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诗中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教学时,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凄冷孤寂)和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清廉正直)呢?诗言志,重在朗诵,贵在感悟。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容易理解,后两句(抒情)理解难度相对大一点,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呢?诗句中,“冰心”代表什么?“玉壶”又代表什么?我一直在思考。
古诗教学不仅要教出诗味,教出语文味,还要教出人情味(情感熏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体会诗之意境和诗之深意。
教学这首诗时,首先,我向学生介绍王昌龄和辛渐的关系,以及诗人作诗的背景,有了这一层级的了解,学生明白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既有感伤孤寂之感,也有豁达豪迈之感。那么,这首诗诗人又是如何把这种感伤与豁达融入诗句中的呢?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诵中体悟,体悟中朗诵。
师:同学们,诗,是需要用心用情朗诵的,朗诵需要节奏和诗味。你们先试着朗诵,你朗诵,我倾听。
(学生全始朗诵全诗)
师:你们觉得朗诵得好不好?
(学生摇头)
师:其实,你们不是在读诗,而是在念诗。朗诵,不仅需要节奏,还要情感。(范读),你们再来试一试。
(学生朗诵,效果较前一次好。)
师:好,现在请你们在诗中划出节奏,再朗诵。
(PPT呈现,学生划出节奏,并朗诵)
师:这是不是很美了呢?所以,诗需要用心用情朗诵,它才会有诗味,才有更美。接下来,谁来说一说第一句诗的意思?(PPT)
(学生举手回答)
师:第一句诗中,寒雨是什么雨?
生:寒冷的雨。
生:秋雨。
师:你怎么知道是秋雨?
生:工具书上看的。
师:不错,知道借助工具书学习。寒,在诗中仅指雨吗?
生:这是写景。
师:聪明,景不可能只有雨,但诗人选取了寒雨这一特别的意象。写景是为了什么?
生:烘托诗人的心情。
师:所以,这个寒字就是诗人心里的寒,朋友要离别,所以诗人会怎么样?
生:伤心。
师:感伤离别。(板书:寒,感伤)
师:谁来说一说第二句诗什么意思。(PPT)
(生举手回答)
师:这句诗中也有一个字,烘托诗人感伤的心情,是哪个字?
生:孤。
师:聪明。这里的孤是孤独,孤寂,感伤。但是,诗中写的是什么孤独?
生:楚山孤独。
师:当朋友离别后,只有诗人和楚山,所以,这里的孤表面指楚山孤,其实是借景抒情,烘托诗人感伤的心。(板书:孤,感伤)
师:你们看,一二句诗都是写景,营造了浓浓的感伤气氛,现在,你们知道应该怎么读这两句诗了吧!开始朗诵。
(学生朗诵)
师:你们读出了诗人的感伤,读出了诗人的孤独,这是诗人与朋友离别的情绪。诗人被贬谪后,内心本来就十分孤独,又逢朋友离别,内心深处更加感伤,所以,寒冷的雨和孤独的楚山在诗人眼里是感伤的景象,于是,借景抒发自己内心强烈的孤寂之感。请再朗诵吧!
(学生朗诵)
师:朋友离别时,诗人心里充满了感伤和孤独,但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于离愁之中,而是对朋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同学们,这两句诗什么意思呢?(PPT)
(学生举手回答)
师:字面意思是对的,但是,我们要理解这两句诗,首先要搞清楚诗人经历的事情。(讲解诗人被贬谪的事情)。现在,谁来说一说“冰心”“玉壶”是什么意思?
生:冰心,就是冰做的心。
生:冰心,就是像冰一样的心,纯洁。
生:玉壶,就是用玉做的壶。
师:冰和玉,都是纯洁的,晶莹透明的,有个成语叫什么?
生:冰清玉洁。
师:对,冰清玉洁,诗人的意思是,如果亲友问起我的情况,你就对亲友说?
生:我的心像冰一样纯洁。
师:可以这样理解。意思就是我这颗心就是我这个人,什么样的人?
生:纯洁的人。
师:正直的人。我有一颗冰一样的心,冰心在玉壶,玉壶就是我这个人,所以说,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
师:聪明,诗人以冰心和玉壶自喻,表明自己永远是一个纯洁、正直的人。同学们,读一读这两句,读出一颗纯洁的心,读出一个正直的人。
(学生朗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送别诗,诗人往往都是劝朋友不要伤感,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情怀告别朋友,比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而这首诗结尾时,诗人为什么写到了自己呢?
生:因为诗人想告诉朋友他是一个纯洁的人。
生:因为诗人希望朋友明白,他不会变。
师:是的,其实诗人在和朋友离别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洛阳的亲友,这里的亲友当然包括辛渐。我们发现,诗人想表达的不只是自己的冰心,还有对亲友的牵挂和相思。这就是诗人的气质,自己被贬谪了,但他与亲友是绝对信任的,于是,亲别之时,告慰友人“一片冰心在玉壶。”现在,请再朗诵这两句话吧!
(学生朗诵)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怀有一颗冰心,比如,张老师就怀有一颗纯洁的教育心。这颗心,难道不是冰心吗?
(学生大笑)
师:现在,如果以张老师的教育心来改动最后两句话,可否改成“万源亲友如相问,一片师心在教坛。”赞同的举手。
(学生举手)
师:哈哈,看来我也是诗人了,朗诵张诗人的诗句吧!
(学生开始朗诵)
师:我曾经在万源工作,现在在通川区工作,我的亲友会牵挂我,我也会思念我的亲友。如果,某一天,我遇到了万源来的朋友,我就对他说“万源亲友如相问,一片师心在教坛。”意思就是,我热爱教育,无论在哪里工作,我都不会改变,心中有一颗纯洁的教育心,一片师心在教坛。你们也可以改动一下这句话。
生:亲朋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学习。
师:多么好的诗句啊!这节课,老师家长如相问,一片冰心在诗中。
(学生大笑)
师:请你们朗诵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吧!试着背诵全诗。
课后,我在反思,这首诗中,诗人采用前抑(写景烘托)后扬(抒情言志)的写法,寒和孤两字烘托出了诗人送别朋友的感伤孤寂之情。但是,全诗的意境并没有一直处于感伤之中,最后两句诗则彰显了诗人开朗与豁达的情怀。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冰心”和“玉壶”之中呢?朗诵是关键,在读中品味纯洁和正直。最后,我采用改动诗的形式,学生对“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理解就更加深刻,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从中悟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品质。
2021.5.17日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