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江浙沪牛娃:谁说牛娃一定在海淀?!
一直以来,海淀牛娃和海淀家长是自带流量的热词,只要有“海淀”两个字的文章,家长都抑制不住打开的冲动。
海淀家长的育儿分享,也被全国家长当做教育圣经。
但是,以“海淀”为代表的北方系教育,和以“江苏”为代表的长三角教育,以及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教育,还是非常不同的。
今天这一篇,我们不聊大家比较熟悉的“海淀牛娃”,来揭秘一下长三角的“江浙沪牛娃”。
01
自带学霸基因的
江浙沪牛娃
自古以来,长三角都是学霸集中地,从古时状元到现在的两院院士,江浙沪一直碾压全国。
特别是江苏,即使我身处上海,也经常听到身边人讲: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
散装江苏,在教育上,还是很统一滴,特别是教育改革上,经常是第一个教改实验区(虽然经常被吐槽吧)~
这样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即使个个不是状元,但教育意识也都是超级在线的。
浙江和上海更不用多说了,IT精英聚集地浙江,new money聚集地上海,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是一个赛一个的高。
因为经济的发达和人才的多元化,江浙沪家长对于教育的考量,相较于“北方系”,也更加的多元化。
02
360度无死角
全面鸡娃的鸡血妈
之前网上有这样一个5岁“牛娃”,他长达15页的简历火爆全网,众网友惊呼“被吊打”。这份详实的简历刻画了一个360度无死角的牛娃!
据称,这个五岁小朋友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生,目前在外企担任高管。为了让孩子入读国际学校,父母设计了这份简历。
这份火爆全网的简历,争议比较大,且成人美化加工的成分较多。
但不得不说,家长教育思路还是清晰的,娃的才力,和家庭的财力也都在线。
这样的氛围熏陶下,熏出个牛娃也很正常。
03
剑走偏锋
有趣有料的学术娃
如果说低龄阶段,鸡娃的家庭还看不出来娃成果怎么样,到了中学,各种类型的牛娃都开始展露头角了。
前阵子中秋节,正是吃大闸蟹的好时期,
如何让大闸蟹的膏更厚更好吃?
杭州17岁女娃李依庭说:“大家都喜欢吃大闸蟹,公蟹的蟹膏,从生物学角度看,就是大闸蟹的精巢、睾丸和附睾部分。”
李依婷
在10月31号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近14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出席。
除了诸多科学家外,从全国遴选的55位科学少年也受邀参加大会,上边的17岁女娃李依庭就是其中一员。
在论坛上,李依庭分享的课题是《中华绒螯蟹精巢连接蛋白innexin的基因克隆与分析》,
大白话来讲,就是我们上边说的:如何让大闸蟹的膏更厚更好吃?
中华绒蟹就是我们熟知的大闸蟹,
而innexin,就是大闸蟹精巢中重要的连接蛋白,如果能选育产膏量多的大闸蟹,吃货们可真是有福了!
吃货能从普通小事能深入研究到这个地步,已经很厉害了有没有!
但李依庭同时表示,这个课题作为生殖生物学方向的课题,对人类生殖学也有借鉴意义。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连接蛋白,两者在进化上具有同源性,因此研究innexin连接蛋白,对于当下社会压力过大引起的人类生殖方面的问题或许有参考意义。”李依庭说。
不明觉厉害有没有!默默地给这个女娃竖起大拇指!
同时我也很好奇,这娃为什么会想到研究大闸蟹产膏量,难道是吃货属性使然?
李依庭说,其实疫情期间,她在家里看了不少生物学论文,对innexin蛋白已经有所了解。
在大会上,她用英文与顶科副主席莱维特先生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副主席还给她提了很多有用建议,指导她如何把这项研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与大会主席科恩伯格合影
我们来划下重点:
①疫情期间读了不少论文。
疫情期间!论文!这孩子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好棒。
②用英文与顶科副主席莱维特先生分享并得到指导。
英文交流,还是学术英文!说明娃的英文真的很棒!
学术能力强不一定表达能力强,但李依婷敢讲,且讲的出来,说明孩子表达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对于别人提出的建议,也能迅速get到重点。
这娃除了学术能力强,有趣有料之外,也是妥妥的文艺少女一枚,写作,话剧也得了不少奖,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但上面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英语水平,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已经非常能说明问题了,都是需要扎实的累积才能达到的高度,没有一个是凭空出现的。
04
追风少女破记录
体育进中考是挑战,也是机会
前两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新闻,杭州一初中女生连破区记录,跑出了一级运动员的水平!
破记录的这个女娃叫陆启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初中生短跑要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非常难,
在他的印象中,全市初中女子100米、200米的成绩,已经多年未破纪录,所以陆启睿可能是全杭州跑得最快的初中女生!
据陆启睿自己讲,她在小学四年级,因为跑步快,被体育老师挑中进了学校的体训队。
“我从小就喜欢跑跑跳跳,有一部分是受我爸影响吧,他也很喜欢运动,经常带着我打篮球、乒乓、游泳。”
小时候,她最喜欢的一个游戏是和小伙伴们追追跑跑,她跑得极快,很少被小伙伴追上。
体训队的训练很辛苦。“爸妈很支持,总是鼓励我。当时觉得就是锻炼身体,我又喜欢跑步,顺其自然地跑着,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选择体训,就意味着要走一条特别辛苦的路。
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到学校运动场,练习到7点半,下午4点训练到6点,
在耐力、体能、力量练习后,她专攻自己的专项,50米、100米、200米,反反复复地练习,一点点突破自我。
说起自己的跑步心得,陆启睿说,有天生跑得快的部分,更多的是坚持、努力、认真训练。
“该用力的时候用力,不偷懒,该休息时候休息,饮食健康、生活规律。”
初三,功课也很忙。“尽量做好平衡,因为训练的关系,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用在学业上,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就非常重要。”
我们继续来划重点:
①体训每天6点起床,6点半到学校运动场,练习到7点半,下午4点训练到6点。
从孩子辛苦的训练中,我不仅佩服孩子的自制和毅力,也佩服她的父母。
孩子每天6点起床的背后,是父母更早起床做饭,特别是小学生,习惯没有养成之前,没有父母的以身作则,哪里来的自律娃。
②“尽量做好平衡,因为训练的关系,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用在学业上,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就非常重要。”
从这个娃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乐观开朗爱运动的爸爸,温柔耐心又踏实的妈妈。
孩子的早期价值观,深受父母的影响。我们以往对体育生的刻板印象,是“四肢发达,学习不好”,但这一代娃,不仅四肢发达,脑子也十分拎得清。
分得清重点,有毅力有特长,这不正是牛娃的模样吗?
05
写在最后
扒完江浙沪牛娃,我想说,其实每一个地区都有各个不同类型的牛妈牛娃,上海时不时上热搜的“鸡血妈”,北京时不时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的“顺义妈”,广东偏好职业院校的房二代们。
教育在变革,很多时候,我们对牛娃的理解和偏好,更多的是取决于风向,比如媒体报道和周围人的鸡娃方向。(希望全国媒体/自媒体多多报道各种不同类型的牛娃)
我相信北京的教育,不只是海淀一种模样,而全国各地,也有非常多“海淀分妈”。
不管哪种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不存在谁比谁low、谁比谁更正确,这些能按照自己教育理念坚持推娃的家长,都已经是全国top1的妈妈了,只是路线不同而已。
不管是哪里的家长,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把娃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而从国家层面上讲,不管是哪个国家,祖国母亲的想法也都差不多——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所以,看完别人家的娃,还是要回头想想自己——
我们总是期待学校因材施教,作为家长,我们自己要首先根据自家娃因材规划,自家娃适合走什么路呢?
不要用孩子18岁的成就来定义成功,教育是场马拉松,不比较,不焦虑,不同类型的娃,前进的方向和速度都不同。
不同类型的娃,选择不同的赛道,才有机会拥有幸福人生。
素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澎湃新闻澎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