上。但是,为了近期需要还只能走外助内应的路子。那就是采取和先进地区的企业“接枝”的办法,使外地的技术力量为我所用。可采取以原料换技术的互惠方式,在内陆兴建一批和外地联营的企业。跟外地企业接上了枝,本地的技术力量就容易培育了。如果省际联营的方式一时还不易做到,退求其次,可以请外地先进企业有报酬地招收内陆“学徒”,也就是为内陆通过参与实习,代培技术力量。这也可以说是把培养农村里“明白人”的经验提高一步,有针对性地为乡镇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员。这条路子也许比较容易见效。从解决发展农村的人才问题上看来,内陆还得争取先进地区的支持。
总起来说,武陵山区要加速发展乡镇企业,从温饱走向小康,优势是在资源和劳动力,缺少的是使两者结合成为生产力的硬件和软件,即资金、技术、信息、流通和市场。为了加速发挥优势和克服困难,还得认真地走外助内应的路子。对武陵山区本身来说只有强调开放,改变过去闭塞的状态,大力开发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以求得更快的发展,做到后来居上。
* * *
我在大庸登车返京时,想起了在凤凰城沈从文故居里写下的几句话:“旧雨写边城,风行几十春。湘西今比昔,可以慰故人。”让我以此语结束此行。
凤凰城,黄永玉绘《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