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品先缘识字差(一)
常规来说,一首诗歌的字数容纳量是较为有限的,寥寥几十个字,一眼即可看完。然所谓“两句三年得”,诗歌的高度凝练美决定了其字字珠玑,不管创作还是赏析,每一个字都值得我们仔细审视分析。我们知道,对于任何文字,无外乎“音”、“形”、“义”三者。本章属于入门章节,所以“识字”只谈常规“义”的层面,关于“形”、“音”,主要放在后面的“入乎其里求其法”和“出得其中吟更佳”两章中讨论。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之关于最浅层面的识字问题
(一)我们来看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即由于古今词义演变造成差异较大,需要我们注意的字词,这类情况诗与文中都会有
可怜 1、值得怜悯。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值得惋惜。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值得感叹。如:可怜故园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4、值得爱惜。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值得羡慕。如: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二)阅读诗歌时,还有一些因为我们太熟悉就不太注意,进而轻易定义错误的字词,这类情况也是诗与文都会出现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一联误解较多。秋日之晚,浣女都已归来,何以尚有人放下渔舟?缘于错识“下”字。此处“下”字,当释为“归”,《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又,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日之夕矣牛羊下”,亦是。
显而易见,“豆在釜中泣”说明豆是被煎者,不存在互相煎熬。此处“相”字,是指代性副词,代指其后面的动词的对象。如: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与”是“相”后的动词,与谁还呢,根据诗意,与“我”(作者)还。再如: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相”后的动词是“存”(存问、问候),存问谁呢?根据诗意,问候“我”(作者)。因此,相煎何太急,应释为“煎熬我(豆)何等太急切”!
为何杜牧停下车才坐下来?说明“坐”字不是常见义。坐,释为“因为”,如:但坐观罗敷。(《乐府诗集·陌上桑》)
以上种种,乃学诗或学文皆常见的问题,无需赘谈。
“误品先缘识字差”之关于诗歌更深层次的识字问题
明朝苏伯蘅言:“言之精者之谓文,诗又文之精者”,此言虽妙,惜之颇玄。若论具象到位的,还是“文饭诗酒说”。
清·吴乔《围炉诗话·答万季野诗问》(《答万季野诗问》为清·冯班作)中说:“或问:诗与文之辨?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啖饭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美,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
以上大意是:诗与文的“意”(欲表达的内容),本没有什么区别,不过表达形式不同而已。如果内容是米,文就是把米煮成饭,诗就是把米酿成酒。饭没有改变米的形状,而酒把米的形状和性质都改变了。饭侧重于常规身体需要,诗偏于精神需要……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其二》)
李广出猎作为一则事件,司马迁文中未改其形,包括李广中石没镞,实记其偶然性。而在卢纶诗中,林暗风惊草动渲染下为“起”,将军(未明是谁,留白)乘夜引弓为“承”,结果却又需待平明寻知为“转”,如此烘托,箭没石棱为“合”。二者比较,《史记》如饭从实处来,前因后果清清楚楚,令读者之欲满足;《塞下曲》如酒从虚处来,断点呈现曲曲折折,令读者之心神向往浮想联翩。同样一则事件,端是两种感觉。
按照“文饭诗酒说”的思路,米加水而蒸煮就成了饭,米加水蒸煮进而加酒麯酝酿方成为酒。那么,成就诗的“酒麯”与“酝酿”该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