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原文全文及翻译解读

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内容摘要: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战国晚期,据考证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战国晚期,据考证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全文1200多字,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等。其中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豫时孙摩、藏息相辅、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是全文的精华。

  《学记》全文如下: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释义】

发虑宪,求善良,——--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

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

未足以化民.-——-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玉不琢,不成器;--——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

人不学,不知道.--——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兑(yuè说)命"曰:--《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

"念终始典于学",-- "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

其此之谓乎!--就是这个意思!

发虑宪,求善良,--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

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

未足以化民.--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古时的统治者开始发出谋虑计划和颁布法令政策的时候,能够先时广泛地征求德行高尚人士的体检,来辅助自己,这仅是个人的善行,只能做到小有声誉而已,还不足以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能"卑躬屈己"礼贤下士,亲近疏远的人,这虽然能够耸动群众听闻,但还是不足以感动群众,"教化"人民.如果天子诸侯士大夫要以自己的"佳言善行"感化民众,使之养成一种美好的风俗习惯,就非要重视立最设教不可】

玉不琢,不成器;--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

人不学,不知道.--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兑(yuè说)命"曰:--《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

"念终始典于学",-- "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

其此之谓乎!--就是这个意思!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有天赋,但不经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没有不把设立学校使人人都能入学受教,当作首要任务."尚书"中的"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

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兑命"曰:--所以"尚书"中"兑命"篇说:

"学学半",--"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

其此之谓乎!--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教学并重"和"教与学相互发生作用"的道理.同时,指出学生的学习,虽然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但教师的作用仅仅占了一半,必须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教师虽然以教人为主,但遇到困难的时候还需要补修学业以求精进,所以教师也是教人学习各占其半.这种"教学相长"和教学各半的原理是极可宝贵的见解,值得重视.学生如果完全依赖教师课堂的教授,不肯自己运用思考,努力钻研;教师如果抱着故步自封的态度,自以为是,不肯在去进修以求的新知识;那么,他们都犯了教学上的大病,与教学相长的原则是不相符的】

* 古之教者,家(25家)有塾,党(500家)有痒,术(suì)(12500家)有序,国有学.

*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

一年视离经辩志;--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离:分析)

三年视敬业乐群;--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

五年视博习亲师;--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

谓之小成.--合格的为小有成就.(比六年有成就,比九年不足)

九年知类通达,--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强力而不返,--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

谓之大成.--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

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

此大学之道也.--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

记曰:"蛾子时述之",--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蚁窝),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蛾--古"蚁"字)

其此之谓乎!--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阐明中国古代学制完备,考核简单.从入学开始,到最终结业,学业成绩都是根据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前后连贯,各得其分的精神而规定.同时注意到联系群众,亲爱师长,在最后阶段必须作到通达事理,能够运用其所学,和坚定毅志不违其所学.这种考察成绩的标准和步骤,完备而合理,值得重视.】

* 大学始教,--大学入学之初,

皮弁(biàn)祭菜,--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

示敬道也.--以表示敬师重道.

宵雅肄三--祭祀时要小诵肄学'诗经'里"小雅"的前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篇都是关于君臣燕乐相劳苦之辞.燕乐:宴乐;相劳苦:相互慰劳)

官其始也.--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为官之始,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圣人教人曰,用贤以治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士大夫在下思各举其职),

入学鼓箧,--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

孙其业也.--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即,击鼓为的是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

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

未卜谛不视学,--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

游其志也.--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

时观而弗语,--教师要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

存其心也.--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

幼者听而弗问,--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

学不躐(liè)等也.--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记曰:"凡学,--古书上说,"就教学来说,

官先事,--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为官学习以学习做事为先)

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 大学之教也:--大学教育管理的办法是:

时教必有正业,--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春诵夏弦","春秋教以诗书,冬夏教以礼乐")

退息必有居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可内就不能谙熟诗文;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

不兴其艺,--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

不能乐学.--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

故君子之于学也,--所以,善于学习的人,

藏焉修焉,--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

息焉游焉.--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

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

乐其友而信其道,--乐于交友,坚持信念,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

"兑命"曰:--"兑命"篇说:

"敬孙务时敏,--"唯有重视学业,循序渐进,敏捷努力,

厥修乃来",其此只谓乎.--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道理.

  【说明大学的教法,特别指出正课和课外并重.正课是学生必修功课,课外活动大部分处于学生的自愿,为他们所感兴趣而参加的一种作业.这种作业或各项游艺活动,其实与正课有密切关系,能够丰富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和补充正课的不足,如果能够相互配合加强联系,既可辅助正课,又可利用其对课外作业的兴趣带动正课的学习.我国古代教学已经能够注意到正课课业与课外作业并重和彼此结合的原则,使学生能够顺利学习心安理得,内则深信自求自得的好处,外则争取师友的相助,以达到学成的目的,即使今后离开学校,也不会违反平时所学.这种教法实有今天可取之处.】

* 今之教者,呻(念)其占(看)毕(书,竹简),--现在的教师,只知道照着课文诵读,

多其讯,言及于数,--多是讯问难解的问题,且发言急速而频数快虐,

进而不顾其安.--只照自己教法教学,不顾学生是否领悟接受,就不能使学生安心乐学.

使人不由其诚,--如此教学,学生就不能竭尽其诚求学,

教人不尽其才.--不能使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施之也悖,--教师违背教学原则,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

其求之也佛.--那么学生也就不能依顺自然的道理有所进步.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以致于,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其师,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只觉得学习的苦不堪言,却不知道学习可以获益终身,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即使勉强结业,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教学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

  【指出当时教学所以失败的原因,施教者的弊病,在使用注入的方法,只注重记诵书本上的文字,不顾及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既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结果造成学生痛恨学习,仇视师长,只感到学习痛苦而不觉学习有趣,即使勉强毕业,也必致全部遗忘.教学不能成功完全是教师违背教法所致.这样深刻的批评,不但切合当时的教学情况,也切中现时的教学现状】.

大学之法:--大学教育的原则是:

禁于未发之谓豫,--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

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之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叫作及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陵:超越;节:年龄特征)

相观而善之谓摩.--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观摩切磋.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要诀.

  【这节从正面提出教育教学原则.第一原则"禁于未发",这种方法积极而易行;第二原则"当其可",说明适时而教,及时而教,则学生易学而无难;第三原则"不陵节而施",说明教学必须按照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不能超越学生能力;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出同学之间要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仿效.这些原则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原理几无二致,相比之下,今天的教学应为之汗颜.】

* 发然后禁,--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禁止,

则扦(qiān)格而不胜.--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再去教育就会产生抵触而不易消除了.

时过然后学,--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以后,才去学习,

则勤苦而难成.--那么,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也难有成效.

杂施而不孙,--如果教学急功近利,或杂乱无章,而不是循序渐进,顺应自然,

则坏乱而不修.--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

独学而无友,--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

则孤陋而寡闻.--思路就会狭隘,见闻就不广博.

燕朋逆其师,--如果交友不慎,行为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

燕辟废其学.--尽谈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由.

  【继续上节,从反面阐述上述四项原则的重要.前面所说教学成功的原因有四,后面所说失败原因有六,是说明从"发然后禁"到"孤陋而寡闻"的四点,都属于教师教学无方和学生的"独学无友",只要学生能够勤勉奋发还可能有所成就.如果交友不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那么教育无望必然要失败.把前后两节合并而论,可看出教育的成败,教师与学生都有责任.上节说教学成功原因教师有三,学生有一;后节说教学失败原因,师生各半】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

又知教之所由废,--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

然后可以为师也.--然后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

故君子之教喻也:--所以优秀的教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

道而弗牵;--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

强而弗抑;--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

开而弗达.--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

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强而弗抑则易;--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

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

和易以思,--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

可谓善喻矣.--才是善于诱导.

  【指出必须知道上述教学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才能为人师.而且特别强调:君子之教,重在"喻"--即诱导启发.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切勿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次,重在鼓励学生前进,不必勉强推动;最后,注重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行思索,切勿热衷灌输注入.按照这样的方法教学就可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乐于学习而不感到困难,并能自觉思考,深入钻研.这些见解都有现实意义.】

* 学者有四失,--学生有四种类型的缺点,

教者必知之.--教师不可以不知道.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学习中,有些学生的失败是贪多务得,

或失则寡,--有些学生的失败是所学过少,孤陋寡闻,

或失则易,--有些学生的缺点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或失则止.--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退,半途而废.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产生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才能不同.

知其心,--所以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才能,

然后能救其失也.--然后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

教也者,--作为教师,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

  【说明"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教学时不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时易犯的四种过失,并且这些过失因人而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知道学生个人不同的心理状况,才能发展他们的长处而补救他们的缺失.平时教学必须按学生能力施教,内容分量的多寡,深浅和难易都要适合各人的特点.】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优秀的歌手能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同样,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他的讲解,简单而透彻,精微而又妥帖,

罕譬而喻,--举例,打比方虽然不多,却能说明问题,

可谓继志矣.--这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了.

  【以"善歌继声"说明教学的真谛.善教的人,不仅使人明晓事物的道理,而且使学生感到自求自得的必要,自然地继承教师的志愿.所以教师发言,要简约不繁,通达易晓;从微小浅近的地方入手,将至善的道理含于其中;用很少的比喻,既可达到明了的效果.教师不应以学生在表面上求得知识为满足,而要致力于教学的思想性和目的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求学问,发生自觉的感动而知所乐从;同时教师更需要以至诚的'言行来感动学生,使彼此的情感发生共鸣,则他们自然心悦诚服,乐于达到教师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这也就可以达到"继志"的目的.】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教师知道学生程度有深有浅,资质有好有坏之后,

然后能博喻.--才能多方诱导,因材施教.博--广泛而多方位的,喻--诱导,启迪,教诲.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够善于多方诱导,因材施教的人,才能当教师.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

能为长然后能为君,--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所以教师是可以教人"治国","平天下"之道的的人.

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可见选择老师是不可不慎重行事的.

记曰:--古书上说:

"三王四代为其师",-- "前三王四代(虞夏商周)的时候最重视师质的选择",

其此之谓乎!--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教师既能知道学生的求学有难易的不同,就可知道他们的天资有美恶的区别.既能知道他们学习有难易,天资有美恶,就应当依照他们的程度深浅和智力高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广为晓喻.惟有这样才可以为人师.能为人师,也就能为地方官吏或一国首长,担负起教导人民的责任.所以教师的教人,就是要教人以"治国""平天下"的为君之道,因此对教师不可不审慎选择.古书说:"虞夏商周各代,惟以慎选师资为重要任务."就是这个道理】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

师严然后道尊,--因为,首先尊师,然后才能重道,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有两种情形:

当其为尸,--当臣子是祭祀主持人的时候,

则弗臣也;--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

当其为师,--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

则弗臣也.--君王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

大学之礼,--按照大学的礼节,

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

所以尊师也.--这就是尊师的意思.

  【继上说明既然教师地位重要,统治者自然应该尊敬教师以示尊师重道.在上的人既能尊师重道,则求学的人自然必有感动而专心致力与学业.】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

又从而庸之.--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

又从而怨之.--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

*善问者如攻坚木:--教师如果善于发问,那么他的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

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先从容易地方入手,然后才砍木材的关节;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即发问先易后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愉快的理解.

不善问者反此.--不善于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善待问者如撞钟,--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撞得轻其响声就弱,即提的问题小,以相应的方式简要解答;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撞得重其声响就大;即提的问题大,以相应的方式详细解答;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等他理解从容后,再深入解说,尽可能使问者深切体会,产生共鸣.

不善答问者反此.--不善于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此皆进学之道也.--这都是有关教学中教师问与答的方法.

  【说明教师发问和答问的重要原则,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作喻"如攻坚木","如撞钟".如不遵守这些原则,就会导致"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的结果.这些提问和答问的原则仍是今天教学实践中十分宝贵的参考】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不足以为人师.

必也其听语乎,--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才行.

力不能问,--如果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

然后语之.--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

语之而不知,--如果讲了他仍不懂,

虽舍之可也.--不必强求他一定要懂,可以暂时停止.

 【此处说明做教师的必要条件.首先,教师必须有充分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对教材的精神实质,要能透彻明了.如果教师仅仅准备了一些临时应付学生发问的材料,而自己的所知只限于一些局部片面的零碎东西,那么一旦学生发问涉及广泛,就不可能一一回答,怎么能取得学生信仰呢这样的人就不足以为人师,这种批评严正而深刻.其次,说明教师如何提问和答问的方法,这些方法也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优秀冶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碎皮补缀成裘衣;

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优秀弓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簸箕;

始驾马者反之,--小马初学驾车,与大马驾车走在车前相反,

车在马前.--小马是系在车子后面跟着走的.

君子察于此三者,--人们懂得了学习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经常练习这三层道理,

可以有志于学矣.--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困难,从而有志于学,不至于半途而废.

  【这里说明加强练习的重要性,以及练习的原则.学习中不仅获得的知识,而且要获得与知识相适应的技能和技巧,才可以应用,这些技能和技巧的获得,非经平时的练习不可.练习需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练习须从简单入手,才能由浅入深,不致畏难而中止;第二,练习必须有恒,天天练,时时练,自然能达到熟练的地步.教师如果能掌握了这些原则来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能够从易到难,从浅到深,最终必能熟练,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以至半途而废,必然会愉快的坚决的从事于所学.这种练习的原则,也可供今天的教学参考.】

古之学者,比屋丑类.--古时做学问的人,善于从同类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丑:相同)

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鼓并不等于五声,但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

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水并不等于五色,但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学习不是五官,但不学习,五官就失去功用;

师无当于五服,--教师不属于五服中的亲戚关系,(办丧事按亲戚关系着五种服装)

五服弗得不亲.--但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他们就不会明白五服之内的亲疏关系.

【这节说明学生求学的方法,要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来达到因理推论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就是要求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把已知的部分和未知的部分所存在的联系和相互间的关系,比较类推,求得明确的概念.这种推理的方法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从已有判断的事物中作出新的判断结论.这种学习方法,是在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一种知识的应用.用"鼓""水""学""师"对"五声""五色""五官""五服"所发生的关系和作用,来说明学习中因理推论的重要性.】

* 君子曰:大德不官;--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他无所不宜,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

大道不器;--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

大信不约;--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

大时不齐.--天有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却能每年自动准时而至,最守时刻.

察于此事者,--懂得了这四层道理,

可以有志于本矣.--就可以懂得做学问要把握本质,从根本着手了.

三王之祭川也,--古代,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

皆先河而后海,--都是先祭河,后祭海,

或源也,或委也.--就因为河是本源,海是归宿.

此之谓务本.--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

(0)

相关推荐

  • 吴庆香: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此文发<素质教育>2016.9.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推荐人呢: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东壤口镇初级中学     吴庆香  付明珠    邮编:444301 ...

  • 杏花微雨 感缘相遇

    杏花微雨  感缘相遇 --读<论语>有感 你可曾遇见一个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将古典文化化为一汪清泉,浸润着繁华世界中沉浮的心灵. 你可曾遇见一本书?有容乃大,气象万千,把先贤哲言传入万 ...

  • 金秋十月,我沉醉在圣洁的文化壮游中

    2019年10月,我有幸来到圣人故里曲阜,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曲阜师大主办的山东省第二期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进行了一场难忘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壮游. 几天来,我和老师们一起谒先师.游三孔,聆听报告. ...

  • 【教育读书】孟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育读书] 孟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文/毛礼锐     孟子的教学思想同样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的.他的认识论倾向于唯理论,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忽视和贬低闻见之知的意义,从 ...

  • 《礼记》中表达的教学思想

    <礼记>中表达的教学思想 -1- 教育目的与作用 <礼记>中<学记篇>开篇指出,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仅仅依靠发布政令.求贤就士等手段是 ...

  • 学记

    折叠 编辑本段 作品原文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 《学记》全文及释文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 ...

  • 研究典范丨郭晓东:《学记》与中国古代教育之道

    <学记>与中国古代教育之道 摘要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系统讨论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它一方面论述了办学兴教的意义,同时对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以及 ...

  • 被中国教育人抛弃的教育真经《学记》全文及翻译(太棒了,收藏!)

    <学记>全文及翻译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 ...

  •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 ...

  • 《学记》释文和翻译

    很遗憾没能去听王主任讲<学记>.我本人对<学记>一知半解,听了王主任的录音后,才找来<学记>认真一读,实在是受益不浅.想写一些心得感想之类,又感觉无从下笔,于是就从 ...

  •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

  • 《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ǐa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 ...

  • 『经典古文』《史记》全文翻译目录

    <史记>全文翻译目录:十二本纪:1.五帝本纪第一4.周本纪第四7.项羽本纪第七10.孝文本纪第十2.夏本纪第二5.秦本纪第五8.高祖本纪第八11.孝景本纪第十一3.殷本纪第三6.秦始皇本纪 ...

  • 《史记·李斯谏秦始皇焚书坑儒》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秦始皇本纪>) (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①.仆射周青臣进颂曰②:"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③,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 ...

  • 『经典古文』《笑林广记》全文翻译目录

    <笑林广记>全文翻译目录:1.卷一 古艳部4.卷四 术业部7.卷七 僧道部10.卷十 讥刺部2.卷二 形体部5.卷五 腐流部8.卷八 贫窭部11.卷十一 贪吝部3.卷三 闺风部6.卷六 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