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季候

枇杷季候

在苏州,碧螺春是早春的味道,枇杷是初夏的时令尤物。

枇杷秋萌、冬花、春实、夏熟,秋天已萌花蕾,历经四季,到第二年初夏才成熟可食。有这样漫长成长经历的果子少见。相比而言,樱桃初春始花,初夏赶在琵琶前就成熟,差不多就一个季度的时光。枇杷和樱桃都是果中佳品,都在初夏熨帖人的味蕾,却又有不同的韵味。樱桃从花到果的时间和颜色,只有绚烂而短促可表达,堪比人的青春让人珍惜难舍。枇杷历经漫长四季的孕育,其中之味早已升华为一种品格,深藏内涵。在一些诗词中已有这样类似的品味。

从南到北经过的很多地方都产枇杷,小时候在老家陕西吃枇杷的记忆是酸甜和多汁解了初夏的新热。后来在广东,知道苏东坡在“日啖荔枝三百颗”之前的时节,先是有“卢橘杨梅次第新”。东坡先生所说的卢橘也就是枇杷,排在一年中的第一时间。我在广东正好住在东坡先生生活了两年多的惠州,他说的罗浮山我是常去的,也在罗浮山下一带见到过人家庭院里栽种的枇杷。不过自己吃的更多是在超市里买的个头很大的一种,不知出自何处,剥皮不是很顺利,除了水多,口感极普通,多年来留下了可吃可不吃的印象。

到了苏州,才知道枇杷堪称果中极品,酸甜之间恰到好处,汁水丰盈正合初夏时令,剥皮的顺畅流利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不能或缺。

对江南物产丰饶早就从书本和很多人的口中得知,不过身居此境还是有一番感概。太湖东山、西山都是太湖中的岛,只是东山现在演变成了半岛,两地相距咫尺,气候物产按说是没有啥差别。可是对生活精致较真的苏州人一定要区别开来,东山碧螺春似是有原产地标志的优势,西山碧螺春介绍说土质不同于东山,碧螺春茶味有更独特的一面。东山白玉枇杷似也占名头上的优势,相邻的西山偏不学东山,另辟新品种称为青种枇杷。白玉和青种还有着一眼可见的明显区别,白玉个头稍小,肉质白如白玉,而青种个头稍大,肉色白中微微泛红。

不管是白玉还是青种,口感都是精品。

说到碧螺春和枇杷,让我想起在太湖边的旺山村,一位寺庙的住持告诉我:人们提说碧螺春,一般总是想到太湖中的东山、西山,其实旺山的碧螺春茶园有其超越之处,原因在于,旺山茶园里的枇杷是观赏而不采摘,枇杷成熟自落树下,滋润了树下的茶树。想想被果中仙品枇杷供养的茶树,茶味自是仙味儿。最近的琵琶季,我走了趟旺山,旺山的枇杷园果然没有人管,本地人是不采摘,不过游客们有口福了,很多人开车带着工具在采摘。

太湖一水带过的三地,枇杷和碧螺春都有各自的不同的说法和风味。最重要是苏州处处都有不同的故事,东山、西山过去都称作洞庭山,本是一地。

接着就是杨梅的时令了,也是梅雨的季候,同样有不同的故事。东山的乌紫杨梅、西山的大叶细蒂乌梅、树山的白杨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