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孙子的最高境界,是冒充皇帝的孙子。
文华不如简素,读今不如述古,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老羊铲史。
1.
看完《风筝》,顿觉无聊中看神剧《心如铁》。
这是由丢儿子、找儿子、真假儿子找上门来的故事串起来的神剧。
1937年,鄂豫皖大户王其美的儿子被人偷走二十年却杳无音信,二十年后主人公龙马(聂远饰)奉燕飞(江涛饰)之命冒充儿子进入王家,刺探王其美勾结日本人罪证并锄奸。
王家丢了儿子,经常有儿子找上门来认亲,那些假儿子都会神秘的死去,于是就有“王其美杀儿子”的传说。
2.
总感觉丢儿子的事都是万恶的旧社会的事。
王其美是“土豪”,所以才不断地有儿子冒死找上门来。
还有比旧社会还旧社会的一个假冒的孩子回来认亲的故事,这次事件的主人公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这次是找到皇上他们家了,
他要给皇帝当孙子!
3.
说起来,这件事和承德还有关系。
清朝的事多数都和承德有关系。
乾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永成,过继给了叔伯兄弟履亲王弘昆,延代降袭履郡王,清朝的皇族经常有过继的这种情况,康熙皇帝还有为了拉近关系,把自己的兄弟家的女儿认为干女儿。
乾隆对这个过继出去的儿子也很疼爱,非常关心。这一年,履郡王的侧室生孩子,乾隆亲自给孩子起了个名字。
过一段时间,履郡王随乾隆到承德暑期办公,突然有快马来报,这个孩子因为出痘夭折了。
4.
皇帝家的女人多,孩子多,但普遍的成活率不高。
除了当时的医疗条件差以外,也和皇家对孩子的管理方式有关系。
皇上家的孩子出生后,就由保姆、奶妈等一干人等抚养,自己的亲妈基本上看不见,“狼羔子哄孩子不放心”,这是有道理的,不是现在的幼儿园还经常有虐待孩子的事情出来吗?
一些年轻的女人,身居宫里,长时间不见自己的家人而伺候别人家的孩子,心态能好吗?
比如康熙皇帝,生儿子35个,5岁以下就夭折11个,9岁以下又死3个。康熙皇帝20个女儿,最后长大成人的才8个。
乾隆皇帝别看比康熙皇帝能折腾,岁数也大,但孩子不如他爷爷多。
乾隆皇帝才有17个儿子和10个女儿,也有5个儿子夭折。
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是有依据的。
5.
突然有一天,死去的孙子回来了。
1780年春天,乾隆第五次南巡归来,驻跸涿州。
有个和尚带着一个幼童前来求见,说有机密事情禀报。
僧人对乾隆说,自己带来的孩子,真实身份是乾隆的第四子履郡王永成的次子,也就是乾隆的亲孙子。
事情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履郡王有一个很宠爱的侧福晋王氏,她看到履郡王的另一个侧室怀孕生子,怕她日后母借子贵,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在小王子刚生下来的时候,王氏就想把小王子弄死。为了避祸,下人把尚在襁褓之中的小王子带出王府,交由僧人抚养。现在小王子已初长成,僧人听说乾隆皇帝出巡归来,经过涿州,就专程带着小王子在此迎驾认亲。
宫廷剧!
记录这件事的是昭槤,是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曾袭爵礼亲王,后因罪被革除王爵。他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亲历过不少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治学态度严谨,他写的《啸亭杂录》中记载这个“伪皇孙案”。
6.
和尚的这个说法,在孩子死的时候就有传言,乾隆皇帝还找人专门问过这件事,因为没有证据,也就存疑。
这次和尚找上门来了,又对宫中秘事了解到非常清楚,皇帝又有些信了,认为这个孩子确实就是自己被遗弃在外的孙子。
随后,乾隆把僧人和孩子带回到京城,交给军机处处理,让所有的军机大臣一同帮忙讯问辨认。到了军机处,小孩也是神情泰然,举手投足,无不是镇定自若,加之他的相貌端正,颇有雍容华贵之气。即使是军机大臣到齐之后,他也依然是神情倨傲地端坐在榻上,根本不起身见礼。众军机大臣被小孩的气势所慑,加上事情又涉及到王室的隐私,事关重大,官场之人,事涉皇家,都不轻易表态,大家都表现得很谨慎。
小孩儿招手让和珅到自己的身边来,说:“珅来,你是我爷爷的近臣,不可使天家骨肉有所淹没也”。
保励堂的成侍郎,当时为军机司员,他的反应很快,傲然近前,狠狠扇了小孩几记耳光,又大声恫吓:“你是哪里来的村野孩童,究竟是受谁指使,胆敢到这里来行骗?赶快老实承认,这可是灭门灭族的大罪。”
果然,小孩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顿时不知如何应对,又经不住恐吓,很快就承认了自己姓刘,是树村人,一切都是僧人事先编排好了教他的。
于是,僧人被斩首示众,小孩被流配到新疆伊犁。后来该孩童的年纪稍长,不长记性,又在伊犁以皇孙自居,欺骗他人,被当地官员处以斩刑。
7.
真相总是被风吹雨打去。
《啸亭杂录》最后说:然闻其邸太监杨性者云:“履王次子痘时实未尝殇,王氏暗以他尸易之。而令王之弄童萨凌阿负出邸,弃之荒野,嫡妃所抚哭者非真也。”
也是一出《狸猫换太子》。
这件事在《清稗类钞.狱讼类》也有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