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808

再摆两件小东西,一个越黄黑瘤,一个陈料海南黄花梨。

越黄黑瘤这件,恰恰与径向横切制作展示截面年轮的传统做法截然相反,没办法,因为黑瘤是径向生长而成,横截面没什么看头,只好径切。所以,如果是尺寸比较大的径切黑瘤圆形制作,日换星移几度秋之后,原本的正圆往往变成椭圆。曾经见识过一件口径25-30之间的黑瘤圆形盖盒,幽幽得诱人,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上下不“合”,盒盖与盒身有“拧”,虽然是一木出。没办法,两个椭圆不同步,转一转就明白个中缘由了。2007年初,那件黑瘤圆形盖盒索价四万,年底突破六位数。至今是心中隐隐的痛。先下手为强,虽然在下迟到了半步,算不得“错过”。聊以自我安慰的,也只有个“拧”了。尺寸长大的圆型盖盒,最忌讳的就是这个。通常来说,径向横切是合理的做法。例外不是没有,比如真正的瘤,就无所谓径向与横向,尺寸稳定,因为木纤维呈圆形排列,均匀涨缩。从这个理解来说,黑瘤大概算不得真正的瘤,规范的称谓为“瘿”的。黄花梨瘿是黄花梨皇冠上的明珠,没有之一。而且,赏心悦目之极致的顶级的黄花梨瘿,姓越不姓海。海黄的瘿一来输了尺寸,个头远远不如越南,二来在色泽变化上也不如越黄的仪态万方,第三,海黄的瘿在数量上也远比越黄稀少,所以在下至今不敢说,海越是桔生淮南与淮北的关系。大部分的海黄越黄对在下来说是容易分辨的,差异明显,而二者在“瘿”的区别就更大了。曾几何时,本打算好好琢磨一个关于瘿的帖子,不成想在所谓“第一专业论坛”上竟有不少人张口就说“癌细胞”,晕倒。话不投机半句多。顺便说一句,在下2007年头一次给所谓“第一专业论坛”的老板发帖子,就是关于“癌细胞”,展示在下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当时在泰国曼谷收获的三个泰国花梨瘿木盒子。当时是对方宣称要去泰国旅游,咨询一众网络草民,泰国有什么“红木”白相可以推介云云。结果如泥牛入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于是才有后来越黄一飞冲天之后的野百合也有春天的感慨。

陈料海黄碗,同样是稀罕物件,出自在下心目中的黄花梨大师吴永强。稀罕之处,在于纤纤薄壁,谓之骨感。吴永强这把业内之紫黄名刀毫不怜香惜玉,于是后继乏人。海黄制作,一个大方向是尽可能多地“留”料而不是“去”料(紫黄木料俗称“肉”),大开门的例子就是当年海南当地制作的笔筒,几乎清一色地厚壁厚底厚“唇”(笔筒口沿坟起如厚唇),肉感之余,手感沉甸甸地坠人,所以舍得把价格昂贵有加的海黄实心料用来制作骨感的薄壁碗的“败家子”,凤毛麟角。再一个,终归是木头,碗壁太单薄了也不大牢靠,寻常的木纤维早早就支离破碎了,幸亏是天赋异禀的海黄。别的且不说,号称“木中之王”的紫檀,制作这么单薄的碗就够呛,无他,失之硬脆,容易开裂。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紫檀碗见识过不止一个两个,裂得让人扼腕。海黄反倒是安然无恙。于是硕果仅存。物以稀为贵,这是海黄高高在上的本钱。即便是如今价格亦步亦趋的越黄,在下也从未见过这样骨感的制作。骨感与肉感的区别,大概类似于传统的天朝地产玉器与缅甸硬玉玉器。满清,尤其是“祸国殃民”的慈禧独爱翡翠,眼界自然比自称玉痴的所谓“十全老人”乾隆高了去。无他,乾隆玩的是软玉之和田玉,慈禧瞄着的是硬朗无比的缅甸玉,于是薄如蝉翼。

俱往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