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181 不可同日而语——苏秦一不小心发明好几个成语

继续为您讲苏秦的故事,我们常说,一个不同身份的人讲话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一句话,有一句说上1000句,那是文学家,这叫文采;有一句,只能说100句的,那叫演说家这叫口才;有一句说十句的,这叫老师,因为这是学问;有一句就说一句的,那是打官司的律师,这叫严谨;到这儿还没完呢,说一句留一句的,那叫外交家,因为这是辞令;有100句,只能说出一句,那是出家人,这叫玄机;至于那种说1000句,只留一句的人那叫遗言。

苏秦是哪一类呢?从这几个角度来看,苏秦起码说得上是一个演说家,老师,律师和外交家。

上次说他在楚国,碰了软钉子,无法到楚怀王那里拿到项目,又在那儿吃的贵住的贵,发明完成与“食玉炊桂”之后,只好离开楚国,这还不是全部,他到了赵国,也发明了一个成语,这句成语用得比较广,那就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也说过,历史上史记和战国策,对于苏秦的年代记载的不太一样,太史公说,苏秦和张仪是同时代的人。所以发明这个成语的时候是公元前333年。苏秦到赵国游说赵肃侯的时候说的。

原文在史记当中是这样说的,“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意思是说,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这两者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而在《战国策》当中,这段话稍微有一点点的变化,变成了“岂可同日而言之哉”,这一句成语形容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的意思。

其实对于苏秦的坎坷经历来说,这一条成语,由他来发明是相当的微妙的。因为,苏秦在这一段阶段的坎坷和倒霉和日后的风光无限,确实可以用“不可同日而语”来形容。

在楚国碰完钉子以后,苏秦又跑到秦国,不过秦国也不是人呆的地方,起码不是苏秦呆的,作为西漂一族,苏秦猫在秦国的旅馆里前前后后累积熬出了十篇的项目建议书,献给秦王,这就是《说秦王书十上》这可不是小学生写文章,写一篇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那真是很难计算得出来的,但即便如此,旷日持久,都没有回声,直到苏秦把盘缠花个精光,无可奈何,才最后被秦国的旅馆老板客客气气的赶出了客房。对于功成名就的高度关注,使苏秦拥有无穷的耐力,可以忍受各种不同的际遇,并且把这一切的辛酸苦辣,通通一笑了之,这大约就是后世人说的“胸怀大志”吧。

此时此刻的苏秦,双轮车已经不见了,马夫当然也跑了,黄金全部用光了,披在外面的那一身行头。也因为花不起钱请人干洗,慢慢的,破旧磨损。没办法,现在他只能自己挑着书担子往回家的路上走,在当时串联战国各诸侯国之间的是国道,这种国道的和现在的国道又不一样,那是真正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道,不是国家之内的道,这种国道之上还有旅馆。这种旅馆,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办的,官人们可以住来来往往吃喝免费,有钱的还可以带乐队,晚上可以卡拉ok,不过显然苏秦不属于这一种。适合苏秦的是另外一种私营旅馆叫“逆旅”,逆就是叛逆的逆,旅就是旅馆的旅。

这种民间的旅馆,出现的时期非常早,在春秋的早些时期已经出现了,至少在《左传》当中曾经对他有所记载,发展到了战国这个时候,为数已经非常多了,所以当年商鞅变法的时候他是特别特别强调了一点,这种旅馆必须取缔,在商鞅看来只要这种店被取消了,坏人就会失去落脚和藏匿的地方。大伙就会一心务农,一心工作,天下太平了,他这一条令,是著名的废逆旅令,指的就是取消这种民间的民营旅馆,这样看起来这些所谓的逆旅,就和现在路边的野鸡店是一样的。

条件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住在这样的旅馆里,因为虱子跳蚤实在多,所以苏秦每天早上都要从旅馆里起来,浑身抖一抖,才能把这一些陪着自己睡一觉的东西给抖掉,就好像跳现代的霹雳舞一样。

在当时的国道上,还有很多的公共汽车的,这种车叫传车,流传的传、传递的传,不过这种传车显然是给官家用。私人用不了,苏秦是一个布衣,又没有私家车,所以他只能步行,靠11路公共汽车。苏秦在当时是日行百里才住店,日行百里那是个什么概念,倒是真能走。走100里才住一次店,这样就可以少住一次少给一次房费,当时的苏秦,形容枯槁、面目黝黑,脚上都走出老茧了,为了走的好,他还打着绑腿,遇上河流为了不走桥,干脆就踩着泥摸索着跨越河流。

这一段话,是记载于《战国策赵策》当中,苏秦对李兑回忆起自己的坎坷岁月的时候说的,所谓足重茧,日百而舍。指而的就是这一段苦情燃烧的岁月,心道迷弥心中飘摇,有时候累了,苏秦就倒于路边睡一下,倒可以省下一晚上的旅费。裹着忧愁,席天幕地,睡的大有野趣,直到第二天的早上,一头路过的毛驴或是野狗用脚或是用尿把他弄醒,呼唤他从梦境当中醒来,为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行。

一路走回家,苏秦小腿酸疼,就好像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败兵,身边几只燕子飞快地变换着队形,轻轻地掠过他的脑门。老家洛阳快到了,离故乡越近,人、心情却更加胆怯,回到自己的故居乘轩里的时候,苏秦再一次被乘轩这两个字所刺激,别人都是坐着豪华车经过这里,而自己呢,却是光着脚走回来的,心中的羞愧顿时上下翻涌,自己没有乘轩而归,反而出门时的双轮车都没了,困顿狼狈的苏秦,如今展现在兄长和其嫂之前已经跟鬼差不多,他家里唯一有的不动产,就是他娶来的媳妇儿;这媳妇儿,根本不搭理他,自管自的在织布机上操作,低着头;而他的嫂子,根本就不屑于给苏秦做饭,而是抱怨他,我们洛阳人,自古以来都是做生意的,追求20%的利润,你就靠你的口舌,放着好好的产品不卖偏去卖知识,如今大困不亦宜乎?她的意思就是说光靠口舌吃饭,不踏踏实实做生意,你啊倒霉悲催都是自找的。

苏秦受了这个侮辱和刺激,仰天长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我这算是完蛋了。既然他的妻子,不以他为夫,不把他当老公了,想必晚上睡觉时也是用被子死死地裹着自己的,不允许苏秦靠近自己一步。看见媳妇儿这样,苏秦,只好到客厅里去睡了,夜半无聊,只能在堂里翻出一些旧书来看,苏秦决定不再怨天尤人,他要反躬自省,决定越穷越坚强,知道羞耻而奋发,他盯着战国七雄的地图,是反复的揣摩,苦心的钻研,一边看书一边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致足。

忍着巨大的痛苦,又为我们兢兢业业地创造了一个成语就是“悬梁刺股”,除了用锥子自我放血之外还把头发吊在房梁上,连他头发上的虱子都被感动了,这些虱子跳蚤什么的,想必是在路上的逆旅里带回来的,苏秦担心熬夜看书,自己挺不住,所以把头发吊在房梁上吊着看书,结果很多头发被弄掉了,随着学问的与日俱增,他脑袋上也越来越秃了,到后来那些虱子跳蚤在苏秦头顶散步的时候带着自己生下的小孩,感慨地说,儿子们呢,光阴似箭呐你看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这散步的地方,还是一条小路呢,瞧现在都变成一片广场啦。

《太公阴符》这是一本书的名字,是一本奇书,据说是当年的姜子牙写的,现在已经失传了,或许根本连他的传说也未必是全真的。但是当年的苏秦,却能找到他从箱底翻出了它。伏而诵之茅塞顿开,书里开篇一句话是,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这一段话听上去有点含糊不清,说是当时的科普读物,还不如说是后世的九阴真经,不过听说诸葛亮也研究过这本书,还做了注解,还举了楚汉战争的例子,所谓杀人过万,大风暴起。

但是,《太公阴符》这本书里的句子,大多数说的好听那叫辽阔而遥远,高屋建瓴,说的难听就是太虚了,对于富国强邦的知识,看看不出有什么帮助,唯有“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这句话令人眼前一亮,苏秦也可能是读到这里才开始醒悟的。他激动地拿起手上的锥子猛扎自己,对呀,这天下之事,不就是强极而衰,弱极而强么。阴阳往复周而复始,结合战国的地图苏秦明白了,如果这个时候去给强国做项目,那就相当于一支股票已经拉到了高位连续涨停板,你偏偏要追高追进去。

倒过来说,如果这个时候,给战国七雄当中的比较弱势的国家做项目,那就相当于给自己买入了潜力股,反正暂时来看这些股票都不会退市,也就是说这些国家暂时不会被其他的强国所灭掉,哪一个国家,符合这样的条件呢,北边燕国,燕国这个地方,知识稀薄,策划方案比较好推广。而这个时候,刚刚即位不久的燕昭王,正因为想复仇,所以向天下发出了求贤令,请人做项目,潜台词就是,把燕国做强了,找齐国人报仇去。听说燕昭王求贤若渴,当时有个项目做得非常差的家伙,叫郭隗,因为策划做得实在糟糕,所以燕昭王不打算给他咨询费,他急了,于是编了一个千里马的故事来忽悠燕昭王。他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君,想花1000斤黄金买一匹千里马,这可是一项大宗商品交易呀,结果三年都没买成。后来有个马贩子介绍,找到了线索,可是找着的时候,这匹宝马已经死了。

但是这负责买马的采购员还是花了500斤的黄金买回一堆马骨头来交差,这国君就大怒啊,就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买死的回来?”这采购员就说了,“死马我都花了500斤来买,活马就不消说了,天下一定认为你是真正的爱马之人,不久之后千里马就会摇着尾巴来的”,果然不出一年这国君千里马一口气就买到了三匹。

郭隗讲完这故事,燕昭王还没有回过神来呢,就问了,“先生你这句什么意思啊,我又不买马,你讲这些干什么啊”,郭隗就说了,“大王,你要是真心实意的想找人帮你做推广燕国的项目,不如把欠我的咨询费尾款尾数给我,天下有名的咨询师知道了这事,一定会想连郭隗这样的区区这么一个小小的初级顾问都能混到这么多钱,我们这些高级白领咨询师那岂不是能到燕国发财了吗?到那个时候,人才那会蜂拥而至到燕国来,那时候,大王您国富兵强指日可待啊。燕昭王一听大喜,“嗯,是这个理”,于是燕昭王就把黄金从国库里搬出来,招揽天下贤人,并且筑了一个高台,把黄金在上面摆满,并且放出话去,“谁有能力做咨询项目,尽管来我们燕国”。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黄金台”,有效吗?当然有效了,走掉了一个郭隗,大将乐毅来了,苏秦来了,邹衍来了,剧辛来了,这些个人在战国时期都是个顶个的能人,为燕国的复兴,为燕国后来攻打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案校正:well 清风暖阳

音频剪辑: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