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短的文章读长
杨树亚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作为一篇名家经典,被选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词,虽然只有36个字,但是却把将士长途跋涉的行军之辛劳,风雪交加的环境之恶劣,思念故园的情感之真切表达得淋漓尽致。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短短的文本中读出将士们长长的思念,进而感受古诗词语言的凝练与张力,这是教学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我着力做好两个环节的处理。
读环境,读出行军之苦。这首词中,纳兰性德主要通过6个字直接写将士行军的环境:“山一程,水一程”写出路途遥远,山水长阔;“风一更,雨一更”写出天气恶劣,凄寒苦楚。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当然不能停留于如此简单的理解。因此,我引导学生借助地图,从“山一程,水一程”中读出了“一程又一程”;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风一更,雨一更”中读出了“一更又一更”。在这样的“直观读图”与“想象画面”中,学生把词中的四个“一”读长,感受到将士行军场面的宏大与漫长。
读心境,读出思乡之切。诗为心声,词乃情物,《长相思》是最好的佐证。这首词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纳兰性德那时那境中想要诉说的心声;细细品读,似乎能够看到那时那境下纳兰性德忧郁的眼神。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聚焦三个词语,在设问、点拨、追问中,放飞阅读思维,跨越时空与作者对话:
——聚焦“千帐灯”:风吼,雪大,夜深,这千帐灯啊为什么还不熄灭?灯下的人儿会在干什么呢?
——聚焦“梦不成”:夜已深,远在关外,谁会入梦来?可是,风在吼,雪簌簌,将士怎能入梦!
——聚焦“无此声”:耳边,是无休止的风雪声。可是,在将士心中,在纳兰性德心中,仍然是故园的声音。故园啊,会有哪些声音在耳畔回响?
三个词语,三次对话,在“风雪声”与“千帐灯”的一寒一暖中,在“想入梦”与“梦不成”的矛盾无奈中,在耳畔“风雪声”与心中“故园声”的此起彼伏中,词人纳兰性德的乡关之思被细腻呈现。短短36个字,词短情长,字字珠玑,值得细品!优秀的文章与篇幅长短无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短的文章读长,读到文本深处,读出文字意蕴。
把短的文章读长,要寻找最佳路径。课内阅读有别于茶余饭后的闲暇阅读,它有明确的任务,有规定的时间。因此,课内阅读需要寻找阅读的最佳路径。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主题内容、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方面寻找走进文本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抵达文本内核。
把短的文章读长,要聚焦矛盾冲突。矛盾冲突是文本的燃点,是阅读文本的焦点。《长相思》中,“风雪声”与“故园无此声”形成矛盾冲突,这是本文的燃点,也是阅读的焦点。《七律·长征》中,“远征难”与“只等闲”形成矛盾冲突,这是本文的燃点,也是阅读的焦点。《伯牙鼓琴》中,“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形成矛盾冲突,这是本文的燃点,也是阅读的焦点。课堂阅读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这样的矛盾冲突处驻足回味,慢读细品,聚焦进而放大、拉长、丰厚矛盾冲突处的语言,把文本语言读长、读厚。
把短的文章读长,要引导想象补白。好的文本如绘画艺术一样讲究“留白”,以此构筑文本语言“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让学生在文本空白处展开想象,不仅可以丰富文本语言的意蕴,更能在“拉长”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达到“无笔墨处成妙境”。《长相思》教学过程中,“千帐灯”“梦不成”“无此声”的三处聚焦与追问,就是引导学生在此处放飞阅读思维,让静止的文字产生画面,让阅读的过程产生无限张力。
把短的文章读长,是一种教学智慧。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