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死了人也不当回事的呆霸王薛蟠,怎么就能被金桂收服?
薛蟠这个人的姓名非常有意思,“蟠”字的取名可见薛姨妈和薛姨父对于薛蟠抱有很大的希望,充分反映了父母对于子女“望子成龙”的心态。“蟠龙”可以说就是盘曲的龙的意思。不想事与愿违,薛蟠活活把自己活成了一条爬虫。
薛蟠
薛蟠这个人的性格,认真分析的话,其实是活得非常天真。他之所以打死了人也不当回事,“扬长而去”,我觉得这个责任应该归咎于薛姨妈,是薛姨妈的溺爱,以及薛家的权势熏天,让他对于打死一两个人可以完全没有概念。被打死的人是死了,他是快活了,了事的时候,还是别人(贾雨村)帮他擦屁股。即他做事完全不计较后果。
打死冯渊是他如此性格的一个反映,调戏柳湘莲也是。其实柳湘莲之美,贾珍等好色之徒未必不像他一样垂涎,只是这些人识轻重,知道什么人碰得,什么人碰不得,所以他们对柳湘莲的表现完全不同:
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又打听他最喜串戏,且串的都是生旦风月戏文,不免错会了意,误认他作了风月子弟,正要与他相交,恨没有个引进,这日可巧遇见,竟觉无可不可。且贾珍等也慕他的名,酒盖住了脸,就求他串了两出戏。下来,移席和他一处坐着,问长问短,说此说彼。
不想酒后别人犹可,独薛蟠又犯了旧病。他心中早已不快,得便意欲走开完事,无奈赖尚荣死也不放。
薛蟠这种性格,可以说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轻重,所以他有什么就说什么,要什么就说什么。
一面说,一面出了书房。刚至大门前,早遇见薛蟠在那里乱嚷乱叫说:“谁放了小柳儿走了!”柳湘莲听了,火星乱迸,恨不得一拳打死,复思酒后挥拳,又碍着赖尚荣的脸面,只得忍了又忍。
所以后面被柳湘莲设计暴打一顿,也是活该。要小编说,薛蟠这种人,缺的就是柳湘莲这种人来降服。而像薛姨妈那样的,真正是溺爱害死了薛蟠。薛蟠挨打之后,薛姨妈不但不反思自己儿子为什么挨打,反倒大骂柳湘莲。这很能说明,是家教出了问题。
薛蟠与柳湘莲
薛蟠的坏,并非本性中的坏,即本性就要害人或者阴险什么的。相反,他是最天真烂漫的一个人,这种不计后果只图快活的生活,透支了他的人生,让他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更不会怎么样去使用心计把人拿住。不存在的。
可是夏金桂偏偏是那样一个人,他之所以不敢对夏金桂动手,还是由于薛姨妈。
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如今得了这样一个妻子,正在新鲜兴头上,凡事未免尽让他些。那夏金桂见了这般形景,便也试着一步紧似一步。一月之中,二人气概还都相平;至两月之后,便觉薛蟠的气概渐次低矮了下去。一日薛蟠酒后,不知要行何事,先与金桂商议,金桂执意不从。薛蟠忍不住便发了几句话,赌气自行了,这金桂便气的哭如醉人一般,茶汤不进,装起病来。请医疗治,医生又说“气血相逆,当进宽胸顺气之剂。”薛姨娘恨的骂了薛蟠一顿,说:“如今娶了亲,眼前抱儿子了,还是这样胡闹。人家好容易养了一个女儿,比花朵儿还轻巧,原看的你是个人物,才给你作老婆。你不说收了心安分守己,一心一计和和气气的过日子,还是这样胡闹,撞嗓了黄汤,折磨人家。这会子花钱吃药白遭心。”一席话说的薛蟠后悔不迭,反来安慰金桂。
夏金桂
金桂心计颇深,一则仗着自己是正妻,二则仗着自己家世,三则还有薛姨妈撑腰,越发得寸进尺,到最后连薛姨妈也不能辖制。而在薛蟠,则手足无措,只能后悔不迭。这说明,他平日里的作威作福,都是薛姨妈惯的!
其实薛蟠真的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呢!他实在是个没什么主意的人。之前宝钗听信袭人谣言,疑心是哥哥挑唆,于是薛姨妈也跟着责备薛蟠。把个薛蟠急得赌神发誓,还拿起了一根门闩来跑,准备和宝玉同归于尽。这一段想想还真是搞笑。后来经过薛姨妈和宝钗劝解,而且他发现宝钗说得还挺有道理,似乎自己辩驳不过,就耍了点小聪明,说妹妹是因为有金锁要配玉才会行动护着宝玉,把妹妹都给气得哭了。当然,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只是不好意思马上赔礼道歉。但第二天,等妹妹回来的时候,他就左一个揖又一个揖地给妹妹赔不是,还哄妹妹说自己再也不和那些人喝酒了,说若妹妹再听见,只管啐他不如畜生。换了别人,明明是你冤枉了我,我为什么要给你道歉呢?是吧?当然,别人也不会蠢到有理被说成没理。
薛蟠和宝钗
这种性格,就让他在与夏金桂的夫妻博弈中败下阵来。这种人,娶妻前听母亲的,娶妻后听老婆的,是非反倒在他那里不是那么明晰,皆因薛姨妈平日里总是纵着他,薛家的熏天权势罩着他,他自然只知道寻欢作乐、不计后果了。酒色财气,四样俱全。
对于薛蟠来说,脑子这种东西,不存在的,支配他的一切几乎都是本能。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本我为快乐原则所支配,它不理会任何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无节制地追求自身满足而无视任何后果。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它的任务是了解现实,让我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做出合理的反应。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
薛蟠与金桂的较量,是在他发现“本我”已经无法撑住场面,而“自我”又尚未形成应用的情况下,无法自处,自然只能听之任之了。
相较而言,他的妹妹薛宝钗,倒更像是一个“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