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93篇:读文随笔∣围绕“课堂追问”进行论文写作

围绕“课堂追问”进行论文写作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7月8日晚,我与中山市万小兵名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围绕论文写作进行了一次交流。其中有一位老师选择了“课堂追问”作为论文的主题,对此我是十分赞赏的。不过,这篇论文经验总结的成分较多,理论分析的成分较少,尽管后来我提示该作者去查一些文献资料,然后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但是最终也没有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我看来,论文的核心在于提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课堂提问策略,并且对这些策略进行举例论证。此后不久,我在《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5期上读到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李颖老师的论文《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追问策略研究——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新课程评论》2020年第12期。从题目上看,作者要阐述的是“深度学习”和“课堂提问”两个内容,前者是指导思想,后者是方法策略,或者说后者的存在是以前者为目的的。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进行以“课堂追问”策略为主题的论文写作,最直接的思路就是在二级标题中提出相应的策略,但是李老师的论文采用了较为复杂的思维结构,我认为这是值得学习的。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提出了课堂教学追问的研究背景,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追问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追问策略,这也是本文的灵魂所在,第三部分是提出课堂教学追问应注意的问题,或者说是课堂教学问题的原则。为了让课堂追问更有理论色彩,作者为它下了一个学术化的定义:“课堂追问是思维引领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进行的具有启发性和延展性的再次提问,旨在促进学生的思维进阶,使其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向更深认知发展。”这个定义本身就隐含着“深度学习”的因素。这也启发我们,写论文要重视对核心概念的解释,而且是带有学理性的解释,不能认为核心概念是约定俗成、众所周知的概念而不加以解释说明。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课堂追问的意义也进行了理论阐释:“课堂教学是伴随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持续推进的,有效的课堂追问应明确指向教学目标、密切围绕主要问题、智慧捕捉随机生成,修正、丰富和深化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达成。”这其实也是从课堂教学原理的角度对追问进行解释。这些内容都体现出论文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

最值得借鉴的,自然是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五条具体的课堂追问策略。一是捕捉认知偏差,矫正思维过程。当学生出现认知偏差时,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追问让学生对思维过程进行审视,从而提升思维水平。例如教学《背影》,有学生认为“你就在这里,不要走动”理解为父亲怕儿子走丢,这显然是不符合文意的解读。但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追问:“单看这句话它更像是对一个小孩子的叮嘱,现在,却对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说了,这个看似有些多余的叮嘱背后,你读出了什么?”这不仅是捕捉到了学生思维的偏差处,而且还关注到了文本本身的“矛盾”,教师的追问更像是“文本还原” ,指导学生从文本的“裂缝”中读出更深刻、更丰富的意蕴来,这自然也是一种深度学习。

二是摆脱思维定势,探索更多可能。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但更多停留在表层以及已有的思维经验上,本身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的追问能够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开拓更多理解的空间。例如教师执教《狼》,很容易依据“屠惧”一词陷入误区,即认为屠户在遇到狼时已经处于惊慌失措的状态了,实际上“惧”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并不与“机智”“冷静”等心理产生矛盾。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屠户害怕,但他失去理智而不知所措了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屠户的性格与品质。

三是避免单一视角,开拓多元思路。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自主提问时,常常只关注文本的某一个方面,而不能实现意义的全方位建构。课堂追问自然就成为一种“弥补”的手段,能够让学生知其一,进而知其二。例如教师执教《蒹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时,只会按照诗句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式”理解,教师追问“有没有学生从声音的角度来说一说”,其实就是提示学生欣赏诗歌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不能拘泥于词句的表面意思。再比如教学《醉翁亭记》时,学生对“乐”的把握忽视了“伛偻提携”一句,教师通过追问,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词包含的滁人之乐以及欧阳修自身之乐。

四是巧用学生榜样,示范思维路径。这其实是用到了“同伴支架”,即遇到出色的答案时,要“紧追不舍”,让学生更真切地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为其他同学提供榜样或示范,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认知路径,抽象出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或思维的主要环节,提示其他同学关注、聆听,以帮助其他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提炼启发性原则,形成内在经验。”

五是抓住相悖视角,正向引导探究。这一条有点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即从与学生相悖的视角探查学生的观点或方法,然后通过反向追问的方式,使学生处于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圆其说的思维兴奋点上,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误、丰富认知内容。例如有教师执教《猫》时,提示学生从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分析第三只猫死亡的原因,当学生回答“猫的死亡,还有其自身原因”时,再进行反向追问:“猫是受害者,它怎么会有过错呢?”这就更加深化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当然,作者认为猫“要不断地自我完善,使自身成长和强大”,我个人认为是不符合文本含意的。

这五条策略,是论文作者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之上提炼出来的。作者不仅注重教学实践的提炼,更注重用精炼、整齐的语言和句式进行概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堂追问体系,这一点值得其他教师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