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刘村史 民俗 丧葬(四)奠仪

第四节.奠仪

1、入殓:

将逝者的遗体放入早已准备好的棺材内,俗称“入殓”。时间一般是在逝者安葬的前一天下午举行。入殓前,棺材底部铺上厚厚的一层自家炕洞中的炕灰(烧炕后留在炕洞中的草木灰),意思说逝者还睡在自己炕上。实际上,草木灰杀菌防潮,有利于尸体长期不腐。草木灰上铺一层柏树叶、一层麻纸、再铺预先缝好的褥子,在褥子上放七枚硬币,摆放成北斗七星状,名曰“七星钱”。逝者仰面放入棺中,头必须枕上雄鸡形,或者绣有雄鸡图样的元宝形枕头,寓意让鸡给逝者的亡灵引路,取“一路吉(鸡)祥”的意思。逝者的女儿把遗体身下铺的尿布抽掉,并整理好寿衣,遗体四周空隙用麻纸包炕灰做成灰包塞紧,以防送葬过程中遗体因颠簸而晃动。改革开放后农村人也多不烧炕了,没有炕灰,就用卫生纸取代。棺内再放上逝者生前的一些小型生活用品和喜爱之物,如:眼镜、扇子、毛巾、牙刷、牙膏、烟袋、镜子、梳妆盒等等。如果逝者的父母还健在,还要给逝者头上系上孝布,以示到阴间还给父母尽孝。这一切做好后,给遗体盖上提前准备好的被子,揭去蒙脸布,再由逝者的女儿或儿媳给老人整容。长女或长媳抽掉逝者口中麻钱,用棉纱蘸酒,从眼、耳、鼻、口、脸依次洗完。最后,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亲戚朋友以及孝子按照长幼顺序,绕棺材走一圈,嘴里得念念有词,以示恋恋不舍的告别。告别结束,在死者“上司衙门”(一般为逝者舅家)监督下匣上棺盖。但如有重要亲戚如死者舅舅、儿女还未到现场见逝者最后一面的,棺盖不能匣上,而是虚盖,等其相见后再封棺。若是逝者在外逝世,遗体运回时需用一只白公鸡放在棺材前端,或由孝子抱着走在灵前,到家安灵后,白公鸡依然放在灵前,待安葬后放生。寓意可以一路吉祥的给亡灵引路。盖棺时孝子要哀哭以示不舍,盖棺后在棺材小头放上纸盆、香炉,点上香蜡,并烧纸钱,入殓结束。

、摆祭品:

入殓完成后,在逝者家中比较宽阔的地方执客已经搭好了灵棚。灵棚顶上灯火辉煌,有转灯、葡萄灯、各色彩灯等;两侧幕布上画着九龙缠柱,灵棚上位(主家上房方向)装扮着深邃的宫殿厅堂,名曰:“九霄宫”;九霄宫中放着由纸扎成的楼阁式台龛叫“灵堂”,灵堂前摆放供桌,由逝者的儿女、外甥等人分先后,有级别,排着队,伴随着唢呐奏出的哀乐,有节奏、带感情地将逝者的遗像虔诚地摆放在灵堂正中间的龛位里,然后再虔诚地在哀乐声中于遗像前的供桌上逐次摆放祭品。祭品一般是九种副食、四种水果,另外还有十三朵各色纸花。最后再放上香炉和蜡座,把香蜡点燃。供桌前面铺挂着桌帘,帘子上写着大大的“奠”字,“奠”字两旁挂着金色和银色纸做的“金银斗锞(kē)”串串;再在香烛旁摆放上纸扎的一对男女小人,俗称“陪葬人人”,男的胸前写着“听话”, 女的写着“孝顺”,意为代表儿女们到另一个世界孝敬老人。随葬人人是要随逝者放入墓室的,这大约是古代殉葬制度的遗存吧。供桌两侧再放一对比供桌略高的男女纸人,称之为天堂派来的“金童玉女”。 纸人身前各有一条绶带,金童的写上“金童引上灵霄路”,玉女的写上“玉女领进瑶池宫”。意为引导逝者进入天堂。另外还有各种祭祀纸扎,有“摇钱树”、“金山”、“银山”、排花、楼台、“仙鹤”、“梅花鹿”等。仙鹤的嘴里叼着莲花;梅花鹿的嘴里衔着灵芝。另外还有“招魂幡”、“金钱帆”、纸扎仓库、车马等。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还有人摆放着纸扎别墅、轿车、电视机、冰箱、保险柜、手机等等,总之人间有的享受用品纸扎的都有。

摆完祭品,孝子就要按男左女右、长幼先后分列两旁跪在供桌前。所跪地上事先铺有麦草和麦草装填的草袋、坐垫等物,中间空地铺上苇席,近供桌处铺有跪垫,留给亲友来宾前来上香祭拜。亲友来宾来时,把带来的礼品、礼金交礼房后即刻到灵堂前吊唁祭拜。一般要求是先点三炷香,持香作揖后将香分开插在香炉中,然后作揖磕头再作揖。每一次作揖或磕头,孝子也得跟随磕头。

摆祭品一般是在下午进行,完毕后已到黄昏,这时候各方亲朋和宾客已经来齐,于是就开始下一道礼仪——成服。

三、成服:

成服就是按照和逝者关系的远近和辈分,让村里懂礼仪的年老长辈人物给孝子在灵堂前重新庄重地“披麻戴孝”、束“告白”等。这个场面比较隆重,必须有乐人伴奏。程序是按照孝子辈分,依次站到灵堂前,由长辈给穿上孝袍,戴上孝帽,束上孝布,再拦腰用麻丝拴上“告白”,注意,束告白用的必须是麻丝而不是麻线或麻绳,更不是其他绳子或线索,否则就不是“披麻戴孝”。披麻戴孝后(男孝子还要领纸棍)的孝子向灵堂磕头哭拜后回到原位。

1.“告白”也叫“告幅”,所谓的“告白”其实就是一种写有孝子悼念逝者词句的方形麻纸,大约有一尺见方,与逝者的关系不同,所写的词语也有所区别。例如:逝者为女性,儿女的“告白”上就写着“哀哀我母,生我劬()劳,大恩未报,昊天罔极”,逝者为男性,第一句就变成“哀哀我父”,侄儿侄女则将“生我”变成“养我”、孙子辈变成“抚我”……等等。从不同之词也可以看出孝子与逝者的亲疏远近关系。束“告白”,就是把写有悼念词的“告幅”,用上下呈对角地把“告幅”贴在背上,用麻丝环腰勒好。

2.“孝帽”是用白纸条糊成的,有一个圆形帽圈,顶端是两条十字交叉着粘接在一起的帽顶,交叉处有一个大棉花球,帽顶的四个头和帽圈粘接在一起;帽圈上还有四条细白线穿着四个小棉花球,两个在前,两个在左右两测,带起来后正好晃里晃荡地挡住孝子的眼睛和耳朵,孝帽的正前方的帽圈上用针线缝上一块长方形的纱布,带起来后正好盖住眉毛眼睛,俗称“眼罩”, 寓意“孝子不听不看”,专心丧事。孝帽还要以孝子辈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孙子辈和重孙辈的孝子孝帽的棉花球,得用红色或黄色染料染上颜色。孝帽带好后,把孝布重新系在孝帽的外边。

3.纸棍,也叫孝棍,俗称“哭丧棒”,用柳树枝做成,一般长80公分左右,用剪成飘絮的麻纸缠上,是男孝子专用的一种丧葬用具,进行丧葬仪式时双手各拄一条,意为支撑哀痛之身,纸棍必须用柳枝,取其容易生根发芽之意,表示后辈会继承遗志将其发扬光大。纸棍也要以辈分的不同而有区别,和孝帽一样,逝者子辈的纸棍上边只用麻纸絮缠绕,孙子辈的用红纸条、重孙辈的用黄纸条在手持部位下缠一道。另外,逝者后人中新近结婚的男女孝子、以及未婚的准女婿和未过门的准儿媳还要在衣袖上扎一缕红布,或者带上红袖套。不管是谁,只要是孝子,鞋子都是要靸着的。总之,从上往下的装扮、穿着,越显得“汪泪”、“邋遢”越好,这才能显出“大孝未报”、“天崩地裂”的丧殇之感。

四、披红:

披红原是亲戚中的上司衙门或族中长辈为尽孝道好的儿媳孙媳在成服时斜披一块红布,后来发展成为红色丝稠被面、红毛毯等。至于儿女是不予披红的,因为按照传统,无论儿女多么孝顺都是应该的,媳妇属于外姓人,没有血缘关系,特别尽孝比较难得。表彰的对象由逝者的外公舅家,以及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决定,后来因社会变化发展到由村委会、老年协会讨论决定,表彰的对象也由媳妇们中选出发展成在逝者儿孙辈所有人中选出,这大概是儿孙辈中不愿尽孝的人变多了吧?成服时给表彰对象披红既是对尽孝道好的后辈的安慰、表彰,也对其他人是一种鞭策,起到教化作用。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五、上老坟与送纸:

成服后,厨房已经将晚饭做好。所有人吃完晚饭,就到了下一个环节――上老坟。

上老坟就是在逝者安葬前的一天晚上,所有男孝子都要按辈分排起队伍,长子走在最前,手持招魂幡。族中一位长辈提着烧纸,灯笼(后来演变成矿灯,手电筒)领着从灵堂前出发,到家族祖先的坟头去焚烧冥币、冥纸,寓意告诉列祖列宗,家中又有人来到了这个天界。

上完老坟,孝子一行队伍返回村中是要哭丧的,家中听到哭声就会到家门放好烧纸,在众孝子到门前时点燃,孝子跪哭待纸快燃尽时起立从火堆边走进灵棚,在灵堂前再次上香哭拜、磕头,然后回到孝子位置跪坐。领路的族中长辈将灯笼挂在门脑上不许熄灭,其他东西安放在灵堂旁,同时把招魂幡也安插在灵堂前,这表示列祖列宗的亡灵已经请回,寓意让列祖列宗同时接受祭拜,也见证新亡者的丧事办理情况。这时,村中的邻里乡党们临时组建的锣鼓队就会在门外敲响锣鼓,敲一阵后抬着大鼓边走边敲进入灵棚,锣鼓声更加响亮,这叫“吵灵”。锣鼓调子是坡刘村特有的一种专门祭奠亡灵的鼓点,悲壮、忧伤,哀而不怨,俗称“鸭子三拌嘴”,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二十分钟左右。锣鼓声一停,在灵棚外的非本族乡党就会进棚在灵堂前放上烧纸,冥币,上香,祭拜,这就是“送纸”。祭拜毕后就到门外作为饭厅的棚中就餐,喝几盅送行酒。与乡党就餐同时,“乐人”也会在灵堂前表演一番,“八挎五”的要唱三折安灵的折子戏。讲究的人家门外有时还会有燃放烟花焰火。

  六、奠酒:

奠酒就是让众多人等按次序有分别的在灵堂前祭奠,为亡者上香、祭拜、洒酒。这是丧事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安排在上完老坟,送纸乡党吃过之后进行。奠酒的主持人一般为懂礼仪、懂程序、精干嘴利的人充当,男女各一。奠酒的顺序特别重要,由礼房事先排好,主持人按照排好的顺序点名叫客人入场奠酒。顺序的排法依次为逝者的单位领导、朋友同事,子女的单位领导、朋友同事,乡党邻里、亲戚孝子。亲戚的顺序最为重要,依次为逝者的老小谓家、姑家姨家、姐家妹家、女婿外甥。孝子的顺序是先长后幼,先男后女。其他人奠酒时,男女孝子都要随着奠酒人的作揖和磕头同时有分别的回礼磕头。孝子则是哭拜奠酒。

奠酒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三奠九磕头”,即祭奠者上香后随着音乐曲调退后三步,作揖下跪,磕头,起立作揖,再上一步,作揖下跪,磕头,起立作揖,再上一步,作揖下跪,取供桌前设置好的酒台上端起一盅酒,双手高举过头表示敬意,而后象征性的做呡酒状,然后双手托着将酒在酒台上,之后磕头,起立作揖,这叫一奠。如此重复三次,就是“三奠九磕头”。其他还有“走马占四方”、“白马分鬃”、、“二十七鞠躬”等。奠的好的,往往需要一两个小时。奠酒者在祭奠完毕后还会分别向主持人、乐人、男女孝子作揖致礼,主持人以作揖回礼,孝子以磕头回礼。不会奠酒的人,按照懂礼数的人的安排和教导奠,实在不会奠酒的磕几个头也行。懂礼数的孝子奠酒一般也是三奠九磕头,只是由两个乡党掺着祭奠,因为伤心过度,举酒盅往往由主持人代劳。

奠酒的过程中,时刻伴随着乐人的奏乐,从头到尾往往折腾大半晚上,有的亡者家族人多,亲戚也多,等奠完酒,天就要蒙亮了。也就是说,乐人也要吹奏敲打六七个小时,尤其是吹唢呐的人,他们的专业精神值得敬佩。

奠完酒,孝子们是不能入室休息的,得在灵堂前烧一把纸,俗称“关门纸”。乡党也得把棺材的小头活动一下,叫“悬灵”。之后,孝子到门前将上老坟时的灯笼取回,而后在灵堂前就卧守灵。如果距离天明还早,喜欢热闹的乡党就在灵前支起牌桌,或打麻将,或玩纸牌,当然也少不了押点小钱,直到第二天的其它丧事活动开始。主人家的烟茶自然尽饱供应,中间还要做夜饭招待。

第四节   葬仪

一、迎礼:

送葬的这一天早上,天还没大亮,孝子就得起来在灵堂前烧上第一把纸,俗称“开门纸”。然后把快要然烧完的香烛续上新的,同时再拜亡灵。等乐人、执客头和重要的执客到位,就开始了这一天的第一件丧葬活动――迎礼。

迎礼一般在早上七八点钟举行,过去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现在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乐人吹奏在前,紧接着两位执客抬着一张用白麻纸糊的桌裙的长条桌子随后,桌裙写有一个大“奠”字,桌上边摆着方形礼盒,礼盒由木头制成,比较精致,里边有分隔,分别放着几样副食,是为宾客准备的,这就是礼桌。另外还有两个执客拿着一对纸扎排花分列两边随后跟着,礼桌后边跟着拄着纸棍的男孝子队伍,由礼仪先生或族中长辈带着从灵堂前出发去迎接前来为逝者送行的亲朋,这就是“迎礼”

迎礼的顺序与奠酒的顺序一样,由老小谓家开始。孝子出发前,客人先已持着代表祭礼的花圈或其他纸扎或在东,或在西等待。迎客队伍出门向东走一段,到客人跟前放下礼桌,在哀乐声中孝子向客人跪拜,客人作揖回礼,再给礼桌上放一些给乐人的谢礼钱,然后是乐人在前,礼桌随后引路,客人持象征礼品的纸扎(之前他们把祭礼已经交到了礼房)跟在后面,客人之后是孝子低头跟随。进入灵棚后,孝子跪在灵堂两旁,客人在礼乐声中上香祭拜,拜毕,第一批客人迎接完成。之后重复以上活动,只是出门后向反方向去接第二批客人,如此再三,表示“迎接四方宾客”。亲朋越多,出迎的次数越多,而且来宾所持的纸扎有所不同,比如第一批是一对排花,第二批换成一对金山,第三次换一对小花圈等,表示迎来的宾客与逝者关系的不同。礼盒里的副食本来是给来宾敬献的,来宾象征性只抓取一部分给亲戚里的小孩子吃,大多数是被路人抓取吃了,有时候抬桌子拿纸扎的执客也会吃一点,但是孝子是不能吃的,也不能带回家里。每批客人接回后,礼房都要把礼盒的食品重新添满。

二、转饭:

迎完礼,各路亲戚宾客到齐,执客们也都到了,开始吃早饭。早饭一毕就到了转饭的环节了。转饭表面上由孝子及宾客等队伍陪着逝者“转”送葬前“最后的早餐”,实则寓意逝者让孝子们陪他最后一次环顾生他养他的村庄,告别曾经熟悉的乡邻,感谢乡邻们生前对他的帮助。

转饭队伍的顺序依次是由炮手执客开路,在大门前先放一挂鞭炮,然后吹鼓手吹吹打打地紧跟其后出门,乐人后边是孝子中逝者的大女儿怀抱逝者的遗像(如果逝者大女儿不在了,二女儿替代,以此类推;如果逝者没有女儿,孙女替代;没有孙女,孙子替代)。再跟着拿着纸扎花圈等的执客,接着是孝义会的大旗引领下的孝义会成员。这些成员双手端着献食,献食上插着各色小纸花或小纸人,内容有十美女进膳、八仙过海等,没有献食的会员就双手捧一炷香。孝义会后面每人都捧着一炷香的宾客,宾客后面是男女孝子。孝子顺序是不分亲疏的先男后女,长前幼后。所有男孝子都靸着鞋,走着缓慢的而有节奏地步伐,跟着纸扎,低着头,哀情默默表示怀念与哀痛。由孝义会会员开始,所有成员都排成单行。一些大的家族宾客孝子众多,队伍甚至长达百米以上,甚是壮观。队伍行进中,乐人一路吹奏不能中断,放炮的执客隔一定距离放一声大炮(也有放铳的),每到队伍转弯处或十字路口再放一串鞭炮。队伍两边各有一个执客,胸前挂着个装着香烟的兜兜,逢到路人就发根香烟。

在坡刘村,自古只有两条主街道,即北城街道和南城街道,都是东西横亘延长、互相平行的,中间有只有一条南北竖直的巷道相连接,出门转饭,先右后左,走到街尽头,然后折回,把一条街转完,由中间巷道进入另一条街,曲折迂回转完两条街后,就回到了家中。现在,坡刘村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面积比原来的大了两倍多,没有了城墙的束缚,横亘的有五条街,竖直的有五条巷,所以转起饭来基本是逆时针转个大圈,然后回到家中,路线视逝者家住的方位而定,但基本还是要以南北两条老街为原则,因为坡刘村人有怀旧的感情。

转饭接近尾声,宾客所持献食上的纸花纸人已经被喜欢的乡党抢拔一空。据说此纸花纸人插在家中会保佑一家平安,交给孩子会护佑孩子健康成长,也表示逝者流芳后世,泽蔽乡里。

在转饭仪式即将结束后,会有一个专门的执客,手里提着一个大锣,沿着转饭队伍的方向,大踏步地边走边敲,意在告诉村民们:抬埋送葬时间到了!听到锣声的家庭都要主动出男性代表去送埋。在坡刘村人的信念中,这是送逝者的最后一程,乡邻情谊,不去是为不义,会被乡党们唾弃。

转饭一般得两个多小时,众人在转饭的同时,执客头已经安排好了留在家里的其他人等就餐,就完餐,派人去借来数十把铁掀,再把棺罩的纤布、抬杠拴好,附属车辆等器具准备好。棺罩里外的各种装饰品和象征性的床铺等物已经撤除,四面幕布已经撩起,龙尾也临时拿掉,等待装入灵柩。礼房也将坟地里所需的一切祭品等其它物事准备就绪。

转饭队伍回来以后再次祭拜亡灵,然后也就坐吃饭。吃完饭,就到了下一个重要的环节——起灵安葬了!

(0)

相关推荐

  • 鲁西风俗——白事(丧事)

    也许提起丧事很多人比较忌讳,不愿再叙述,但是这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事,死亡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人活着不管干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默默无闻的小事:做了多少好事,还 ...

  • 汉族丧俗[汉族丧俗]

    简介 由秦汉及隋唐,丧礼臻于完备.主要包括丧葬仪规.丧服制度.祭祀活动三个方面. 丧葬仪规,有属纩.招魂.停尸.小敛.报丧.吊唁.入敛.出殡.下葬. 丧服制度,按血缘的亲疏远近,分为斩衰.齐衰.大功. ...

  • 土家人的歌郎 | 《沉默的水红树》选段

    据某平台统计,这是庚子年我反复听过83遍的音乐   ◆ ◆ ◆ 文丨曾瑞 庚子年,总算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暂名<沉默的水红树>.因为颜昌玉是在一根水红树上自杀的.颜昌玉为何自杀,我至今不解 ...

  • [转载]成都客家的传统丧葬礼仪介绍

     比起其它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小的变化.     一.临终之处理 ...

  • 张志刚丨刻骨铭心的七日(中)

    文字:  张志刚  作者简介:张志刚,陕西省彬州市香庙镇奇埠村人,农民,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爱好文学,特别近几年开了茶庄后,品茶读书笔耕不断,有作品发表于文学期刊<豳风>.<彬州 ...

  • 坡刘村史 民俗 丧葬(六) 守孝

    第六节   守孝 一.安灵: 宴席结束后就是安灵时间了.由礼仪先生指导,在乐人的伴奏下,孝子们把预留下来的纸扎灵堂(龛)搬到一个房间里,放上逝者遗像,摆上贡品,点上香烛,向遗像行大礼祭拜,名为(安灵) ...

  • 坡刘村史 民俗 丧葬(五) 安葬

    第五节.安葬 一.棺罩: 与成服同时,主人家的大门之外,租赁来的"棺罩"也搭设起来了.棺罩是把逝者连同棺材运往坟地的载具.棺罩里边和四周灯火辉煌."棺罩"的模样 ...

  • 坡刘村史 民俗 丧葬(三) 丧事料理

    第三节.丧事料理 一.执客头与礼房先生: 家中有了丧事,主人家一般会托人去请一位信得过且有威望的乡党来主办丧事,俗称"执客头".丧事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全权委托给"执客头 ...

  • 坡刘村史 民俗 丧葬(二) 寿终

    寿终 一.  倒头纸与停床: 老人到了病危时,子女以及至亲都要前来探望,趁着老人清醒问问老人还有什么后事要交代.而后由女儿媳妇为老人沐浴(搽干净身体),剪指甲,请剃头匠理发剃头.最后给老人换上已准备好 ...

  • 坡刘村史 民俗 丧葬(一) 备丧

    第六章   丧葬 自古及今,中华民族对丧葬特别重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丧葬形式在不断发展变化,坡刘村的丧葬形式也不例外. 第一节  备丧 一. 攒枋 人生自古谁无死,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平民 ...

  • 坡刘村史 民俗 饮食(三) 其他杂粮

    第三节    其他杂粮 一.玉米. 在坡刘村,过去除了小麦,玉米就是最主要的粮食了. 玉米的食用方法主要是熬玉米珍.传统的玉米珍的做法是将玉米粒放在碾子上碾,碾碎后用簸箕簸.筛子筛除去玉米皮即可.根据 ...

  • 坡刘村史 民俗 饮食(二) 蒸馍与烙馍

    第二节   蒸馍与烙馍 1.合面.发面与揉面. 馍按粮食品种的不同分为细粮馍.杂粮馍和菜馍,细粮馍在坡刘村是特指的小麦粉做的馍,其他玉米粉.豆粉.大麦粉等等做的馍都一律称之为杂粮馍,也称粗粮馍,粮食参 ...

  • 坡刘村史 民俗 饮食(一) 面食

    饮食            第一节   面食 一.    磨面. 坡刘村属于黄土高坡的渭北塬区,自古以来主要种植较为耐旱的小麦,由于小麦是人们的主食,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发明了很多小麦的美食方法,其中 ...

  • 坡刘村史 民俗 穿衣(二) 解放后的衣着

    第二节    解放后的衣着 解放以后的五六十年代,人们的衣着基本与民国时期无异,只是男人不再穿长袍马挂,中山装渐次流行.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诘襟服)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