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看好民生吃喝消费啤酒、乳业
除了长期看好医药和白酒,过去几年里马老师持续跟踪民生消费品,提出民生消费品牌龙头长期有望对标国际巨头,仍有十倍以上升值空间的观点,逻辑是中国的乳业、啤酒业、肉业经过长期的竞争后,格局已经稳定,销量已成规模,未来将进入产品结构升级周期,也就是俗称的提价周期,由于相关龙头企业利润率较低,而提价周期红利的到来将加速其利润的增长。以下文章是我们大致整理了过往马老师的一些相关的观点,以飨读者。
我们看好民生吃喝消费龙头大逻辑就是这个产业已经进入了产品结构性消费升级周期,通俗而言就是提价周期。大众消费品,比如油盐酱醋、牛奶、啤酒、火腿肠等……这种跟民生息息相关的产品,它的特点就是定价低廉、啤酒、榨菜几元的单价,不会像茅台动辄上千,所以它的受众市场广大,利润往往比较低。若一旦进入提价周期,它的利润增长速度会非常快,所以提价周期时股价涨势迅猛。
大众消费品的价格并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当价格提高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提价的速度就会慢慢放缓。因为油盐酱醋榨菜等这一类产品并不是独此一家,价格提高,利润率高了,会出现竞争加剧的状况。若产能扩大,届时就会降价。产品降价,那么它利润成长的趋势就止步不前了。
像十几年前的伊利平均售价与现在的平均售价,他虽在持续放量,但产品价格也在上涨。相较于过去的袋装常温奶,现在利乐装的高端品类金典、特仑苏等价格就高出许多,这就是产品升级的结果,消费受众越来越广泛,包括近几年油盐酱醋的大众消费品股票上涨,是由于提价周期红利所致,这种利润增长就不像茅台这种奢侈品提价的利润增速,而是提价10%,利润增长30%甚至50%,提价边际效益高。
列个公式:大众消费品提价:若产品净利润是5%,提价30%,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能达到600%。也就是100元的产品,企业能赚5元;当这个产品提价到130元的时候,能获利35元,相当于它的净利润增长600%。
奢侈品提价:它的净利润达到40%,若产品提价30%,销量不变。考虑到所有成本都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利润增长是75%,若公司估值也不改变,那么这个公司的股价跟着利润增长,股价就会上涨75%。
实际上销量有可能放大,也有可能不变,但由于价格上升,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比如产品以前卖1元,现在卖1.3元,利润增长后,税收增加,所以实际的利润增长速度会比理论低。
所以投资是数据计算和艺术的一种结合。一个伟大的投资家难得,就是因为投资是跨学科,既要有运算能力又要有对人文的了理解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过去十几年,经过市场份额的争夺和竞争,这两年国内啤酒行业已经逐步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国内四大啤酒厂基本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6%-80%。目前国内吨酒的价格是3000元,啤酒500毫升仅3元,参考与中国同等经济水平的国家,巴西同档次啤酒的价格应该在12-15元人民币,尼泊尔、越南、泰国的网上定价近15元,这说明中国的啤酒价格是被低估的,我认为未来啤酒吨价的平均价格会持续上涨。
中国的啤酒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其他消费品如白酒、酱油、醋,近几年都开始消费升级,而啤酒还没有。不过,这种情况在去年开始出现明显变化,淘宝网的青岛啤酒旗舰店里,青岛啤酒的产品路线逐渐在往高端方向发展,这个行业如果出现消费升级的态势,最利好的就是龙头品牌。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费国,作为酒精性饮料的啤酒在国际上也有很好的消费基础。民族啤酒品牌走出国门还需要对消费者的培养和驯化,但如果啤酒行业受益于产品的消费升级,并且能一如既往地做好品控,就可以定位成国际化的企业。从长期来看1000亿美元的市值是中国啤酒龙头的合理估值。啤酒行业正处于从春秋战国走向寡头时期的时间点,产品也处于消费升级的起点,未来的确定性是最高的。啤酒龙头的市盈率不低,甚至比好多饮料公司、医药公司都高,但从长期看,它的市盈率是虚低的。如果产品进入涨价周期,一瓶酒从均价3元涨到4元,出厂价从2.5元涨到3元、4元甚至5元的话,由于成本是固定的,产品价格涨了30%-40%,可能净利润就会涨100%-200%。这个逻辑跟涪陵榨菜及油盐酱醋的涨价是一样的,但啤酒和白酒一样,都是享受型商品,享受型产品的涨价空间较大。
马老师过往微博汇总:关于肉类,我们更看好品牌肉类企业。双汇的万隆几年前做了一件冒风险的大事,收购美国最大食品加工巨头史密斯菲尔德,至此,双汇是唯一一个既拥有全球最大规模、最低成本的猪圈,又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能力,将所向披靡,无人能比,双汇现在亟待突破才能成就世界肉王,亟待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和落后的产品全方位设计之间的矛盾,一个王中王能像茅台那样几十年不变的卖下去,真是厉害,但该升级升级了。升级好了,比伊利潜力还大。
双汇就差伊利那么一点,产品老化,其实中国肉类市场很大,消费升级很厉害的,双汇应该抓好这个机会,做稳龙头老大的引领作用,三五千亿的市值不是梦。
伊利对估值有一定优势,国际上乳品巨头像雀巢、亿滋都是几千亿上万亿起步,牛奶这个东西更多需要本土化生产,13亿人口的消费完全可以支撑巨大的乳品企业,伊利的护城河是很深的,中国最好的草原资源就在内蒙,伊利坐拥天然资源护城河优势。
乳制品:疫情后专家提倡补充营养和蛋白质,消费者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白奶需求明显复苏,下半年随着需求逐渐恢复,原奶价格上涨压力下,乳制品龙头竞争有望阶段性趋缓。
啤酒:同样受益餐饮复苏,以及下半年KTV、夜店等消费场景仍有恢复空间,龙头高端化以及产能优化进程仍在继续,看好净利率提升。
乳制品龙头在3-5月份加大促销力度,集中处理大日期产品,抢占商超核心堆头等陈列资源,地方性中小乳企受到压制。虽然一季度处理库存拖累当期业绩,但也使得公司二季度轻装上阵,新鲜度保持较高状态。根据机构六月份草根调研,伊利蒙牛渠道库存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产品新鲜度回到2个月以内。
提问:马老师,青啤产品的竞争性那么强,许多的对手,您之前说避免充分竞争性的行业,那么青啤的优势又在哪呢?
大牌品牌老牌,本身就是独家的护城河,同样是啤酒青岛啤酒跟别的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他们的本地中高端品种离不开当地的水,和工艺也不同,百威不如青啤,百威的水不行,而且用料上正在犯错误。就像白酒,同样是白酒,茅台和五粮液古井贡各有不同,这就是最好的护城河。
问:马总,伊利二季度业绩大增,是否意味着今年下半年业绩也持续提升,谢谢。
是的,估计伊利和青啤的未来几年业绩会持续增长。
我们回顾一下去年我们对马老师关于青岛啤酒的一篇采访文章。
提问: 马老师,青啤产品的竞争性那么强,许多的对手,您之前说避免充分竞争性的行业,那么青啤的优势又在哪呢?
大牌品牌老牌,本身就是独家的护城河,同样是啤酒青岛啤酒跟别的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他们的本地中高端品种离不开当地的水,和工艺也不同,百威不如青啤,百威的水不行,而且用料上正在犯错误。就像白酒,同样是白酒,茅台和五粮液古井贡各有不同,这就是最好的护城河。我继续买了点青啤和医药股,今天主要加青岛啤酒,市值早晚两三千亿,长期放着安心。
提问:马老师青岛啤酒的提价逻辑是什么呢?
这跟涪陵榨菜、油盐酱醋的涨价是一样的。如果海天味业市值能达到2000多亿、60-70倍的市盈率,我觉得青岛啤酒迟早也会有60-70倍的市盈率。从产品力上来说,海天味业和青岛啤酒都有本行业的竞争压力,但青岛啤酒的定价可以更高端,因为啤酒属于享受型的产品。消费者虽然长期习惯了低价,但最终消费是要升级的。就像这几年牛奶、油盐酱醋都升级了,但油盐酱醋的涨幅不会很大,因为这些属于生活必需品。油盐酱醋的涨幅空间是有限的,而茅台、片仔癀、青岛啤酒的涨幅空间较大。中国白酒一瓶能卖到几千,而高级的啤酒卖到一百也是能看到的。享受型产品、精神享受型产品的涨幅空间较大。这些产品本身就是高端消费,竞争较小,它们的涨价空间几乎没有上限且消费者并不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成本,仅注重品牌。而食品类,比如酱油、醋、榨菜,消费者知道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及大致成本,涨价空间就有封顶。
提问:国际大啤酒企业市值超过千亿美金,青岛啤酒回到这个水平?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费国,且作为酒精性饮料的啤酒在国际上也有很好的消费基础。青岛啤酒走出国门还需要消费者的培养和驯化,若啤酒行业受益于产品的消费升级,并一如既往地做好品控,可以将它定位成国际化的企业。现在100亿美元的市值有些低,从长期来看1000亿美元的市值是有可能的。啤酒行业正处于春秋战国走向寡头时期的时间点,而且产品也处于消费升级的起点,它未来的确定性是最高的。青岛啤酒的市盈率不低,甚至比好多有事的饮料公司、医药公司都高,但从长期看,它的市盈率是虚的。吨酒价格的量大,不涨价一瓶酒的利润就几毛钱,但如果进入涨价周期一瓶酒从均价3元涨到4元,出厂价从2.5元涨到3元、4元或5元。由于成本是固定的,比如在出厂价2.5元时,一瓶利润是0.5元,但若涨至3-5元,产品价格虽涨了30%-40%,但可能净利润涨了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