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不主张“对景写生”,重视“游山感悟”,内在原因何在

导言:中国山水画不像西方绘画那样,带着写生夹或油画箱蹲在大山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对自然山川的外在形象一五一十的忠实描摹。中国山水画家,非常重视“游山感悟”,不主张“对景写生”。其内在的根源何在?其背后到底隐藏什么底层逻辑?本文对此作一简单探讨,欢迎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关键词:山水画;对景写生;用笔;笔墨;游山感悟;

想要了解更多书画知识吗?点击加关注,后期更精彩!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00001

一、什么叫“对景写生”?有何特点?

所谓的“对景写生”,是相对中国山水画的“游山感悟”而言的。是指画家为了收集创作素材,带上画夹到野外,寻找一个理想的观察角度,固定下来,对着眼前的景物一五一十的描摹,注重的是透视比例以及物象的明暗和色彩的变化。

特点:视角固定,构图采用焦点透视,注重光影等。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00002

二、中国山水画为何不主张“对景写生”?重视“游山感悟”?

中国山水画是写心的,是畅神的,主张借助笔墨抒写心中块垒,达到畅神的目的。这就要求,不能照搬自然,全凭大脑记忆挥写。所画的东西,是经过大脑第二次加工提炼后付诸笔下。因此,不主张“对景写生”而重视“游山感悟”。

中国山水画讲究散点透视,视角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移动视点。把古人的长卷山水画,从中任意截取一个画面,都能构成一幅独立完整的山水画。西方绘画则不是这样,任意截取的一部分,可能就支离破碎了,不能独立成画了。因此,中国山水画要求画家头脑中必须得有成熟清晰的连续图像,在正式作画的时候,全凭记忆和感觉创作。这样画出来的画,用笔才会干脆果断,气势雄强,才能自由挥写心中块垒,从而达到畅神的目的。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而要达到这样的自由挥写境界,平时就得多到名山大川去“游山感悟”。把一些能打动自己的奇特景象,草草勾写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本子上,从而加强自己山石和林木的形象储备,便于实际创作时随时浮现于眼前,无须到处去寻找参考粉本。

在游山感悟的过程中,中国山水画家从来不关心物象的外在形象,重视的是其内在生发之理,尤其重视那些能与人产生一定联想的物象。如松树与一般杂树可以联想为君子和小人,山间泉水可以联想人之血脉,林木可以联想为人之毛发等等。

山水画家在游山感悟的过程中,把自己融入自然万物,悉心体悟山川草木之勃勃生机,宇宙天地之苍茫浑厚,从而涵养自身的浩然之气,提升自己内在的底气和人生格局。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三、 “对景写生”的局限性简析。

1、“对景写生”容易导致思维僵化慵懒,不愿意深入思考物象内在的本质联系。

2、“对景写生”容易被外在物象所束缚,很难达到畅神和写心的自由境界;

3、“对景写生”不利于对画家笔墨的锤炼,导致笔墨工夫不足。

中国山水画创作之所以不主张“对景写生”,源于“对景写生”的诸多局限性,不利于画家性情和绘画理念的抒发。而“游山感悟”则能涵养画家内在浩然之气,增强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

石涛册页山水

石涛册页山水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山水画从不主张“对景写生”,重视“游山感悟”,其底层密码在于山水画的终极目的是写心和畅神的。“对景写生”的诸多局限性,限制了写心和畅神的终极目的,反而“游山感悟”则有助于写心和畅神,增强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因此,真正有志于山水画的人士,请减少“对景写生”,多到名山大川中去“游山感悟”,这对你的自由创作是极其有效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