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太阳”与“摘星星”
“种太阳”与“摘星星”
李广生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参加一所学校的教研活动。大家围绕一节课研讨交流,气氛相当好,既热烈又和谐,真知灼见层出不穷,金玉良言屡见不鲜。授课教师奋笔疾书,把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一一记录。我偷偷看了一眼,满满当当、密密麻麻,记了三四页。回来的路上,脑子一直琢磨这件事。这些意见和建议,会给教师带来哪些触动,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哪些帮助?记了这么多,他会逐一落实吗,他有时间和精力逐一落实吗?如果不能落实,教师记了这么多,同事说了这么,意义和价值何在?
我们的教研活动,特别是针对课堂研讨的教研活动,似乎存在着这样一种文化——挑毛病。大家集思广益、绞尽脑汁的为一节课找缺点、挑毛病、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仿佛是找出的毛病越多,越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授课教师满怀诚意的向同行或专家请教,请大家只谈缺点不谈优点;同行或专家往往敷衍了事的说几个优点,然后大谈特谈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为什么我们的教师如此喜欢听批评,而我们的专家和同行又如此喜欢揭短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人的成长与发展大致有两条路径,一是改进缺点,二是发扬优点,正所谓扬长避短。“扬长”和“避短”若能同时进行,效果一定很好。实际上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实现,因为我们的精力有限。当我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扬长”上时,自然就无暇顾忌“避短”;同样道理,当我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避短”上时,也就无暇顾及“扬长”。二者常常不能得兼。非要平均分配精力的话,极有可能是“两败俱伤”,而不是“两全其美”——长处得不到发扬,短处得不到改进。
绝大多数人做不到“闻过即喜”,这是人之常情。得到表扬和鼓励与听到批评和意见,心情绝不一样。“好为人师”也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不提出几条意见,不指出几点不足,似乎不能证明自己高明。我不怀疑教师征求意见的真诚,我也不怀疑专家或同行指出不足的坦诚,但我肯定——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对人之常情的挑战,甚至践踏。善的教育是对人性中善的成分的保护与培育,对人性中恶的成分的抑制与摒弃。善的教研是否也应该如此——顺应、激励、保护、引导教师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如果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教师都收获一大堆缺点和不足,那谁还会愿意参加教研活动呢?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教师都能收获一次成功,就能增加一份成就感,那谁还会不愿意参加教研活动呢?我不反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观点,但就常识而言,光有母亲是无法孕育出孩子的。所以我一直宣传另一个观点:成功是成功之父。成功之母与成功之父结合,才能孕育并产出成功。人都是由成功走向成功的,由小成功走向大成功。教师也是如此。
任何一个老师的任何一节课,要是专门挑毛病的话,都会挑出很多,所以教学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正因为如此,我把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喻成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不清;而一个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对于形成其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把教师的教学风格称为教师的“金字招牌”。所以,我把教师的优势和优点比喻成天上的太阳。太阳熠熠生辉,照亮教师的职业生涯,温暖教师的教育人生。
教研也好,教育也好,最好多做一些“种太阳”的事情,少做一些“摘星星”的事情。因为太阳的光芒一旦发散出来,即便满天繁星也会黯然失色。挖掘、发现教师的优点和优势,把它发扬光大,让它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路上的太阳,照耀并温暖教师。这就是我所谓的“种太阳”的工作。在我看来,种下一个太阳要比摘下满天星星更有价值,也更具有可行性。
校本教研也好,区域教研也好,最好转变一下方式,培植“种太阳”文化,或是发起“种太阳”工程。我期望看到这样一种情景:专家、领导、教师围坐在一起,针对一节课研讨,帮助授课教师发现优势、总结特色、树立自信。其乐融融,如沐春风。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让教师体验一次成功,收获一份信任。于是,每个教师头上都升起一个太阳,有的教师是课件制作专家,有的教师是课程设计专家,有的教师是课堂设问专家,有的教师是活动组织专家,有的教师小组合作专家……
久而久之,教师头顶的太阳就变成心底的太阳,我们教师也就成为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