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说书】(十五):老大之争——《曹全碑》主笔改造
此为萧文飞老师在杖藜书院学术群所作《结构专题之松紧疏密的辩证关系》课堂录音,根据需要做了删减。
通过梳理和举例,对《曹全碑》的特点以及改造步骤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讲解,由此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
从前段学术群同学们的作业打卡情况来看,临摹,尤其是创作,匀化的弊病特别的突出。
这可能也是大家平时受大众审美,比如美术字、印刷体的影响产生的一种认知,这种认识在脑海里根深蒂固,挥之不去,所以想通过这个专题让大家找到一种方法,克服这样的弊病。
关于《曹全碑》主笔改造,之前也举过例子,提出过改进的思路与方向,可惜没有引起同学注意,这说明大家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
为什么要设计《曹全碑》主笔改造的练习?
有一些同学不经过思考,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的临帖,这是被动临摹。
而改造性临摹,首先,必须要经过大脑思考,是主动临摹,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临习对象的结构特征。
其次,临习对象的主笔,并不一定是唯一的,会有多种的可能性,这个练习可以让我们脑洞大开。
绞尽脑汁,尽最大能力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发掘出来,从而提高造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在改造之前,有必要对《曹全碑》的一些主要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只有明白了它的结构原理,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改造。
▲
《曹全碑》的收放关系非常突出,手法也非常高明,大多数的字都有一个主笔。
为了突出这个主笔,其他的笔画都做了相应的收缩、避让,这也是松紧疏密辩证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
就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家庭,领导只能一位,如果有两位甚至多位,大家都要抢领导权、财政大权,这个家庭可能会鸡犬不宁。
《曹全碑》也是如此,为了突出主笔的“伟、光、正”,其他的笔画都要做出相应的牺牲。如果都抢着当老大,那么谁也突出不了,谁也当不成老大。
这种松紧疏密,还有收放、大小、浓淡、枯湿,也即所有书法当中的对比关系,都是在相互印证、相互比较中,体现各自的价值。
▲
和大多数的汉隶一样,《曹全碑》强调横势,大部分的字扁宽,左右伸展,显得洒脱飘逸。
《曹全碑》还有一个跟其他汉代隶书不太一样的特征,就是大部分的字重心都往上移,上部收紧,下部放开,上紧下松。
还有一个跟汉代隶书不一样的特点,就是《曹全碑》大部分的字都有明显的中心聚拢点,中宫收紧,上下左右的笔画呈辐射状,从中心向四周辐射扩散。
▲
可以说,《曹全碑》预示着唐以后书法审美的一种变化,一种方向。这样的一个结构跟唐以后的主流结构很像,比如欧阳询的《九成宫》等等。
▲
关于审美趣味的高下,我不做判断。我只想说明,要写出这样的一种风格,那么,我们要知道其中的造型规律。
因为上述的结构特点,《曹全碑》呈现了秀逸的特征,所谓的秀就是重心偏高,逸,即飘逸,横向左右伸展。
之前讲结构,我用了“平、宽、横,斜、紧、纵”来概括中国书法的结构特征。
书法的所有结构,其实就是这六个字的排列组合。
《曹全碑》即属于“平、紧、横”的代表性隶书。
《曹全碑》也并不是所有的字都有主笔,也并不是所有的字都重心偏高、有中心收拢点。少部分字比较中性,它们在整体上起调节作用。
在一件作品里,可能百分之六七十的字趋向于一种主要的特征,比如《曹全碑》的中心聚拢、横画伸展、重心偏高等,就是大部分字的特点。其他少部分的字不属于此列,偏向中性。
这种现象在经典法帖里面其实都存在,比如《散氏盘》、《西峡颂》等。
▲
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一件好的作品,其实就像一台戏,戏要热闹出彩,里面要有主角,要有配角,还要有吃瓜观众,最能代表该作品结构特征的字,就是主角,其他的就是配角和观众。
大家都争抢着当主角,谁也当不成主角,这台戏就唱不好了。整篇当中,如果每个字都突出主笔,同样又陷入了另外一种单调。
红花也要绿叶扶。
变,其实是以不变作为衬托,如果都在变,其实都没变。
《曹全碑》是通过什么样的结构来凸显其特征的?
把这个问题弄明白,如何去改造它的主笔就变得非常的明晰了。
通过分析,《曹全碑》的秀逸,主要通过选择了以下笔画作为主笔来实现。
第一个就是横画,它的左右伸展,最能表达飘逸舒展的感觉,横画成为表现《曹全碑》特点的一个最主要的突破口。
▲
接下来是撇和捺,因为撇和捺左右舒展,一方面同样能够表现舒展飘逸的态势,同时因为撇、捺往左下右下伸展,也可以产生重心上移的作用,从而产生秀的感觉。
▲
最后是竖画,下引比较长,提高重心,表达“秀”的这样一个特点。
▲
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这就需要大家开动脑筋,去进一步研究挖掘。
1、首先要明确《曹全碑》的审美特征。即前面提到的秀逸,秀就是重心偏高,而逸就是飘逸,强调横向的这种飞动之势,像一只鸟,展开了两只长长的翅膀,凌空欲飞。
▲
在前面明确了特征,知道了方法,在改造的时候一定要往其提示的方向改造,即改造的时候同样也要把《曹全碑》秀逸的特点呈现出来,而不是往反方向改造。
如果把《曹全碑》秀逸的特征改没了,方向反了,这种改造是无效的,对我们学习也没有帮助。如果把《曹全碑》改造成《张迁碑》的特点,不如去学习《张迁碑》。
《曹全碑》的这种改造一定要以朝提示的方向改造为前提。
2、《曹全碑》中主要是横撇捺竖在作为主笔来体现其结构特征。那么改造也要从横撇竖捺当中找这样一个突破口,在其中寻找具有潜质,能够代替以前主笔的一些点画。
把老大赶下台,把老二扶正。前提这个老二必须具备当老大的潜质,否则亦是扶不起的阿斗。
当然,如果能够脑洞大开,能够找到一些新的方法,就是大牛!一种新的风格可能就呼之欲出。
▲
3、有些字的主笔不是唯一的。可以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极尽想象力,穷尽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大胆地去尝试。
在改造过程当中,可以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方式来呈现。例如,在创作过程当中,就可以根据上下左右的特点,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字,放在中间。
4、当然,还有一些汉字,因为其本身的特点,主笔只能唯一。比如说《曹全碑》中的“心”字,“之”字。所以碰到这个字的话,老大只能的一个,不必再较劲去改造了。
还有一些比较中性的字,就作为整个帖里面的吃瓜观众吧。
5、在改造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奇!
所谓的“奇”,就是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历代大家其实都有这样的一种能力。
这对一个人的造型想象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当然,做到这点还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对历史上不同时期书法的造型特点与原理了熟于胸。
【五】
《曹全碑》主笔改造示例
接下来我也做了一下练习,就是《曹全碑》主笔的改造。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思路,只能供大家参考,最终还是要从原碑当中去找到突破口。
我的一个思路是尽量不要在外形方面像《曹全碑》,而更多的是从原理方面去靠近《曹全碑》的感觉。
第一个思路,就是依照已有的结字规律互相改。
比如“景”,它强调的是横画作为主笔。
“宗”,则把撇跟捺作为一个主笔。
我的思路就是互相借鉴。比如改 “景”就借鉴了这个原帖当中“宗”中的思路,把横画的老大地位拿掉,把原来具备当老大潜质的撇和捺,按“宗”的思路改造,把撇、捺作一个主笔。
同样,“宗”在原帖当中,是撇、捺作为主笔的。那么,我就参照原帖当中“景”横画作为主笔的思路,把“宗”的横画强化并扶正当老大,而把原来的撇捺降格为老二、老三,同样也能表现这个这种收放松紧疏密的关系。
第二个思路,做了一些颠覆性的改造。
比如“令”跟“全”都是强调撇捺。如果把撇捺全都收起来呢?
“令”字,我把竖作为主笔强化出去。这样一改,就像简牍里面的字了,并且同样也有比较秀的特点。
“全”也是一样,把撇捺收拢,把最后一笔的横画尽量的舒展。
这两个字我感觉就有一些“奇”的特征在里面了。
还有一个思路,有些字的主笔如果不好改造怎么办?
我也想了一些招。即在汉字变形允许的范畴之内,做了一些部首的挪位、错位。
比如“煌”字,其中的“火”字,如果按原帖中的方式,“火”的捺画是无法舒展的,所以我把它做了一个错位,把火往下移,把“皇”往上移,错位之后,这个捺画,就可以舒展出去了。
“动”也是一样,也把左右偏旁做了一个错位、挪移,通过这种方式让撇画能够舒展出去。
这样的一个处理方式,在以前学习过的经典里是都有的。
比如八大山人,通过左右、上下偏旁的挪移错位造成字的动态感。
▲
还有吴昌硕的篆书,其实也用了错位的办法。
看原帖《石鼓文》,其中左右结构的字,部首基本上是齐平的,而吴昌硕临的《石鼓文》,将左右偏旁都做了一些错位挪移,从而在严谨厚重中又添了一些灵动。
▲
接下来就是有些比较中性的字,其实也可以做一些处理。
比如说“周”,在原帖当中,它是比较平庸的一个字,没有明显的主笔。
我根据前面的思路,有两个地方可以动一个,把竖撇伸展开,另外一个就是“周”的左边一竖也可以拉长,从而产生重心上移的效果。
“君”也是一样,第一种改法,是把横画尽量的舒展。第二种改法,就把“丿”尽量的舒展。
还有“居”字,在原帖中也比较中规中矩,思路跟前面的“君”也是一样,在撇和横画上做文章,一个突出撇,一个突出横画。
原帖的“童”字也觉得不过瘾,其他的地方不能改,只有这个横画可以做文章,或是取中间的横画舒展开,其他的横画收紧,或是最末一横伸展开,其他的收紧。
接下来的“服”字,比较强调竖画,重心比较偏高,撇和捺,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作用。
那么,在我的改造过程当中,还是尽量的把撇和捺能够夸张,这样一改,有简牍的气质了,虽然在外形上不像《曹全碑》,但内在的精神气质比较靠近。
如此改造下来,既能够体现《曹全碑》的结构特征,不违背其审美趣味,但是又能不太一样,有一种新鲜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做松紧疏密关系,其实是有套路和程式的。
它有一个规律,一套程式。然后再做不同字的处理。
但我们不程式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雷同。
依此类推,如何把这种改造方式运用于其他松紧收放关系比较突出的碑帖中?又如何把这种思路和方法扩展到其他经典的学习中去?
如此,从临摹向创作的转换也就自然完成了!
【六】
历代借鉴《曹全碑》参考
那么历史上这些大家怎么借鉴《曹全碑》的呢?一起揭秘这些经典作品中,看看他们都玩了一些什么招数?
▲
首先看王铎的这件作品。
看外在的形,其实没有一个字跟《曹全碑》一模一样,但是内在精神气质却非常接近,他把《曹全碑》写活了。
说来说去,王铎其实也都是用了上面所说的招数,就是在横竖撇捺上做文章。
▲
丁敬的《曹全碑》风格也不完全是《曹全碑》。
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心聚拢点没有《曹全碑》那么明显,但是那种收放关系,横竖撇捺的处理方式跟《曹全碑》也是如出一辙。
跟前面总结的规律也相差无几,把《曹全碑》的这种流美、秀逸表现得更加生动、自由。
▲
再来看看林散之的一些隶书,也非常有味道,高古。
从表面上看确实不像《曹全碑》,但是内在的气质包括松紧疏密的收放关系,其实都是用的《曹全碑》的原理。
林散之虽然是以草书名世,但是其背后的根底,却是汉碑。
▲
他临过大量的《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在这上面下的功夫最深。
但是,我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问题,这背后也有大有文章可做,即林散之大量临的是《礼器碑》、《乙瑛碑》、《张迁碑》,而鲜见有临《曹全》的!
▲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呢?其实我也自己做了一些思考。包括吴昌硕左右的错位,王铎隶书的秀逸灵动,为什么会呈现这样一种风格?
所以任何时代的书法家,一方面,要表现自己的一种独立的学术审美趣味,同时另一方面,可能也要迎合一些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我觉得这就是与时代调和的一个结果,它可能也是不自觉的就受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影响。
▲
如此,我想到沈曾植的这段话:“楷之生动,多取于行。篆之生动,多取于隶。隶者,篆之行也。篆参隶势而姿生,隶参楷势而姿生,此通乎今以为变也。篆参籀势而质古,隶参篆势而质古,此通乎古以为变也。故夫物相杂而文生,物相兼而数赜”。
如何求新?就像沈曾植所说,在篆书当中掺一些隶书的味道以求新,在隶书当中掺一些楷书味道以求新。
求古呢?在隶书当中去掺一些篆书的味道以求古,在楷书当中掺一些隶书的味道以求古。
古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即与前代的传统越靠近,就越古,与后世的风格越靠近,就越新。
如此,也就即古即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