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的海底世界,有多神奇?
黑夜中的海底世界,有多神奇?
“从本质上来讲,黑水的拍摄是在观察一个黑夜中的战场。虽然我们看到的很多画面都非常唯美,但是本质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物种在被另一个物种捕食的过程。”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致论道讲坛(ID:SELFtalks),原文标题:《这根20米的透明管子,竟是由千万个海洋生物连成的 | 张帆》,演讲者:张帆(联合国教科文MAB签约摄影师),头图来自作者拍摄
我相信很多朋友应该都很喜欢浩瀚的大海,但是,大家对于海洋的深处了解的又有多少呢?
我从2010年开始从事水下摄影,到现在已经10年时间了。
我是从小在海南生长的,我学会走路之前,就已经在海边到处乱爬、到处乱游泳了,所以从小我就对大海有一种特殊的热爱。
这是我大概两岁多的时候,跟我妈妈在海南的天涯海角,这时候我对贝壳、对鱼类有一种特别的执迷。
小时候我对海洋的热爱就体现在我的绘画作品中,这是我五岁半时画的一张画。
有一只帆船在浩瀚的大海中,两个潜水员往海里面放两盏大灯,大灯吸引过来了很多浮游生物。
这些浮游生物又吸引过来了很多小型的捕食者,小型的捕食者又把这些大型的捕食者吸引了过来。
这是一张体现海洋生物链的画,这张画也是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奋斗的事业中心。
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黑水拍摄
我现在拍摄的一个最主要的主题就是海洋浮游生物,在这么多年的时间内,我也在全世界各地拍摄了很多不同的题材。
我在温带的海藻森林里拍摄过叶海龙,我也去到过热带的二战沉船里探索它的隐形室,去寻找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去过南太平洋的岛国上跟大翅鲸共舞,看妈妈带小孩的美妙场景,我也去过海洋深处探索未知的深渊,探索神奇的海洋浮游生物。
很多人可能以为海洋浮游生物是一些很小的小动物,实际上并不一定。
左边这张图是我的一张工作照,我前面这个长长的管子是一只火体虫。
火体虫是千千万万个小小的生物通过神经元连接在一起的,它可以无限延长,甚至可以长到20多米,非常壮观。
每一天夜晚,当我们跳入海中时,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生物,会有什么样的奇观在你的眼前发生。
右边这两张图都是我的好朋友在拍摄海洋浮游生物的过程中,我给他们拍摄的工作照。
右上角是一只斑马章鱼,很多潜水员可能都很熟悉斑马章鱼的成体。
但是曾经没有人知道它们幼体的阶段长什么样,当时全世界可能只有屈指可数的人见过它们的幼体。
右下角是一只锦葵船蛸,可能大家并不熟悉,这是一种远洋章鱼,这种章鱼的雌性带有壳体,而且它们喜欢扒着水母做远洋的旅行。
未知的深海里有太多秘密值得我们去探索,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拍摄黑水。
这张图里是适合拍摄黑水的一些潜点,大部分潜点都集中在珊瑚三角区,也就是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块区域。
这块区域的物种多样性非常好,因此有着很好的积淀,能够看到这些物种的幼体。
我们也可以去日本、夏威夷和迈阿密的棕榈滩,这些地方都有很丰富的洋流,洋流可以带来很多饵料,而这些饵料滋养着非常多的浮游生物。
不同的潜点有不同的拍摄习惯,看到的生物类群也会非常不一样。
这是一张黑水拍摄的示意图,所谓黑水摄影,指的是在大洋之中深不见底的深渊表层进行悬浮的拍摄,拍摄深度一般是0米到30米之间。
图中有一个大的浮球,浮球上吊着一根长绳,这根绳上每隔5米会有一个大的探照灯。
这个探照灯就像月亮一样,会把这些浮游生物吸引过来,这些小的浮游生物又会把大的捕食者慢慢吸引过来。
所以我们在这个大灯的庇护下,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神奇的场景在眼前发生。
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迁徙活动
每一天夜幕降临后,在全球范围内会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迁徙,我们将这个迁徙称为垂直迁徙。
每天晚上,这些小小的浮游生物可能会从人类永远去不到的深渊慢慢地走向海面。
这时可能是我们唯一的一次机会,能够在一生中看到这个生物小时候的阶段。
当它长大后,它可能会沉入我们永远去不到的深渊之中,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再与它相遇。
这是一条雪振袖鱼的幼鱼,看起来有点像带鱼,但它和月鱼、皇带鱼是比较接近的近亲。
它是月鱼目的一种鱼类,成年以后长得非常平平无奇,就是一个大长条,但小时候它就像璀璨的焰火一样。
这种鱼类行动的速度不快,它像是挥舞着水袖一样,在水里慢慢飘舞。
但是当它看到人后,它会慢慢地下降,从5米一直到10米、20米、30米,直到下降到我去不到的深度,慢慢地在我眼前消失。
第一次见到这条鱼时,我都已经看呆了,顾不上拍照。
很幸运,我后来又遇到了第三条、第四条,最后成功地拍摄到了我很满意的像焰火展开的一张照片。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条幼年的鲂鮄,鲂鮄是一种非常深的深海鱼类。
虽然它还小,但是我们可以从它的身体结构以及它头部的骨突判断出它是一条很特别的深海鱼类。
这些深海幼鱼要么是体形上非常特别,要么是颜色上特别璀璨,总之它都会有异于别的生物的一些有意思的特点。
这是一条非常特别的章鱼,大部分的章鱼长得平平无奇,而且大部分的章鱼都在海底生活,而这是一条一辈子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章鱼。
它最大的特征是这个非常漂亮的毯子,这个毯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是用来威吓敌人的,当它遇到巨大的捕食者时,在一瞬间,它会把这个毯子抖落出来,然后迅速张开,整个毯子上全都布满眼斑,它可以瞬间把敌人吓退。
但是如果敌人没有被吓退怎么办呢?
它会赶紧把自己的毯子切断,甩出去一段。
这段毯子还仍然在活动,感觉像是一个活的东西,会吸引捕食者的注意,然后毯子章鱼就会灰溜溜地在深渊中逃之夭夭。
这是一条斑马章鱼,前几年很少有人看到斑马章鱼。
尽管现在已经有很多潜水员拍摄过这种章鱼,但是,色素细胞完全绽开,呈现出一种非常璀璨的颜色的状态,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一个好的摄影师,就需要去抓住这些生物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的瞬间。
这是一个火体虫中的共生虾,火体虫是很多小型的个体通过连接和复制形成的一种巨大的生物。
这种生物跟人类很接近,也是脊索动物,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生物,当它游动时,我们甚至能感觉到,这好像是一种智慧生物。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像航空母舰一样的载体上面,我们常常能够找到各种各样搭载的乘客,比如说这一只共生虾。
在黑水的拍摄中,我们往往不仅能够看到火体虫这样的小生物,能长到几十米的庞然大物有时也会从你的背后突然出现。
运气好的时候,我们的灯光会把鲨鱼吸引过来。
这是一种褐色护士鲨,是马尔代夫的一种非常常见的鲨鱼,它们非常温顺,不会攻击人。
但是,他们对于这些光线非常好奇,因为这些光线可能能够给它们带来食物。
这些鲨鱼非常大,能长到三四米长,但是它们的习性却非常温柔,它们喜欢吃一些小鱼小虾,所以这个大灯能够给它们带来很多食物。
鱼大十八变
很多鱼的幼体有着非常特殊的外表。
可能很难想象,我们平时潜水、游泳、浮潜时看到的正常鱼类,包括我们在菜市场见到的食用鱼,它们往往都有一个非常璀璨的童年。
比如这是一条很有名的柳叶鳗的叶状幼体,所有鳗鲡目的鱼类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叶状幼体的阶段。
这个阶段,它的身体侧扁,几乎没有颜色,通体透明,头部很小,鳍条和内脏都没有发育完全。
而当它们长大后,却是一个非常巨大、而且几乎没有天敌的巨无霸。
这是一条爪哇裸胸鳝的成体,成体的大小甚至能够长到两米以上。
这是鲹科鱼类的成鱼,这是六带鲹,又叫杰克,它们通常会大群地出现,鲹科鱼类也是我们在潜水的过程中最常见到的鱼类。
然而,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它们的幼体会是怎样的形态。
这也是一种鲹科鱼类的幼体,叫做丝鲹,丝鲹的飘带来自于它的背鳍和腹鳍,有一个延长拉丝。
这个延长并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为了卖萌,它是为了伪装成一种剧毒的水母,来迷惑捕食者。
这张照片画面中间是一个潜水员,顺着潜水员的目光,我们可以看到,前景是一片斑斓的珊瑚礁,在珊瑚礁中隐藏着一条怪鱼,这是一条石头鱼。
石头鱼是一种剧毒的鱼类,它相貌不扬,所以通常会选择潜伏在珊瑚礁中,完美地拟态。
我们一般看不到它,它会趁着猎物从前面经过时,突然出其不意地张开嘴,然后靠负压把猎物吸入口中。
这是一种丑陋且神秘的鱼类,我们可能很难想象,这种鱼类小时候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这是一条鲉科鱼类小时候的样子,有没有觉得和成体完全是天壤之别?
这个看起来非常圣洁、非常华丽,像一个小天使,而且它看着特别高贵,它的两个巨大化的胸鳍看起来像是贵族的拉夫领。
胸鳍长得这么大有什么用呢?
其实我们看到这条小鱼的时候,它的胸鳍呼扇呼扇的,看起来就像一个小水母在缓缓地前进。
这些鱼非常小,但是它们已经学会了生存之道:怎样去伪装成有毒的生物,去防止被大型的鱼类吃掉。
比目鱼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鱼类,因为在海鲜市场经常能够看到。
大部分的比目鱼成体长得都非常普通,两只眼睛在同一面,而且通常躲在沙地里生活,可能是因为它长得太丑,无颜见人吧。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它们小时候的样子会是多么有意思的状态呢?
这张图发在微博上后,大家都特别喜欢,而且网友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齐天大圣,为什么呢?
因为它头上支棱着两条很长的“触角”。
这个“触角”是干什么用的呢?
我们并不清楚,但这两个触角是它的第一背鳍和第二背鳍。
这些幼年鱼类的骨骼和鳍条是慢慢发育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头顶上支棱着两个鳍、三个鳍、四个鳍或者更多的。
在这个阶段,比目鱼还是飘浮在水层中活动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的鱼鳔仍然还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状态。
而在成年后,它会潜伏在沙地的底层生活,所以这个不需要用到的器官就慢慢退化掉了。
在这个阶段,比目鱼的眼睛仍然是左右各一只的。
所以每一条比目鱼在生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非常尴尬的阶段,因为它的一边眼睛会越过自己的背脊,跑到另外一边。
所以有一个阶段,比目鱼会像二郎神一样,头顶上顶着一只眼睛,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状态。
不同种类比目鱼的头冠形状相差也非常大,有的顶着一个莫西干头,有的顶着非常柔顺的秀发,这都是它们的背鳍特化成的。
这些比目鱼的颜色非常斑斓,身体非常透明,所以它身体的每一根鳍条、每一根骨骼,我们都看得非常清楚。
这些颜色的呈现,往往是因为光透过它透明的身体折射形成的,这个颜色并不是它们的固有色,而是因为特殊的光学折射形成的。
所以在不同的角度,比目鱼有可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体现,它就像琉璃或者一种特别的透明的宝石一样,非常吸引人。
经常出去玩的朋友可能会在海上旅行的时候,看到被鱼船或其他船只惊起的飞鱼。
这是唯一一种能够离开水面几分钟以上、在空气中自由翱翔的鱼类。
它们可能就是鱼类中的自由潜冠军,能够去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样貌。
通常在平静的海面上,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这些飞鱼起飞、滑翔,然后降落的过程。
飞鱼为什么要飞出水面呢?
通常是因为水底有追逐它的捕食者,一些大型的捕食鱼类,比如鲯鳅等,它们可以通过打开自己非常强壮的胸鳍和腹鳍,短暂地滑翔离开水面。
飞鱼的幼体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很多人可能完全不清楚。
这张照片是我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拍摄的大西洋飞鱼的幼体,这条幼体体长可能只有指甲盖这么大,可能也就刚生下来没多久。
虽然很小,但是它用来滑翔的鳍条已经发育得非常完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体态会变得更加斑斓。
这张照片我特意选择了从上往下的角度拍摄,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胸鳍真的非常漂亮。
而且在亚成体的阶段,它像花蝴蝶一样,呈现出一种很特别的迷彩的形态。
再往后,它还会再生长,可能慢慢就退去了它华丽的童装,变成了一条很普通的菜市场菜鱼。
这是成体的大西洋飞鱼,平平无奇。
我们可能真的很难想象,这些幼鱼为什么会在生长的过程中,把它们身体的一部分特化到这种程度。
当时看到它的时候,我都觉得我的眼睛是不是看花眼了。
因为很小,就只有我的小指头这么大,而它的胡须又占了它身体一半以上的大小。
这时候它的鳍条倒是没有很明显,但是它的胡子真的让人无法忽略。
海洋生物幼体的样貌如何形成?
我不知道它这种局部特化是为了把它伪装成其他的生物,还是能够帮助它们有效的进食,或者躲避敌害。
关于这些海洋生物幼体阶段的样貌是如何形成的,又是为什么形成,还是一个谜。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组照片,这组九宫格体现的是这些鲀科鱼类从正面看过来的样子。
这些鲀科的鱼类有幼体,也有成体,但是有意思的是,它们的体态从正面看都非常有趣。
而且这些照片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眼睛都是直视着我的。
其实这些鲀科鱼类的幼体很难面对你,因为它看到你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跑。
你通常会慢悠悠地跟在它背后,不要把它跟丢,跟着它走一段时间。
等它慢慢适应你的存在,发现这个人并不是要捕食它,这时它可能会好奇地回头,扭回来看一眼你到底想做什么。
所以如果运气好,你可以获得一张它回头望着你、非常有意思的表情。
不同的鲀科鱼类可能会呈现出圆形,可能会像水雷,有可能会是多边形,有可能头上长着角。
这张照片里还有几条混进去的成体,有时成体的鲀科鱼类也会慢慢地漂到水层中觅食,所以我们也会在黑水中看到这些鲀科的成体。
从本质上来讲,黑水的拍摄是在观察一个黑夜中的战场。
虽然我们看到的很多画面都非常唯美,但是本质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物种在被另一个物种捕食的过程。
可能前一秒钟,这个萌萌的小鲀在你眼前是你的小模特,但后一秒钟,可能就被一条路过的鱿鱼慢慢吃进嘴里了。
在这片黑压压的深渊中,有太多生物是我们不曾了解过的,有一些我没有拍摄过,但是可能曾经被别人记录过。
有一些当我非常好奇地拍摄它的身影后,我会发现我根本查不到资料,有可能我拍到的这个生物,全人类都不曾了解过。
所以这是对我来讲特别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情,也是一直让我非常热诚地把这件事继续下去的动力。
因为我觉得每一天我都可能会有一些完全不一样的全新发现,我也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呈现给大家更多更有意思的照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致论道讲坛(ID:SELFtalks),演讲者: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