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深度解析:中医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更逞论古人?
艾御享堂
艾御享堂
微信号hnbfdycx
功能介绍中医心法的交流推广平台
今天
收录于话题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前几日一个师弟问我,现代中医为什么培养不出像古代一样的大医?在古代无论哪个年代都有日诊二三百人的大医家,例如叶天士在当时的名气可以说全国上下无人不知,而当时并没有像现在这么优秀的传媒做宣传。民国时期也有很多这样的名医,如丁甘仁、费伯雄等,以及每个大的城市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大医。为什么现在的中医就没有?在50年以前每个城市都有全城皆知的名医(这里的全城皆知包括该城所附带的乡镇农村,往往名医很多是在农村),而现在随便找一个城里人,问问当地的名医,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得出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无论你怎么牛气,怎么目中无人,但你必须得承认你的医术不及古圣先贤,你的医术不如叶天士、李东垣、朱丹溪、丁甘仁,抑或是北京四大名医中的随便一个。他们中的随便一位哪个不是日诊二三百人,我们现在日诊五十人就很了不得。为什么?难道是我们不够努力?难道是我们读的书不够多?还是老天要灭我们这一代中医呢?
古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医,与我们最根本的差异在哪里?这的确是个大题目,因为我本人都还不是名医,可遇到问题绕道走避而不答,也不是我的性格,那么就谈点个人看法吧。我以为古代的大医,首先一点就是要有相当多的临床病例积累,只有大的临证积累和体悟,才能逐渐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和蜕变。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你就算再想成为神医,没有十几万病人的临床累积和体悟,想都别想的事。你得勤奋,得能吃苦,得放下身段不耻下问,孔子不是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吗?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永远都是对的。康熙乾隆年间的名医叶天士,早年丧父,叶就拜父亲的门生朱某为师,由于好学善悟,叶的医术很快就超过朱某;但他不会针灸,就远赴山东拜名医刘某为师,又尽得刘师针灸的真传;后来他听说某寺庙有僧人医术甚高,便又去投拜,结果又得僧人倾囊相授。后来的叶天士能成为一代中医大家也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再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医人,有几人能像叶师那样勤奋笃学?又有几人能像叶师那样虚怀若谷?慢说还不是出自中医名门,看了那么几个病人,稍稍有了那么一点疗效,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甚至狂妄自大,固步自封,目中无人。这样的菜鸟能飞多远?
其次,凡古代大医,必是德艺双馨。什么叫德艺双馨?就是医术好,医德也得好。医生的职业性质决定他必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对患者来说,有钱没钱也得治病;对医生来讲,收没收钱也得救人,这应该是起码的医患关系。我不是说医生就得做慈善,医生也要生存。急诊患者来不及付款,可以记账,等看了病再把诊疗费补上。我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当地(辽宁的一个贫困县)的名老中医,听父母讲,祖父和外祖父从未因诊疗费耽误过一次治疗,很多来不及带钱的患者,留下一张白条子,就可以顶诊费,在他们眼里人命大于天!古代医家有个不成文的信条:医者,温饱而。若贫,则医者无能。若富,则医者无心!回看我们现在的一些中医同仁,功利,浮躁,把从事中医当成了致富的手段,和先贤们相比相去甚远!我以为医德还应包括对患者的态度,患者既是衣食父母,医生就应当视患者如亲人。不要摆架子,不要不耐烦,更不要发脾气,颐指气使...你就是个郎中,你以为你是谁?没有患者你就得饿死!另一个方面讲,融洽的医患关系反过来对治疗也是十分有利。
中国历代名医,据说每天诊治病人不下二三百例,如此人口相传,络绎不绝。而凡大医们总能正襟危坐,从容应对,桴鼓而效。初起,我也由衷钦佩,大医者真乃天神!后来细思,也存疑惑:想那古人每日诊病二三百,每日平均按诊疗八小时二百人计算,看一个患者不到两分半钟,这其中包括望闻问切吧?包括写方思考吧?如果需要的话,还要针灸艾灸拔罐有些操作吧?就拿诊脉来说,古人诊脉要求必须五十动以上,这就要耗时接近一分钟,前一个病人起身离去,后一个病人坐下,这也需要十秒八秒吧?医生写处方,古时候都用毛笔先写出药名,再标上用量,最快也得三二十秒吧?还要和患者问诊对白,再简短也得三五十秒吧?再看舌苔,辨辨肤色,来不及辨证,两分多钟就过去了,一些其他操作还都没有计算。不知医生多大岁数,年轻者许还顶得住,年长者非累吐血不可!所以古时候的名医别说不可能,但真的很累!
我以为想成名医还必须具备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悟性,古往今来无不如此。医术是技术,医德是品质,而悟性对应的是技巧。技术和技巧不一样:技术,你只要肯努力就可以从师傅那里学得到;而技巧,可能你已经很努力了,可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因为你的心还没有开窍,也就是还没有开悟。所以,技术师傅可以言传给你,而技巧师傅只能意会給你,没有领会,怪不得师傅,只在你自己。用句通俗的话讲:您得是那块料!
当然,经过一番努力,名医不易做,庸医还是可以做的。现在我们中的大多数医生都是庸医,也包括我自己,名医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要力争做到庸而不误:不误人不误己,不误老祖宗中医这个名份。
现在中医课本教我们的诊疗思路是这样的:以一个常见的肝气郁结为例,病人生气后出现口苦、胸胁支满脉象弦,舌质红。我们的思维是这样的,口苦、胸胁支满、脉象弦,舌质红这些症状结合起来得出一个证,这个证是肝气郁结,根据这个证来处一张方。这不是古人的治病思路,古人是病家不用开口,通过切脉之后已经知道此人的整体状态,摸到弦脉知道人体的气机出现了郁滞,然后摸到左关脉弦的厉害,知道气机郁滞在肝,然后通过其他脉像分析其他脏器状况,此时治疗思路已经清晰,成竹在胸。然后才问病人是不是口苦、胸胁支满等,但见一证便是,处方便出。如此诊疗时间又短,疗效又高。也许你会说我胡诌八扯,那我就给你找几个例证。如张锡纯,他看到左寸脉不足就用点柴胡、升麻之类,看到左寸脉散大就用些黄芪,看到散大且上逆就用点赭石、牡蛎和龙骨,看到迟脉散大就用点萸肉。大医无一不是如此,尤其是金元的李东垣《脾胃论》、朱丹溪《丹溪心法》,明代的周慎斋《慎斋遗书》、李中梓《医宗必读》,民国的王雨三《治病法规》、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近代的赵绍琴《文魁脉法》、蒲辅周《蒲辅周医案》等等,其对脉象描叙非常精细,仔细研读,必有一得。
还有一个证据就是现在还有很多老人找中医看病的时候往那一坐,胳膊一伸,也不说话,两眼却死死地盯着你,看你怎么说,说的对不对?说对了他吃你的药,说的不对他转身就走。现在的年轻医生每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知所错,其实过去看中医看病就是这样的,病人就是考官,既来找你看病,也随时随地在考你,你辨证准确无误,留住了病人,你就距离名医又近了一步。辩证论治是个很累的脑力劳动,而且很多推理很容易出现错误,古人的通过脉象了解人体的整体状态然后处方,即省力而且临床疗效也高,但需要医者有相当过硬的诊脉功底。
最近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病人聊天,她告诉我她的亲身经历,她说唯一佩服的名医是济南已故四大名医之一的魏继贤(此人无学术传人)。她年轻时有头晕病总是治不好,找魏继贤看病,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之后,魏继贤给她诊了一会脉,然后开了一张方,然后说了两句话,老人现在记忆犹新,第一句话是“三副药”,稍一停顿第二句话是“包好”。吃了两幅药就痊愈了,至始至终两个人只说了这两句话。像这样的中医以前有很多,可现在的院校培养模式再难出这样的大医了。因为在刚接触中医时就被教课书给模式化、定格化、方向化、固定化了,思维一旦僵化,奇迹就很难发生。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批评当时的医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1、世家:高水平中医持续传承发展从古至今就没有过成功范例
代史中,自然便会有许多的医学流派是以家族的形式进行传承的,而“中医世家”也便成了一个很高大上的词。历史上有些大高手确实有世家背景,如钱乙曾跟随姑父学医,叶天士祖父、父亲皆为名医。
但纵观历史,可以看到,更多的大高手并不是世家出身,而
细细算来,从遇长桑君的扁鹊,到保密工作做到家、不传儿
大家,似乎是中医一直以来的一种尴尬情形。
但无论是非世家还是有世家传承的高手,总有一个魔咒伴随
着他们,即大高手们的水平超过了祖辈、师父,却很难在儿孙、徒弟中被继续超越,甚至维持既有水平的传承与发展都做不到。
丹溪这一支了。刘完素一传荆山浮屠,荆山浮屠再传罗知悌,罗知悌三传朱丹溪,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再然后,朱丹溪还有个徒弟戴元礼水平能排得上号,再然后,就基本没有然后了。
有费、马、巢、丁四大家族,多有名医辈出,然而仍是昙花一现,三代以后,逐渐没落。更多的情况是,高手的水平在徒子徒孙中连三代都维持不了,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有世家传承的最杰出人物叶天士了。
手有六十几年的时间熏陶儿孙,叶家却仍难逃没落的宿命。在叶天士“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那略带激将的提策之后,儿、孙虽亦医术精湛,却终究还是走了下坡路,叶氏一族终至湮没无闻。我们似乎只能把这归结于叶天士天纵英才,创造了医学史上无法逾越的高峰,后人比肩无望,心灰意冷,只能抱球往下滚了。
自身的高水平医术无法持续传承、更奢谈发展的命运。高水平中医的长久、持续传承发展似乎从古至今就没有过成功范例。这是为什么呢?
2、高手:思维与理法是高手之所以为高手的关键所在
日只是思量着如何吃饱饭的问题,那他从事一门行业的目的也仅仅停留在了解决温饱问题上,这就注定了这个人只会去关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各种可以给他带来即时利益的技术,而不会去追寻技术背后的“道”。
生群体挣了莫大的门面,然而习举子业仍然是绝大多数文化人的追求,许多大医家亦是科举屡屡受挫才转行做了医生。
人才素质并不高;而且医学的准入门槛也不高,没理论没知识、拿着几个偏方秘方便可走街串巷的铃医遍布大江南北,医生队伍的医学素养良莠不齐。
多被人看重的是技术。对于大多数想掌握几手技术以保衣食无忧的人来说,父辈、老师所教授的吃饭家伙足够迈小康了。
弟子重视,多数人在中医大家这里更想得到的是被高手们视若草芥的几道验方、几手技巧,高手们视若珍宝的思维、理法却不被理睬。
地之道的思维,掌握了经典中的理法,能够以更高的眼界看到同时代医学的不足,跳出同时代的医学格局,突破当时的医学风气,突破同时代医生的诊疗瓶颈,从而展示出了超凡脱俗的疗效。
人、弟子们却舍本逐末,贪图于简单易学、能够速成的经验继承,以有能力吃饱饭作为学医的目的,须经千般磨砺、锤炼的思维、理法自然便被弃之脑后,医学传承实际只成了经验的继承。
而不宣。
3、自古:绝大多数中医“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除了像长桑君传给扁鹊、公乘阳庆传给仓公的禁方是真正的秘授真法外,绝大多数人干得都是孙思邈老先生遇到的“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勾当,将先辈、老师的经验、技法藏着掖着,绝不示人,被人知道了,自己赖以生存的饭碗便保不住了。
这种秘而不宣一方面让这些人安于已掌握的东西而不思进取
、不知变通,在胶柱鼓瑟中将先辈根据临床实际的千变万化而运用得灵活多变的东西变成了守株待兔。经验性的东西随着思维、理法的丧失而逐渐僵化死板,终至无法切合临床实际而被抛弃。
技法便在这种秘而不宣中从此销声匿迹,先辈高手所留下的东西从而彻底荡然无存。
带进棺材也不愿轻传的原因。早在《内经》时代,就有了“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的传道授业誓言,愿意精研医道的人才严重不足,造成了高水平中医传承的断代。
4、规律:有的大高手都对医道有着无比坚定的恒心与热爱
是,所有的大高手都对医道有着无比坚定的恒心与热爱,对更高水平的医术有着持续一生的追求,对自己永不满足,精益求精,永远不停地让自己进步。
相比之下,高手们的后代、弟子虽然有明师指点,却少了那
份对医道的热爱;先辈们的光辉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固步自封,小心翼翼守着父亲、老师遗留下来的一点成果,却少了那份不断突破自我、对更高水平医术的追求。
更上一层楼的大好前景。即使老师倾囊相授,弟子们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而又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于是便一代不如一代。这种境况在世家子弟中尤为明显,世家难出大家也便不足为奇了。
5、现代:仍沿袭古人之流弊
承、发展中医,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矢志精研医道、追求更高境界的“铁杆中医”,人才已不是限制中医传承的“紧箍咒”。
加复杂。当今中医的传承多宣传“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仍沿袭古人之流弊,仍是导致名医之后、之徒子徒孙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然较之古代又有了更多的困境。
代表的主流中医教育早已无法将原本的中医思维、理法、知识传授给中医学子,导致绝大多数优质的中医学子苦读数年仍不得门径,或完全接受院校教育的异化中医体系而不自觉,中医本有的生命力由此无法传扬。
(2)在院校教育中得不到满足的学子们,为了寻求心目中那中医本
来的境界,转而向社会上流行的学派、民间有名的中医学习。因学子们对中医的热爱,故这种学习更加虔诚,许多学子对己之所学深信不疑。
流行之学问多所伪饰,看似传统,实非经典;所流行之思维、理法、知识多所异变,实非中医之本来面目。
客观评价的体系建立,现实情况便是掌握中医师承教育、中医临床教育的名老中医、主任、教授、专家多非真正意义之中医高手,故主流的中医传承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资力量这一根本点上便已坏掉。
老师的名头遮住眼睛的同时,对中医的眼界也被禁锢在了中医的山脚下。
资资源分配不合理,青年医师难以密切接触到高水平明师。
定型,难有更多改变,且许多人多图某某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之虚名,实未受名老中医学术之实,更无勇于突破自己现有境界之心力。
至吃穿用住都在老师家中,这样才能从各个方面接受老师的教导与熏陶,更深刻地体会到老师的思维方式,更全面地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
6、出路:要想成大家,还要靠自己
两千年之后的叶天士承渊深家学,年少成名,又拜师十七位,将诸家精华融会贯通,医名盛于天下,仍“无日不读书”。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正是因为这份对医道的不断追求,对医术的不断突破,才让这些中医大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己不断追求医道,不断突破医术。对自己永不满足,精益求精,永远不停地逼自己进步,逼自己具备合乎天地之道的思维,逼自己掌握经典中的理法,逼自己跳出同时代的医学格局。
尽管中医传承举步维艰,中医发展更是难上之难。但无论怎样,我们每个中医人注定还要在荆棘的路上踽踽而行,每个人既是光明的一分子,又都是一把独立的火炬,愿中医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艾御享堂
图/源于网络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