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造了建筑,还是建筑影响了人?|阿飞·早茶夜读584
584| 读城记2020
文/ 阿飞
43岁,工程师/科技工作者
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和解
这个月洞主推荐了一本很好的书,建筑的永恒之道,本来这本书如果是建筑专业,或者是对建筑感兴趣的人来读,可能收获更大,对于我来说,只好用通感的方法去理解。
本质上来讲,文字,数字,图画,视频,语音,程序,建筑和各种艺术品,都是信息的载体,它使人们的所思所想得以传承,经历时间和空间的积淀和构建,所表达的信息构成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信息所表达的文化,信息的载体也就成为了文化的物理组成部分。而信息的源头是思想,思想的源头是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探索和表达。表达需要载体,好的载体能更好的传递思想。因此一件艺术品好不好,就看他能不能很好地承载信息,最优地表达思想。如果一种建筑形式能很好的满足功能、表达思想,那它就是好的。
在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两个关键词是:生命力和永恒。
每个人对建筑最初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被已有的建筑模式所规范的。比如我,从小长在军营,小时候最熟悉的就是一排排连队的营房;后来9岁时从军队转到地方,又住了两年筒子楼;再然后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住校了,一直到读完书,分到单位,又住单位的宿舍楼。好像一直在这种标准化的制式的建筑里面待着,这种建筑模式和邻里关系,对人的思想和性格的塑造多少也会起点作用吧,比如对我,就造成了我对房子好像没什么感情,几乎每隔几年就想搬个家。
30年后我再找回去时,部队已搬走,番号已撤销
抛开我这个个体,说回一般人,如果你出生在农村,比如江南的民居,那你生下来见到的可能就是四周的房屋连接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的模样。如果你出生在北方,那么可能为了御寒和保暖,就会有一些土炕的结构。说起各个地方的代表性建筑,你一定会想到北京的四合院,云南的吊脚楼,陕北的窑洞,福建的土楼。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在最初对建筑的一些了解。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对中国木制的建筑特别不感冒,觉得它土,不像西方石制的建筑能保存那么长时间。有一年在南非出差,办完公事出来,当地的朋友突然手指指着远方兴奋地对我说,看,你们中国的庙。我一看根本不是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八角亭,在一个河边,突然在南非看到这样一个建筑,还蛮激动,走近一看,上面写着三个汉字“烟雨楼”,哦,原来这个就是老外认为的我们的文化代表呢。就像荷兰的风车、高迪的波浪线一样,我们脑海里对建筑的固有知识也是这些建筑经过数十年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演变积淀进化生长留下来的。
我始终认为人和建筑其实有着互相成就的关系,一个优秀的建筑模式一定要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解。王国维说诗词“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全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句话说词可以,说建筑一样可用。
说起永恒这个词,我在想也许东西方的文化中是不是对“永恒”这个词的理解有所不同。古希腊、埃及、印度人理解的“永恒”是“不变”,而最能体现“永恒”的建筑自然是用石头建造的,所以我们今天还可以见证埃及金字塔的永恒,雅典神殿和巴黎圣母院的不朽;而中国古人对“永恒”的理解是“变易”,即“变化”。梁思成先生将之归结为古人“不求原物长存”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建筑、生命和永恒的理解。
最近我在出差的途中翻着一本小书,李渔的《闲情偶寄》,很有趣的部分是他谈了生活起居的美学。他谈居住谈得很细,谈房子、窗子、窗栏、窗上的格子、墙壁、联匾要怎么做、山石怎么样,都谈得很具体,几乎是设计师的口气了。所以今天咱们谈到的建筑模式,根本就是文人的建筑模式。要有人情,要有风雅,要情理兼备,要不忘礼制。
那工业化的建筑模式该怎么谈呢?刚好这几天我一直在外出差,从北京跑到鄂尔多斯,又从鄂尔多斯一路开车到江南,我就想起一个问题,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导航,你是怎么开车,你敢独自开车上路吗?
如今的地图变得越来越智能,各种导航提供的不仅仅是地图,还提供了信息和决策引导,或者说是一种增强智能,他们会向你推荐从A到B的最优路线,在出发之前,就能看到交通情况,而且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动态调整路线,看似简单,但极其复杂,不仅仅是地图本身的数字化,还需要每一个移动物体的状态的数字化。所以你会发现,现在离了导航根本就上不了路了,从另一方面讲,也可以说知识可以更好的流动了,地图基于数据和信息告诉你如何行动,其实质是知识加工数据的结果,是知识自动化,也是知识在进化。
那么建筑呢,它会朝哪个方向去进化,智慧建筑或智能家居吗?哦对了告诉你,智能家居已经写入《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里了,所以这已经确定是一个发展方向了。在新的道路上,人工智能下的建筑模式该怎么思考和环境、和他人、和自我的联系呢,这就算一个问题吧。
以上作业因为加班和熬夜交的乱七八糟的,请见谅。
七年前的一篇博客,突然发现还蛮应景,就算是一个对于建筑和邻里凝固的回忆吧,不过现在再看当时的一些想法其实也变了,正好也是体现这个“生长性”,所谓“唯变化是永恒”吧。
桃源
2013-03-0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止一次地想,Alan Bullock Close就是我在目前生活中能想到的最好桃源。
这是一个封闭的院子,6、7栋小楼,有两层有三层,不到50户的住户。小区离城中心不远,后门连着一片大草地,前门出去走不到30米就到了大街,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因为小区是大学所属,所以邻居们大都是在读的master或phd,来自不同的国家,学着不同的专业。可能因为都是学生的缘故,小区里总是安静的,没有了家长里短,俗世纷扰,关上院门,即使没有桃花林,也是一个足以让灵魂得到清修的所在。
这样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无疑也是极好的。安全和自由,最简单但在国内得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实现了,再也不用担心被车撞了,被狗咬了,被骗子拐卖了,再也不用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几个家长在后面站一圈了。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山还是青的,水还是绿的,可以在外面疯玩一天,到点儿了再回家,还好,儿子还有机会过上这样的生活。每次从厨房的窗户望出去,Vasco,Peter,Dario,Minka......一群孩子跳着叫着,或玩橄榄球,或在林子里建基地,或在草地上疯跑,就会想,真好,他可以挖蚯蚓找蜗牛了,他也可以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烂给我们一个道歉修理的机会了,还有爬房顶捡风筝,千辛万苦地做了长竹竿去捞落在河里的足球......这一切,真好,“生活不是苟且地活着”,原来,这句话是真的。
小孩子是最没有偏见和歧视的。这院子里的小孩儿,大到14、5岁,小到2、3岁,肤色不同,母语不同,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一起happy。这也是我最最向往的。曾经和Aga聊过,她说我们的小区就像一个小的联合国,我也深以为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生活在一起,大家和睦相处,求同存异,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一体的,如果没有了战争,没有了误解,没有了文化和国家的界限,只剩下最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追求最纯粹的生活,那么这个世界会更好一些吧?
Aga是波兰人,她的丈夫Will是美国人,曾经在阿富汗战场上当过卫生兵,退役后就来读书了,战争改变了Will对生活的态度,他们来到英国这个宁静的小镇 ,为了能留下来,读完一个学位再读一个,等什么时候厌烦了这样的生活再离开。楼上的Oli是典型的墨西哥女人,热情奔放,带着3个孩子,最大的也不过3岁,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每次见到她我都觉得自惭形秽,受她的热情感染,不爱交往的我也知道了不少墨西哥的小习俗,在我眼里,Oli就像金色的向日葵,或者大叶菊,而在她眼里,东亚的女人大概就像是“寒带的花儿”,是想说清清冷冷吗?好吧,“寒带的花儿”,我脑补一下,如果是腊梅或者雪莲,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说起来,同是亚洲人,中国人在外还是跟韩国、日本人亲近,而对于西亚黑袍白头巾的穆斯林,南亚的印度、马来人并无半点儿感觉,还是文化上的认同吧。就像中秋节,我会给院子里韩国和日本的朋友送块月饼,到了下雨天,对门的韩国邻居会做了韩式煎饼送过来,告诉我们在韩国,下雨的时候就是吃着这种饼思念家乡的亲人。Vasco是儿子最好的朋友,他有半个日本人血统(妈妈是英格兰人,爸爸是日本裔的秘鲁人),所以他和儿子也是这个院子里唯二的两个家庭作业最多的孩子,跟西方的孩子比,他也是最讲礼貌的孩子,每周还要帮助妈妈做家务,邀请他来家里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坐得挺直,吃完后会安安静静地坐着一直等到所有的人都放下筷子,规矩得让我汗颜。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人生观和世界观会有所改变那简直就是必然的。从一个单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多元的世界,以往在书中感受到的不同的生活方式被那么多的人实践着。原来是可以漂泊的,原来可以不用那么坚持的,原来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原来,心灵是可以自由的......不到园中,怎知春色如许?理解来得太迟了......
这就是我的桃源,我迫不及待地想记下它,因为之前没有过,之后也许不会再有。山那边的风景我已看过,心境变了,无论是天堂还是人间,生活都是一样的......
今晚二条
它很美,美得可亲
“赤羽末吉中国故事绘本”
往期
TAN
回顾
“附近”在何处永恒?| 话说利索了,理想的精神栖息地还会远吗?| 人人都爱菜市场| 三座博物馆,带你认识北京城| 说说我家门前的日常公共空间是如何消逝的| 打开“无名特质”的一把钥匙| 哪家实体店,你们最不希望它倒闭?| 能坐坐的广场,才是好广场| 我在富顺县城关镇正街上读到了什么| 邂逅是一种刚需| 一场驱逐恐惧训练的点滴收获| 带着扬·盖尔的书去跑个步| 横着胡同竖着楼| 南门街读小人书往事| “最吸引人的,恰恰就是其他人”| 城市孩子去哪里野?| 驻足在涂鸦墙前| 家住长河边|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