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零基础”上小学,这里有一份全面幼小衔接计划!
布谷老师:
最近不断有身边的朋友在问幼小衔接的事,的确,再过几个月,马上就会有一大波的“花骨朵”将迎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升小。
这个时候很多父母必须面临着的一个难题就是:要不要给孩子幼小衔接?到底该怎么衔接?
布谷老师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要衔接!
为什么?
幼小衔接在孩子整体成长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巩固学前教育的优质成果;
- 对学前教育中被忽略的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
- 对此前出现偏差的教育内容进行及时的修缮和矫正;
- 为未来12年的小初高的学习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幼小衔接阶段,相比于学前和小初高的教育而言,需要更为精细,需要家长们更为重视。
接是一定要接的,但是怎么能科学地接,这可愁倒一大片家长了~
昨天收到一位家长发来的微信,大家感受下:
“我娃马上幼小衔接,我这怎么感觉手忙脚乱的呀,我该准备什么啊?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啊?
更棘手的是,我寻思自己买点幼小衔接的题先带他练练,但是,一看到这个题目,妈耶,我咋觉得需要列个方程呀!这书的难易程度确定没问题吗?
我现在纠结的是要不要采取我一贯鄙视的填鸭式方法即刻开始“恶补”,教育环境如此,分数决定未来,惆怅……有何建议? ”
提到幼小衔接,另一位家长也“凉凉”了:
别愁,大家之所以感觉幼小衔接这么磨人,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应对策略。
今天,我就给大家做份全面的幼小衔接攻略,这份攻略主要包括两大模块:
- 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应战幼小衔接?
- 孩子语数外学习的难易程度该如何把握?
希望能帮助大家幼升小无缝衔接,避免再走弯路……
一、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应战幼小衔接?
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的过程非常重要,衔接得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后续发展。
有很多在幼小衔接期间过渡不顺利的孩子,会变得胆小、孤僻、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食欲不振、情绪不佳……
而作为父母,我们的关注点也要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转移到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同学老师相处等事情上。
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有很多的“新规则”需要学习。
那对于家长来说,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帮孩子顺利过渡幼升小?
在这里,给大家3条非常简单有效小建议:
1 让孩子慢慢熟悉小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孩子来说,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在小学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孩子乍一进入小学,必然是接受不了的。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就要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比如,周末带孩子去附近的小学转一转,提前感受一下小学的学习氛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认识一两个未来的同学,平时慢慢地引导他遵守一些小学生的规则(也别太夸张,免得把孩子吓着)等。
这种心理建设是幼小衔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家长无论多忙都应该帮助孩子做的一个工作,提前做好这些工作,能够帮孩子顺利渡过适应期,避免出现问题才进行补救。
2 将重点从手把手伺候转向各项能力培养
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就不再像幼儿园时期一样,有老师“贴身服务”啦。要自己收拾书包、上厕所、喝水、吃午饭……
所以,家长在平时要注意提前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这样就能够避免孩子在开学初期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管理能力,家长要提前将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成“小学生模式”。
上小学后,孩子面临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如果完全没有时间管理能力,可能就会疲于应付,拖到很晚才能睡觉,导致第二天上学也没有很好的状态。
3 着重练一练孩子的专注、表达等能力
上小学后,每节课的时长从幼儿园的15-20分钟,变成了每节课40分钟左右。
孩子一时间可能专注力达不到那么长时间,所以在孩子上小学前,家长就要注重这一点,可以采取一些诸如“番茄工作法”之类的时间管理手段来帮助孩子锻炼专注力。
另外,上小学后,孩子会接触到很多新老师、新同学,这个时候表达力是很重要的,而且上课时会涉及到回答问题之类的,所以要有意识培养孩子表达自己需求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要鼓励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有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也要锻炼孩子能够比较有条理、有逻辑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一场持久战,家长要有自己的角色,孩子也有自己的角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在伴随成长。
我们和孩子一起面对成长,一起迎接困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慢慢地,就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得更棒!
二、孩子语数外学习的难易程度该如何把握?
幼小衔接的知识难度对很多家长来说一直是个谜,有的家长完全不知道该把握到一个什么程度:
- 让孩子完全不准备的“裸上”吧,看着和别人家的孩子差距那么大,心里又焦虑;
- 拼命多学点吧,又怕将学习的优势提前耗尽,到了三年级以后,孩子的成绩会一落千丈。
具体要学到什么程度?那就是难易程度刚好,孩子学着不费劲,能准确达到孩子幼小衔接知识的平衡线就可以。
当然,这个平衡线也是因人而异。但最好的程度就是,让孩子能够“自我感觉良好”的水平就可以了。
下面,我给大家分科目来具体说说该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1 语文:基础打不牢固,越往后学越费劲
一年级的语文主要有两个方面,汉字和拼音。江湖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
“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不会落下”;
“一年级老师只是把汉语拼音一带而过,不上幼小衔接根本跟不上”;
“老师不会照顾学得慢或者没有接触过的学生”。
这些说法也因学校而异,不过,一年级的学习进度还是很慢的,先开始学习课文一段时间之后再系统学习拼音,孩子若是在幼小衔接期间就已经接触过,之后学习会变得更轻松。
拼音单个读起来比较容易,难点在拼读,有些孩子在幼小衔接时没有学过,在之后识字也会出现问题。
基础打不牢固,越往后学越费劲。
2 数学:数学思维和逻辑训练更重要
很多家长有两个误区就是:
- 数学启蒙=数数
- 数学=计算=刷题
经常看到有的学龄前孩子都已经在算几百几千的加减法,可是却忽略了思维逻辑,不得不说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
科学研究表明,若孩子对逻辑、顺序关系的认知思维没有发展好,教孩子再多的计算不仅毫无意义,反而会损害孩子的数学认知!
另外,大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比如在买东西的时候训练加减法;在做手工的时候熟悉形状,排序、找规律、比较等等,搭配这个课程效果更好。
3 英语:实现英语学习能力的转换
刚入小学的孩子们很容易将在幼儿园接触的26个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淆,中西合并开口说的就不知道是哪国语言了。
当孩子们踏入小学的大门,面对抄写字母、单词时,难免会手足无措,家长们也无从下手。
当然,除了学习这些必备的基础知识,如何实现“英语学习能力”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
布谷老师说:
学习做一名小学生,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新的挑战,也是每个家庭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很多家长带孩子走了不少弯路,识了不少字,刷了很多加减法题,但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导致孩子进入小学后依然落后。
所以希望家长能明白:我们不需要填鸭式的内容学习,而是对衔接的方向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如果家长们能够提前做幼小衔接工作,一定能够帮助孩子顺利渡过。
祝愿“花骨朵”们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