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禹迹——绍兴64个禹迹点尽在掌中

近日,64个绍兴禹迹标识牌全部安装完成。这些禹迹点,分布在全市各区(市、县),南到天姥山,北至海塘边;东上四明山,西临浦阳江。

会稽山  潘国绍/摄

通过禹迹标识牌,大家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绍兴的禹迹。绍兴禹迹标识牌的安装,是保护、发展、传播绍兴大禹文化的又一重要举措,尤其是对于绍兴争创文化高地、实施文旅融合、坚实绍兴“东亚文化之都”的基石,意义重大。

扫标识牌导览禹迹

越城区大禹陵景区,背靠会稽山,风光秀美,气势宏伟。最近,位于这里的大禹陵、大禹庙、大禹祠、窆石、禹河5个禹迹点装上了标识牌。

石帆山大禹像

游客只要扫一扫这些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可以实现绍兴禹迹导览。图文、音视频等形式的景点介绍,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游览指南。

这段时间里,绍兴共有64个禹迹点陆续安装上了这样的禹迹标识牌。这些禹迹点分布在全市各区(市、县),南到天姥山,北至海塘边;东上四明山,西临浦阳江。

绍兴禹迹标识牌上包含着哪些元素?

“绍兴禹迹”书法:隶书,源于《绍兴禹迹图》题字,图与标识形成一体。

“缵禹之绪”篆刻:出自《诗经·鲁颂·閟宫》的“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寓意为继承大禹未尽的事业,勉励后人学习大禹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

印章:由我国著名篆刻大师张国维刻制。

大禹像:出自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广为流传的大禹刻像,之所以选择此大禹像,主要是从禹迹面向中国以及国际化考虑。

“会稽山”与“水”字:会稽山是大禹治水取得治水经验、地平天成、毕功之地,大禹大会诸侯、归葬之地,祭祀大禹以及“会稽”命名之地,有着无可替代、独特的禹文化资源,治水是禹文化的主题,在会稽山之下将《说文解字》中的“水”字纳入其中,更显其治水伟业、文史鸿深。

绍兴禹迹标识牌

由绍兴市文物局、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监制的绍兴禹迹标识牌,编号基本按《浙江禹迹图》绍兴区域编号排序。

这64个禹迹标识点,按地点可分为:越城区18个,柯桥区20个,上虞区7个,嵊州市7个,新昌县10个,诸暨市2个。按类型可分为:祭祀类23处,包括陵、庙、祠、寺、殿、像等类型;山体类20处,包括山、峰、穴、岩、石、台等类型;水体类13处,包括江、河、湖、溪、浦、塘、桥、井等类型;地名类6处,包括县、乡、村、坊等类型;歌舞类2处。

大禹陵

据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介绍,为传承、保护、弘扬大禹文化和精神,2018年4月16日,由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和绍兴市鉴湖研究会联合编制的《绍兴禹迹图》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张区域性成规模系统编录大禹文化遗产的分布图,在大禹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播上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在绍兴“2019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前夕,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绍兴市水利局联合主办,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等单位编制的《浙江禹迹图》,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由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发布平台发布。这两张图的成功编制和发布,在大禹文化的研究、保护、弘扬上是一次重要的创新和示范,并迅速在国内外交流传播,受到学界和社会广泛赞誉。

禹庙

之后,绍兴在大禹文化的保护、传承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把禹迹从文献和图中延伸活化到大地上,深深地扎根社会民众之中?于是,设置“绍兴禹迹标识”,成为又一项具有创新和示范意义的文化工作。

2020年10~12月,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起,并委托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等单位承办,开展了绍兴“禹迹标识”设计工作。其间,集聚《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优势,广泛征求国家、浙江省、绍兴市有关文物、水利、文史、文旅、传媒等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精心设计,并得到了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等单位的指导和审核,最终确定了禹迹标识的内容和形制。

绍兴禹迹有了“定位”

上虞夏盖山

那么,这些绍兴禹迹标识牌的安装位置是如何确定的?

”经度多少,纬度多少,每个禹迹标识牌安装点都有一个坐标。”邱志荣说,根据文献记载,结合现场考察,按照“尽可能接近原址、尽可能有利于保护、尽可能有利于文旅融合”的原则,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有关专家、当地文史工作者一起现场商定位置,并采用相应的定位技术确定坐标点。

邱志荣说,安装绍兴禹迹标识牌,一是传统标识和数字化的结合,既设立桩牌,又设置二维码,扫描进入后可阅读了解绍兴禹迹大全。其中包括了每一禹迹点的地理位置、简介、地图、照片、附录等内容。二是保护和弘扬结合,绍兴各禹迹点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大禹文化专家进行定位,每到一处,均由当地文史专家,文物部门、镇街、村相关人员参加确定安装位置。如此更接地气,更为大众所接受和重视保护。禹迹原定61个点,在实际安装定点过程中,当地专家和有关人士提出了更多的禹迹点建议名单,最后经共同协商又新增了3个禹迹点,这也证明了社会各界对大禹文化的参与和热爱。三是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众多专家对绍兴禹迹的考证,确保了每一禹迹点内容在学术上的言必有据和精准;又尽量把每个禹迹点设立在靠近旅游点、广场、行政中心处,以方便游客观览和查找。四是市、区(市、县)文物部门和当地镇村相结合,在管理上实现了齐抓共管,长效管护。

绍兴大禹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在民间广为传承。民谚云:“桃花红,菜花黄,会稽山下笼春光,好在农事不匆忙,尽有功夫可欣赏,嬉禹庙,逛南镇,会市热闹,万人又空巷。”本次禹迹标识的定位和安装,俞昌泰、陆建明、童剑超、唐佳文、徐跃龙等诸多文史研究者参与其中。

专家学者在新昌禹余粮山水帘洞考察定点

比如,嵊州的禹迹点“了溪”,据传,古时这里原是沼泽之地,庄稼常为洪水淹没,大禹治水到此,水患得以治理,全国性的治水至此终获成功,“了溪”因而得名。后来形成村落,亦名“了溪”。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建禹王庙,塑大禹像,又将村名改为“禹溪”。史称“禹治水毕功于了溪”,就在此地。近处的“禹岭”据说曾是大禹治水时弃余粮之处,即禹余粮岭。

了溪及了溪桥图﹝引自清光 绪二十年(1894 年)《浙江全 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

那么,这个标识牌该安装在什么地方?

嵊州市文史研究者童剑超告诉记者,了溪就是剡溪。嵊州有着众多与大禹治水相关的地名遗迹及诗文传说,剡溪也是一条歌颂传唱大禹的河流。剡溪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段。综合考虑之后,大家商定把禹迹标识牌安装在嵊州市剡湖街道艇湖城市公园内,这样既接近原址,又能被很多人看到。通过挖掘“了溪”的大禹文化,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服务当下。

再比如诸暨是古越发祥地之一,其地名与大禹有关。隆庆《诸暨县志》载:“诸者,众也;暨者,及也”;“诸暨之得名……或曰禹会计而诸侯毕及也”。认为“诸”是众的意思,是指禹和天下诸侯,“暨”是及的意思,是指涉及、到达,“诸暨”即为禹及众诸侯所到达停留之地。

光绪《诸暨县志·山水志》载,世人曾在“了山”建有禹思亭、了山祠、了山闸等,后毁。据1982年编制的《浙江省诸暨县地名志》记载,了山自然村在王家井公社江下大队。传说大禹为治浣江洪水,曾亲临诸暨,在斗岩石室中得黄帝《水经》。大禹便按书中指点,沿浦阳江而上,到了擂鼓山北侧,得神力相助,平定水患。治水大业到此了结,便欣然命之为“了山”。“了山”的禹迹标识牌如今安装在诸暨市暨南街道三和村。

诸暨市暨南街道三和村“了山”

还有上虞区的夏盖山。《上虞县志》记载:“夏盖山在县西北六十里,一峰崒嵂,高出天半,其形如盖。一名夏驾山,相传神禹曾驻于此。”山南有纪念大禹的净众寺,宋侍郎张即之书其门匾“大禹峰”,“禹峰”两字典出于此。

上虞区文史研究者陆建明指出,夏盖山地处海边,曾是抗倭要地。如今,夏盖山曾经的抗倭遗迹已难觅踪影,纪念大禹的净众寺毁后重建,规模不如以前。然而,为祭祀大禹妃子涂山氏在夏盖山脚所建的夏盖夫人庙和建于夏盖山顶的辰州娘娘庙,至今尚存,香火不绝。

于是,“夏盖山”的禹迹标识牌就安装在上虞区谢塘镇禹峰村净众寺门口。

禹迹寺遗址在今越城区鲁迅故里与沈园之间的姜家园小区,现仅存马路边禹迹寺古井一口。禹迹寺现已不存,旧址在此地春波桥北。《越中杂识》载:“春波桥,俗名罗汉桥,在禹迹寺前。”

“禹迹寺古井”禹迹点

“禹迹寺古井”这个禹迹点的标识牌就安装在古井边上。

禹火相传继往开来

64个禹迹点安装上了绍兴禹迹标识牌,意义何在?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谭徐明指出,禹是沁入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祖先之神,道德之神和治水之神,禹迹标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非常必要。绍兴首开其先,为禹迹留存地区树立了榜样,意义重大。

中国水利史专家、中国水利报社原副总编辑张卫东告诉记者,对于大禹文化,国家很重视,文化领域也很重视,中国人对它也很有感情。我们说禹迹无处不在,但过去对于大禹文化的传播,往往依赖于传统的方式,比如书籍等,传播媒介并不多。如今,绍兴安装64个绍兴禹迹标识牌,一是唤起绍兴人民的保护意识,加强禹迹、大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二是提高绍兴的文化影响力,这是绍兴在大禹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上的再一次创新,向外来游客直观全面地展示绍兴的禹迹和大禹文化,实现文旅融合;三是在全国大禹文化的传播上起到示范作用,大禹生在四川,主要业绩在山西、河南等地,如今,四川、河南、山西等地也在加强禹迹的研究,禹迹标识牌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地,最终打造一张“中国禹迹图”。

2021年4月19日《东亚禹迹图》启动仪式

在编制完成《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之后,绍兴又在考虑如何推进《中国禹迹图》《东亚禹迹图》编制,当然这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其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和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又集聚国家、省、市专家共同商议制定一份“禹迹图编制规范”。

今年4月19日,《禹迹图编制导则(试行)初稿》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丰富完善了要旨和内容细节,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其主要目的是要在目前全国各地关心和热心于禹迹图编制的背景下,积累以往经验,实现广泛认同,尽量使此项工作更规范、更有学术品位、更有影响力,求同存异,避免散乱和片面情况的发生。

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表示,不久前召开的省委高规格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以'文化密码’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以文化建设构筑共同富裕新格局”。绍兴禹迹标识从图上落到大地,是解码大禹文化、激活文旅资源、做深融合文章的成功探索,也是重塑城市文化体系的具体实践。绍兴是越文化核心区,越文化、胆剑精神的源泉是大禹治水精神。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童 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