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名家荟萃之五苓散(3)

名家论述

(黄煌论述)

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

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

五苓散是一张调节人体水液分布异常的方剂。水液的异常分布,《伤寒论》的注家们称之为“蓄水”证。但“蓄水”时水液并非仅仅停留在下焦的膀胱,可以停留在人体的任何部位。蓄于下则小便不利;蓄于中则见“心下痞”和水入则吐的“水逆”;蓄于上则见“吐涎沫而癫眩”;蓄于表则有汗出;蓄于肠则有下利;蓄于肌肤则有水肿。至于现代医学中青光眼的眼压增高,美尼尔氏综合征的内耳迷路的积水,以及脑积水,肝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等等,都可以认为是“蓄水”的表现形式。只要出现口渴、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者,都可以考虑使用本方。我临证常将五苓散用于以下疾病:

一是以腹泻、大便稀溏为表现的疾病,如夏秋季节的肠炎,包括小儿的腹泻都常常用到。这类疾病往往表现为水样的泄泻,次频无度,甚或空洞无物。多伴有肠鸣漉漉、小便不利、渴欲饮水,久用抗生素而不见效。此类腹泻,前人谓之“洞泄”,五苓散是针对这类泄泻的特效方。如曹颖甫先生常以之治洞泻,其医案载“大南门郭左,洞泻当分利,川桂枝一钱、猪茯苓各三钱、生白术三钱、炒泽泻二钱”。我曾治一女,九月初来诊,水泻多日,以此方加车前子而愈。《伤寒论》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本以下之”即暗含泄泻之义。五苓散治利,其机理是利小便以实大便。《伤寒论》第159条“利不止”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后“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金匮要略》“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夏秋季节多暑多湿,本方恰有利湿的作用。刘完素治“中暑受湿,引饮过多,头痛烦渴,湿热小便秘。”所用之方桂苓甘露饮,即由此方加六一散、石膏、寒水石而成。慢性肝炎、肝癌、肠癌等疾病出现水样便、腹胀、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者,我也多以此方加味治疗。这种情况,虽舌有紫气也不可活血化瘀,滥用攻伐以伤正,要从病人的实际体质状态出发,带病延年,提高生存质量才是正途。

二是治疗以水肿腹水等为表现的疾病。如肾脏病的水肿、肝腹水、以及柯兴氏综合征的水钠潴留性肥胖。我曾治疗一肝腹水以高热、水泻入院,伴有口干、大便稀、下肢水肿、轻度黄疸,投以茵陈五苓散腹水得退。柯兴氏综合征病人多表现为肥胖、浮肿,女性还有月经量减少,多毛。舌体多胖大,有齿痕。本方加生石膏、滑石、牛膝。

三是其他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诸如多汗症,用黄芪、麻黄根等固表止汗药无效者,当细审有无口渴、小便不利之方证。对此,《伤寒论》73条明言“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青光眼、假性近视等眼病,也有用本方的机会。其人视物眩而不舒,类似于《金匮要略》中所载的“癫眩”。另外,我还以此方治一例脑垂体瘤,证见口渴、手抖、视力下降,大便稀、下肢肿。用本方后口渴、手抖、浮肿及大便情况明显好转。虽然后来还是做了手术,但本方对改善症状疗效是肯定的。

我用五苓散加减的经验是口渴甚者加生石膏,滑石;有黄疸者,加茵陈;吐泻甚者,加干姜。也常常与玉屏风散、平胃散、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及真武汤合方使用。还要嘱病人温服,避风,喝热水热汤。若方证相应,服后其人多小便畅利,大便转干,浮肿消退,口中有津,身体也随之感到轻松。这一切都说明体内水液分布已经恢复正常状态。另外,临床还发现欧美人到南京后也多见五苓散证,或腹泻,或腹胀,或口渴,或多汗。这是否与欧美人的体质不太适合南京夏季潮湿闷热的气候有关?抑或不适应味精与食盐较多的中国菜肴有关?值得研究

膀胱癌灌注后小便不畅案

X/JP,男,58岁。

患者形体较壮实,脸色偏暗。患者2007年5月21日初诊。

曾经大吃大喝,汗多。2005年因血尿经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CT检查膀胱占位病变,膀胱癌可能。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月2日行膀胱气化切除术,病理检查膀胱移行细胞癌I型,4月后复查复发,又再次手术。后来每月膀胱灌注1次,至今已经14次,近来灌注后出现不适征候。每次尿量少,次数多,有尿等待现象。精索及两少腹有酸胀感,会阴部肿胀,总觉得内裤勒紧感。口渴,下肢不肿,平时饮食味精多,大便偏稀。患者血脂偏高,有轻度脂肪肝。平时性格较内向。舌嫩胖,有齿痕。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咖啡猫猫:平时性格较内向是柴胡体质,精索及两少腹有酸胀感,会阴部肿胀,总觉得内裤勒紧感这是柴胡带,汗多,口渴,大便偏稀,小便不利是五苓散证。考虑用四逆散+五苓散+滑石

黄师(黄煌)处方:白术20克,猪苓30克,茯苓30克,泽泻40克,桂枝15克,六一散15克(包煎)。并嘱咐患者清淡饮食,少肥甘厚腻之品。药后三周患者复诊时甚为高兴,自述两少腹(腹股沟中)胀痛、会阴肿胀感以及尿等待等均明显好转,脸色转润。黄师曰此方有膀胱修复、免疫调节等功效,白术加至30克继续服用。

关于五苓散

五苓散是全身的水液代谢调节剂,也是黄师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处方。对于肿瘤患者,特别是放化疗后出现的口渴,但所饮不多,或喜饮热水,腹泻,同时伴有小便量少,浮肿倾向,严重的是出现腹水、胸水等使用五苓散可以缓解症状,即缓解口渴感、使大便成形,还可以消除一些头痛、头昏、肌肉跳动、心悸等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

此患者的疾病与其长期的暴饮暴食、嗜食味精等有较大关系。酒后患者多出现口渴、呕吐、头痛头晕、腹泻等,多五苓散证;而嗜食肥甘厚腻、多食味精等亦可出现口渴而不欲饮,腹部胀满不适、腹泻等,常出现五苓散证;所以,黄师临证常用五苓散治疗那些长期暴饮暴食而腹大腰圆、腹部按之不痛而大便偏稀者的脂肪肝患者。

关于猪苓汤

猪苓汤主治小便不利、涩痛、尿血而渴欲饮水者。黄师将猪苓汤作为泌尿系统疾病的专方来使用,此为泌尿生殖系统的水液代谢调节剂,常用来治疗急慢性膀胱炎、肾盂积水、泌尿道结石、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糜烂、多囊肾等。阿胶是止血药,因此患者无血尿,故不用。有报道用此方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尿频、尿意急迫症候群疗效甚切。

关于四逆散

合用四逆散也是可以的,咖啡猫猫的分析已经得到了黄师的认可。

四逆散是古代的解痉止痛剂,并能缓解心理压力所导致的躯体症状。此方的疾病谱比较宽,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四逆散对于尿失禁、泌尿系结石、泌尿道感染疾病所表现出来的小便窘迫、欲便不能、伴有腹痛腹胀等有很好的疗效,还能治疗心因性阳萎等。此黄师在其著作中已有论述。

咖啡猫猫:“每次尿量少,次数多,有尿等待现象”即小便不利,是滑石的药证,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也可看作小便不利,黄师故用六一散。

玻璃体混浊案

H/J,女,61岁。患者脸色偏暗,眼蛋大。2007年07月22日出现眼花、眼睛闪烁感,医院检查发现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落可能,近视、散光稍有,服用复明片,效果不甚明显。患者有甲亢、腔梗、骨质增生等病史,血压偏高,服用患者尼福达,通塞脉片,脑心通胶囊,拜阿司匹林等。于2007年08月14日初诊,患者眼睛闪烁十余次,以夜间为甚。患者口渴,夜间口渴为甚,曾经夜间需要起床多次以喝水,天热出汗甚多,常有尿路感染,小便次数多,腰部疼痛,大便时不成形,舌暗红,苔少。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肉桂是中医的阿司匹林,^_^

黄师处方:白术2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40克,肉桂6克(后下),桂枝6克,怀牛膝30克,六一散20克(包煎),车前子15克(包煎)。药后两周患者自觉效果不甚明显,闪烁感依然。黄师据其曾有脑梗病史,睡眠不佳,以五苓散与酸枣仁汤合用,处方:白术12克,茯苓20克,猪苓12克,泽泻20克,肉桂6克(后下),怀牛膝20克,酸枣仁15克,知母6克,川芎6克,生甘草3克。服用一周后自觉效果明显,眼睛闪烁感明显减少,有几天几乎没有闪烁,睡眠佳,口渴好转。

Qwer:窃以为,此病乃虚症,补益肝肾可收治效,黄老师第二方收效关键在于减去前方之清泻渗利,怀牛膝、酸枣仁起主要作用。

(陈明论述)

《伤寒论》里有一个著名的治水方剂——五苓散,是治疗水蓄于膀胱的,临床非常常用。而要谈五苓散的功效、应用,须从膀胱的的功能说起。

膀胱与“藏津液”

说起膀胱,恐怕大家都知道它是人身上一个储存尿液的袋子,俗语叫“尿脬”。实际上,这只说对一半,膀胱不仅仅只扮演着一个尿袋子的角色,中医对膀胱的功能认识的更深一些。中医认为,膀胱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它所储存的不是简单的尿液,而是“津液”,也就是说,膀胱内藏的不只是无用的废物,也有人体可以再利用的成分。《黄帝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就是说,通过人体水液代谢系统输送到膀胱的水液,不是直接被排出体外,还要经过膀胱自身的作用,再将里面有营养的成分分离出来,并转换成气的形式发送出去,真正的废水才由膀胱变成尿液排出,这个进一步加工、浓缩膀胱中水液的功能称为膀胱的气化。

膀胱的气化功能虽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终端过程,但它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有了膀胱的气化,机体才能尽最大量地回收营养成分,而同时尽最大量排出有害毒素。如果膀胱的气化“藏津液”的功能失常了,不但会造成废水排不出去,而且会导致水分营养吸收不完全。临床既可见到小便排出不畅,或尿频而量少,甚至点滴不通,导致癃闭。也常见到小便频数而量多,一喝水就小便,甚至导致尿崩症的发生。这些病症表现虽然不同,但中医治疗都可以从调理、恢复膀胱的气化功能入手。

膀胱与蓄水证

如果膀胱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水液蓄积于膀胱。为何膀胱就会出问题呢?就会得“蓄水证”呢?原来这和感冒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膀胱的那条经脉叫足太阳经,它是主管人的体表的,就像一个篱笆门一样,负责着肌表的气血流行,每天早晨六点钟开始第一个运行到足太阳膀胱经的气是“卫气”,它起着保护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因此足太阳膀胱经就成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一旦有六淫邪气,包括病毒、细菌等的侵袭,膀胱经就会首当其冲,第一个挺身而出与病邪、菌毒作战,在大多数情况下,膀胱经的气血旺盛,或借助药物的作用,足以能战胜邪气、病原菌,所以外感病一般在一周以内痊愈。但也有另外一些情况,比如外邪的力量比较大,或机体的正气不够充足,或是医生的初期治疗方法有误,就会使位于机体表浅的病邪,顺着足太阳经脉往里侵犯,这样很容易受到连累的就是膀胱本身,病邪可沿着太阳经脉到达膀胱脏腑,之后,干扰膀胱的功能,当然主要是它的气化功能,导致膀胱对水液代谢的终端过程不能进行很好地处理,从而使水液得不到充分的气化、布散,小便不通畅,水液就逐渐在膀胱蓄积起来,形成蓄水证。

所以,蓄水证和感冒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一感冒就会小便不通畅,甚至几天后一点也尿不出来,全身水肿,就是这个道理。随着水蓄渐多,小便愈发不利,小肚子也跟着会胀满疼痛。机体的水液蓄积在膀胱,还会造成全身水液分布失于均衡,下面的水多了,上面自然就会缺水,所以膀胱蓄水的患者还会有明显的口渴症状。

蓄水证临床特点

患蓄水证的病人很辛苦,上有口渴难耐,而下面小便又不通畅,喝下去的水排不出去,蓄水逐渐增多,严重者可导致水肿。但是这种口渴症状并不是体内水少了,体内水总量并不少,只是分布不均匀而已,就像地球上有的地方闹水灾,而有的地方却是干旱一样。所以这样的口渴,在临床表现上有一个特点,就是患者虽然口渴,但并不是太想把水喝下去,或者即使喝也喜欢喝热水,不像上火缺水那种口渴,喜欢多喝水、喝凉水。所以对于这种口渴,决不能用滋阴生津止渴的药,这相当于往身体内加水,越用滋阴的药膀胱就会越受不了,口渴现象也就越重。唯一的方法就是将膀胱内多余的水利掉,恢复膀胱的气化,这样水就能均匀地分布了,口渴自然就会解除。

五苓散治膀胱蓄水

五苓散是利水剂。张仲景用它来治疗膀胱蓄水。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患多饮、多尿已经两个多月,自己怀疑患上了糖尿病,但到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医院怀疑是“尿崩症”,但尿比重正常,治疗无效。后找中医看,用了一些滋阴生津止渴、补肾固涩的方子,效果也不明显。眼下的表现是口渴依然明显,每天不停地喝水,来我这里时包里放着两瓶水,而且频繁的如厕,平均每小时要去2~3次。我看了她的病历对治疗的记载,又见她的舌苔非常水滑,辨证这不是一个津液亏乏或肾虚不固的疾病,而是一个水蓄膀胱,津液不均匀布散的蓄水证。就问她喜欢喝热水还是凉水,她回答喜欢喝温热的水,这就更加佐证了我的诊断。那么蓄水证不是小便排出不畅吗?其实临床上是不一定的,膀胱的气化失常,可以排不出水,见小便短少,也可能对水失于控制反而见小便频数。而且患者的小便次数多的直接原因是饮水多造成的,口渴才是她的主要症状,只不过这个口渴是水蓄积在下,不能上行滋润于口所致。于是,我决定给她开五苓散为主,少加一、二味补肾药物。服一周后即有明显减轻,一共服三周达到痊愈。

五苓散的药物组成

五苓散由五味药物组成: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

方中的茯苓、猪苓都是菌类的东西,渗湿利水的效果特别好,尤其是猪苓利水效果最佳。

泽泻也是一味非常好的利水药,且可以保护肾脏和膀胱,《药性赋》上记载它利水而不伤阴,就是具有护肾的作用。

这三个药物配合在一起,能明显促进小便量的增加,以排出膀胱内多余的邪水。

桂枝在这里起温阳化气的作用,蒸发膀胱内残余的水分。

白术健脾补土,起到一个筑堤拦坝的作用,以防止膀胱蓄积之水上冲凌心。

药物虽不多,但分工明晰,各司其职,从三个方面遏制蓄水的泛滥,组方不可以说不严谨。

五苓散的加减运用

春泽煎:五苓散加上人参,名为春泽煎,可用于老年人气化无力的小便不畅,如男性前列腺肥大的初期,小便不畅,或无力排出,或尿变细,滴滴答答。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加上茵陈蒿,名为茵陈五苓散,是治疗肝病黄疸的良方,又能很好地降血脂,我经常用茵陈五苓散加上山楂、丹参、桃仁、红花、地龙,治疗高血脂症,降脂作用非常明显。另外,因为茵陈五苓散有很强的渗利水湿作用,能利出身体内多余的水分,因此可以减肥,胖人大多爱喝啤酒,尤其是冰啤酒,极易造成停饮、蓄水,五苓散治蓄水证,所以能减肥。

五苓散治水饮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

有人问:五苓散能治口渴,是否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或干燥综合征呢?答曰:当然可以,只不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是水液蓄积所引起的糖尿病或干燥综合征。现在这些病都很多。有一老太太,患干燥综合征二年,不但口干口渴,连眼睛、鼻子都是干燥的,口干的舌头发木,吃饭没有味道,舌头是红的。开始我给她用滋阴生津止渴的药,服了2、3周,干燥症状一点也没缓解。仔细察看症状,舌头虽红,但舌面上光滑有津。口虽干渴,但不喜欢喝水,一喝水就想吐,小便频而量少不畅。判断为膀胱蓄水证,《伤寒论》描述蓄水重证为“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这个病案即为蓄水重证,所以用滋阴药属不对证,反而会加重病情。改用五苓散加人参、葛根、天花粉,治疗一个多月,干燥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五苓散治膀胱气化失常病症

由于膀胱通过它的经脉与皮表联系甚密,因此《黄帝内经》认为膀胱也是主表的,《灵枢·本脏》说“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膀胱主气化,不但主管排尿,也主管排汗。所以,当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常时,就有可能引起皮肤汗出的异常,值得临床注意。

五苓散治汗出异常:一年过花甲老太,异常汗出5年,出汗后有恶风寒的感觉,动则汗出较多,我给她用了很多治汗的方子,如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六味地黄汤等等,都没有奏效。后来她偶然说到她怀疑自己有慢性泌尿感染,因为小便经常排出不畅,虽然次数多,但每次尿量少。我忽然醒悟,这个出汗异常莫非是膀胱的功能不好引起?再仔细地询问她出汗的特点,吃惊的发现,她出汗多的部位集中在额头、后脖颈及背部,这不是膀胱经脉的循行路线吗?于是我开了两个方子:五苓散合上玉屏风散。真没想到,一周后患者再复诊,喜笑颜开,告诉我出汗减少多了,又调理两周汗出基本正常。所以,膀胱主表的理论确是古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汗出异常,或一些皮肤疾病束手无策时,应当多去拓宽一些治疗的思路,而这个理论就值得我们深思。

五苓散治脑积水:五苓散不仅可用于水蓄于下(膀胱),即使人体上部蓄水如小儿脑积水,用五苓散治疗也有很好疗效,若再合上清震汤(苍术、荷叶、升麻),效果更佳。

五苓散与上病下取治呃逆:中医擅长上病下取或下病上取,这种理论是最早由《黄帝内经》提出的,临床实施可以用针灸,也可以用药。所谓上病取下,就是病在上焦,其治在下焦,如人火气很大,火性炎上,火大了就往上攻,出现口舌生疮、脱发、耳鸣、耳聋、面生痤疖等,就可以用大黄、黄连、甚至芒硝下泄的药物,使火从下泄。而所谓下病上取,就是病在下焦,其治在上。如中医临床经常用灸百会穴的方法治疗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病,疗效极佳。这在兵法三十六计中叫“声东击西”。

(李冠杰讲述)

水证是很重要的一个疾病。从经方治疗原则就能看出来,如果有表证,同时又有水证的,不能单独解表;可以单独去祛水,祛水以后表好不了,可以再去解表,或者说两个方面一块儿治疗。水证,从治疗排序上来说,要优先于表证。我们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很多怪病都是因为停饮造成的。实际在临床当中,我自己体悟,慢性病如果有水证的,不同时治疗水证,想把慢性病治好,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要水证比较明显,就必须得治。表证一般都是急性病,其他半表半里证,里证,很多都是慢性病。慢性病要是有水证,你的方子用不到位,治疗效果会很差。所以说水证很重要。我们要从人的生理角度去理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东西。水在人体占了70-80%的分量,到处都是水。水又有一个代谢的过程,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新水的滋养,才能实现人的正常功能。一旦旧的水排不了,新的水供应不到,他就会失养,就会造成疾病,或者影响其他的治疗,这是比较重要的。经方里边关于水证的方子也是挺多的。从常用的方子大致说一下。

五苓散

五苓散大家都熟悉了,平时在临床当中,可以想象成通治一切停饮。如果没有其他的明显的方证时,一般用五苓散。比如说人舌体胖大有齿痕,其他什么症状也没有,假设有这么个人,让他服五苓散,没有问题,他也会觉得舒服,而且对他的身体有好处。下肢有浮肿,也没其他的问题,你就可以用五苓散。这是一个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的。在临床当中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表现,一个是五苓散证的口渴,这个口渴越喝水越渴,这是他的特征。今天来了一个这样的病人,他晚上口渴(没我之前治的那个干燥综合征的病人重),医院也诊断的干燥综合征,他是晚上口渴的严重,喝水也是越喝越渴,他说晚上非得吃个水果。我给他大量的用五苓散。这样的病人,你不用五苓散,用其他任何的方子都治不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五苓散证。所以原文里边论述五苓散,好多论述的是渴。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五苓散证。另一个就是现代医学叫做诺如病毒的一种情况。这个很奇怪,这个病发作很急,发作以后是上吐下泻,而且他还传染。这种情况用五苓散治,特效。上吐下泄这种病很多方证,理中丸证就有这种情况,泻心汤证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治过一个小孩子,比较明显,他是突然就开始吐,吐完就拉。吐的全是水。孩子吐完了,拉完了,精气神很好,继续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理中丸证要如果到这么上吐下泻的程度,很快人就虚弱了。再一个就是诺如病毒它本身传染。怎么可能用这种去水的方子治呢。恐怕不是现在的科学知识能解释的。伤寒霍乱篇里有一条是论述五苓散的,其实就是这类的病。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五苓散裁化】精

    五苓散更是一劑減肥降脂的良方 <伤寒论>太阳病篇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 ...

  • 经方名家荟萃之五苓散(1)

       五苓散方 方  剂 泽泻一两六铢  猪苓十八铢(去皮)白朮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条  文 太阳病,发汗后, ...

  • 经方名家荟萃之五苓散(2)

    (刘渡舟医案) 碧某,女,1987年10月26日就诊. 病失音四个多月,已到了不能言语的程度,而由其家人代诉病情.曾服用大量滋阴清热之品及西药,均末获效.患者音哑无声,咽喉憋塞,口渴欲饮,头目眩晕.间 ...

  • 经方名家荟萃之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 ...

  • 经方名家荟萃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叁) [条文]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 ...

  • 经方名家荟萃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经方名家荟萃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方剂]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条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 ...

  • 经方名家荟萃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经方名家荟萃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方剂]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

  • 经方名家荟萃之葛根汤

    [方  剂]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纳诸药, ...

  • 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附子甘草汤

    方  剂 麻黃附子甘草汤方 麻黃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两沸,去上沫:內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条    文 少阴病, ...

  • 经方名家荟萃之炙甘草汤

    [方剂]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生地黄一斤(酒洗)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斤(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