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伟:安徽黄梅戏

安徽黄梅戏

安徽黄山  文/江志伟

  安徽省有两张遐迩闻名的简称“二黄”的“名片”,一张叫做“徽州”的“黄山”,另一张叫做“安庆”的“黄梅戏”(“安徽”的省名便由此而来)。好多“老外”很可能还不知道安徽在哪里,但是他却一定知道安徽黄梅戏,并且还能随口哼唱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名段来。其实,安徽黄梅戏不但早就已经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在安徽全省各地,而且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等许多地方,亦都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并受到广泛的欢迎。安徽黄梅戏的剧目和演员曾获得众多奖项,多次赴香港、澳门、新加坡、德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广泛的好评,被外国友人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安徽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一百多年以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以山歌、民谣、小曲为主要唱腔的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黄梅调”也叫“采茶戏”、“安徽黄梅戏”。它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安徽”走向“全国”乃至于“走向世界”,从“安徽地方戏”走向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驾齐驱的“中国五大剧种”,则还是近代的事。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其间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和“管弦乐伴奏”等4个历史阶段;而已经载入史册的安徽黄梅戏的职业班社,则主要有:双喜班、小白伢班、张翰班等。
  安徽黄梅戏的主要特点有:黄梅戏的唱腔,在全国360多个剧种的“东柳”、“西梆”、“南昆”、“北弋”和“皮黄调”声腔系统中,属于“东柳”的柳子腔(可细分为‘花腔体系’和‘平词体系’等两大声腔体系),但又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才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行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语言,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唱念,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唱;黄梅戏的唱词,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式”和“十字句式”唱词结构。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黄梅戏的表演风格,来自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质朴细致,真实活泼,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安徽黄梅戏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打猪草》、《打豆腐》。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孟丽君》、《玉堂春》、《赵桂英》、《槐荫记》、《慈母泪》、《三搜国丈府》、《蓝桥会》、《夫妻观灯》、《小辞店》、《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牛郎织女》、《失刑斩》、《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牛郎织女》、《红楼梦》、《秋千架》、《徽州女人》等,相继搬上舞台、银幕与荧屏,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安徽黄梅戏的代表性演员,主要有:丁永泉、曹增祥、丁和寿、严凤英、王少舫、胡玉庭、龙昆玉、胡遐龄、王剑锋、程积善、潘泽海、刘正廷、张辉、潘璟琍、张云风、黄宗毅、周珊、马兰、黄新德、吴琼、杨俊、关俊华、刘秋平、吴亚玲、韩再芬等。而据史料记载的最早的黄梅戏男演员,是望江县的蔡仲贤;而最早的黄梅戏女演员,则是太湖县的胡普伢,他俩都是安庆地区的艺人。而当今黄梅精英韩再芬,则更是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而在她的家乡安庆市,现在不但实现了黄梅戏的走进大学课堂,建起了中国黄梅戏博物馆,而且还立起了严凤英雕塑,天天美丽着这“天上人间”。
  安徽黄梅戏的伴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即:三人演奏“大锣、小锣、扁形圆鼓”这三样打击乐器伴奏并参加帮腔,另外七人演唱。以后因受徽班和京剧影响,编创了一些新锣鼓点,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吹打及道教音乐中的曲牌,使黄梅戏伴奏音乐逐步丰富起来。到建国初期,才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大大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安徽黄梅戏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时白林先生的《黄梅戏音乐概论》;陆洪非先生的《黄梅戏源流》、《黄梅戏早期史探》;班友书先生的《黄梅戏语言音韵初探》;王兆乾先生的《黄梅戏音乐》等。本文开头提及的那首早已家喻户晓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就是由时白林先生与王文治先生联袂编创的安徽黄梅戏的经典唱段。

  【图片说明】

  1、本文作者在黄梅戏故乡安庆采风。

  2、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雕塑。

  3、黄梅阁。

  4、黄梅戏代表人物韩再芬接受本文作者专访。

  5、黄梅戏代表剧作《女驸马》。

  6、黄梅戏音乐代表人物时白林先生。

  7、《黄梅戏音乐概论》(时白林著)。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江志伟,男, 1947年9月11日生(农历),安徽黟县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职称。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编委,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黄山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著作有:《连心锁》、《皖南风景线》、《老街与少女》、《黄山松宣言》、《花山谜窟揭谜》、《黄山恐龙之谜》、《算神大位》、《花山谜窟》、《珠坛撷韵》、《算神大位》、《郑寒砚集赏析》、《徽菜飘香》、《走近程大位》、《韩再芬》、《周诒春》等多部,合著的有《黄山与徽文化》(与朱万曙、程亚星合著)等。此外,编有《旅游文学讲义》及其配套教材《旅游文学作品选》各一部。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南通与黄梅戏的不解之缘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 ...

  • 骄傲!你不得不看,咱安徽的20个“中国之最”!

    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物产丰富.地形千变万化.风景多样美丽,有太多值得向世界展示的骄傲. 你知道安徽有哪些"中国之最'? 一起来 ...

  • 千秋风雨黄梅戏

    作者:陈文祥 我从千年前的大唐一路走来,跌跌撞撞,颠沛流离,历尽千年风雨,才成为客官您现在看到的这般风景. 千年前的我犹如一粒苦难的种子,深埋在湖北黄梅这块土地上,久久难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有人说 ...

  • 汪春香 | 悠悠黄梅情

     作者简介  汪春香: 我的家乡在安徽安庆,从小喜爱文学和家乡的黄梅戏,爱好旅游,1997年定居上海. 悠悠黄梅情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这首 ...

  • 王少舫:从京剧老生到黄梅戏大家

    王少舫先生百年祭 (作者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王少梅之子,王少舫外甥)王唯唯 王少舫于1920年农历八月三十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父亲王忠惠生前是徽班的京剧老生,在王少舫六岁那年去世.母亲王孙氏,江苏泰 ...

  • 【望安山文学•“望安杯”首届全国征文大赛145号作品】江志伟||逛菜场去(散文)

    逛菜场去 作者:江志伟     主编:非   鱼 人在旅途,动如参商,最易产生疲惫.思乡感.我的办法是每抵一地,公务再忙,也要抽出一.二个早晨去逛逛当地的菜场,熙熙攘攘.纷纷纭纭中一圈转下来,旅途疲惫 ...

  • 《作家专栏》总第098期:鲁迅与邮票|江志伟(安徽)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作家专栏》总第104期:巴金与集邮|江志伟(安徽)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作家专栏》总第105期:茅盾与邮票|江志伟(安徽)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江志伟:北京图书馆是安徽人创办的

    北京图书馆是安徽人创办的 安徽  江志伟 北京图书馆是谁创办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安徽人周贻春. 周诒春(1883-1958),字寄梅,安徽省休宁县蓝田周村人,教育家,清华大 ...

  • 江志伟:非遗“撕字书法”两度撕上世博会

    非遗"撕字书法"两度撕上世博会 安徽  江志伟 蒋劲华先生,是一位曾经两次将他的非遗"撕字书法"绝技撕上世博会的奇人:2005年5月20日开幕的日本世博会安徽周 ...

  • 江志伟:萧龙士与齐白石的89岁——《老少年》名画背后的故事

    萧龙士与齐白石的89岁 --<老少年>名画背后的故事 安徽 江志伟 萧龙士(1889-1990),国画家.原名品一,字翰云,因耳背而别署龙士,遂以号行.安徽萧县人.擅画兰.荷 ,早年曾受教 ...

  • 江志伟:今日沙家浜

    今日沙家浜 安徽黄山 江志伟 春来碧水绿,芦接蓝天,鱼欢鸟唱; 秋到金谷白,玉铺沃土,花放稻香. 沙家浜来归,情系沙家浜,于是,又一次把玩这幅抄自沙家浜风景区的楹联,就又一次忆及不久前的沙家浜之行. ...

  • 江志伟:从一首名诗说开去

    从一首名诗说开去 安徽 江志伟 这是一首无名氏的名诗,其名就名在当年的胡耀邦辞去总书记后接受记者的专访时,就曾当场背诵了这首诗,你说它有名不有名.这首名诗是这样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从前日日 ...

  • 江志伟┇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

    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 安徽 江志伟/文 王运选.陈辉铭.汪苹/图 爱党爱国拳拳心,自办展馆第一人;废寝忘食搜集"五史"资料,呕心沥血创办红色展馆.在安徽省休宁县东临溪镇汊口村,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