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做富有人性化的教师》
教育要顺应生命的本质,要以人性化为其最有效的手段。因为,人性化教育是对人的尊重、关怀,他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尼尔
什么叫人性化?人性化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提倡了高尚的人文精神,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
前些日子写过一篇文章,叫《要把学生当人看》,说的是,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教育,而不是当成一个“人力”来培养,或者是为学校和教师个人提升知名度升学率的“劳力”和“苦力”来培养。这种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把人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把人看作是客观物体,是没有生命的,是消极被动、需要接受教育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在对待人的态度和方式的教育理念上也有了深刻的转变和提升。以我国近20年来的情况来说,关于主体性教育的讨论,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探讨,关于学校中个性发展的教育研究,“学会关心”的研究,以及中国关心下一代专家委员会“把爱带入21世纪的”的呼吁,等等,都表明了人性化教育在理论认识和教育实践方面有很大的进展。目前仍在向着这个人性化方向走去,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追求过程。
然而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在当下,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依然是当下教育的主流,追求高升学率,依然是各地学校的第一要务。在这种唯升学率是举的大环境下,人性化教育的推行,依然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改变一个地区的教育环境很难,改变一所学校的大环境也很难,但是作为班主任,一个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职业,我们依然可以在自己班级的小环境中做出很多自己的努力。我们也经常看到,同样的一个学校,不同的班级的升学率相同的情况下,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程度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同的工作,相同的成绩,有的大受学生欢迎,有的则让学生无法接受(这种无法接受,往往不仅仅表现在毕业前,更表现在毕业后),这又是为什么?
大量的研究信息表明,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类型主要有三类:亲人型,这类教师能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不那么像老师,而像亲人;亲近型,这类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暴露自身的缺点,让学生可亲可敬;柔和性,这类教师具有平等、宽松、幽默的风格,他们很放松,绝不刻板。中国的教育,多年来一直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主张“师道尊严”,造成师生间的距离感,教师化为一个完美的形象,已经“神”了。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渠道的多样化及知识更新的高速度,已大大动摇了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学生不再需要权威,他们需要的是能与他们同哭、同笑、同喜、同悲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都能给学生以鼓舞。这样的教育才是一种自然渗透,是真正的潜移默化。这时,教师的个性魅力得到了最充分发挥,而我们的教育也离成功不远了。
作为班主任,只要我们确定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把人性化教育融于教育实践,坚定不移地走人性化教育之路,虽然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甚至遭遇一些误解,但是我认为,依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我认为,班主任应该把握好这三个字:
一、树立一个“形”。班主任老师,每天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二家长”。作为班主任,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包括仪表形象:我们虽然不能像一些被学生戏称为“月份牌”——每天换一套衣服的教师那样,但是起码可以保证我们的衣着得体、大方,神情端庄。试想,一名教师留着怪异发型,身着奇装异服,盛气凌人,又怎能得到学生的尊敬?
语言形象: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讲话,要言简意赅,让学生感觉“有水平”,反之,言谈粗鲁,毫无逻辑,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甚至每每有“国骂”出现,这样的班主任,又怎能不让学生生厌?
行为形象: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讲究“言传身教”,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一名教师,所谓的“行为世范”要求似乎很高,但是行为学生范,以身作则,给学生示范,则不为过。如果我们的老师不能以身作则,就无法赢得学生的信任。
教学形象:班主任的教学水平,是取得学生尊重、信任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一个班主任的教学水平不行,上课照本宣科,课堂了无生趣,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定然会大打折扣。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定也是一个上课的好手,让学生喜欢自己,也喜欢自己的课堂。
二、注重一个“情”。我经常讲,没有爱的教育,必定是一场虚假的教育。人是感情最为丰富的动物。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列宁也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一名班主任,他的情感、兴趣和爱好,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首先,班主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颗爱心。爱着自己的学生,才会被学生爱,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真心付出,必定会收获学生的真爱。需要指出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与父母之爱是不同的。师者的爱,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公正的爱,把每个学生看成平等受教育的对象,公正无私,不因学生的家庭出身和学习好坏去评判学生。
其次,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宽广胸怀。当下00后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觉得整个地球都应该围着自己转,对不符合自己的个性的同学难以接受和容忍,对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也不认真去完成。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班级是一个大熔炉,自己只是一块铁,只有在熔炉中加以锻炼,才能成材,要学会宽容、容忍,训练自己的团队精神。
再次,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当下的学生,吃苦精神极差,毅力更是问题,班主任应该及时引导,是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届学生,我都要把这句话灌输到他们的脑海中:“伟大的毅力是为伟大的目标产生的。”伟人和凡人的不同之处往往在于,伟人能把一件事做好,而且一直做下去,反复做,做一辈子,而凡人则没有这个毅力,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如果我们能把学生的吃苦精神和顽强毅力训练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极大益处的。
三、把握一个“度”。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因此,正确把握工作的尺度,不仅是工作能力、管理艺术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人性化教育的最好体现。古人云:“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细过则越俎代庖。”说的都是一个掌握好度、过犹不及的问题。只有适当、适中才能水到渠成,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具体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关心而不俗套。前面讲,班主任的爱应该是一种师者的大爱,只有班主任对学生倾注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但是这种爱,绝不了同于“意气之爱”。对学生的关爱,不是迁就姑息、降格要求、更不是放纵、宠溺。曾经有班主任,领着高中没毕业的学生外出喝酒K歌,这种所谓的“爱”,还是爱吗?
(2)严格而不严苛。我向来反对“严中有爱”的说法,而一直坚持要“爱中有严”,爱是前提,严是方法。严要有度,严要有格,严要有方,严要有恒。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等于提出要求的时候要声色俱厉,不等于提出的要求要严苛,而是指的要求要严格,并做到切实可行,并能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地执行。
(3)尊重而不疏远。尊重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这点对老师来说,似乎很难。但是如果我们放下身子,真正去用心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是可以找到的。问题是,我们很多老师没有这种耐心。要尊重学生,尤其表现在对后进生的关爱上。这些学生的学习差,自尊心有的反而更强,把这些表现落后的学生置于自己的关爱之外,甚至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既有违师道,更有违师德。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看起来小,实际上非常复杂的工作。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人性化教育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性的尊重,必定是越来越加强。人性化的教育,对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师道尊严无疑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但是我认为,这两者完全可以和谐相融。师道应该有尊严,学生的个性也完全可以得到尊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完全可以得以建立。只要我们的班主任们能够不断更新观念,勤于实践,勇于反思,这种新型的关系一定可以实现,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一定能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