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百家)黄大荣/读崔荣德诗集《低处的树说》
读崔荣德诗集《低处的树说》
黄大荣(重庆酉阳)
对于诗歌来说,我是个门外汉,我虽然在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了一些被人们称之为诗歌的东西,但我一直不敢称呼为诗人。尽管如此,崔荣德嘱我为他的诗集《低处的树说》说上几句,我还是惶恐的:一则吾辈人微言轻,二则吾笔浅陋乏力,三则吾本为师之徒。但崔老师不以名取人,只求知音同吟。既然之,我应承下来,权当班门弄斧。
在崔荣德的诗歌王国里,乡土、乡情、乡愁,无疑是主旋律、主色块、主题词。是乡土,让崔荣德确定了一生的信仰,教会他一生的知识;是乡情,给了崔荣德名字,让他走上故园的道路;是乡愁,给了崔荣德诗意,让他学会了歌唱。崔荣德其实是乡土飘落在外的一枚树叶,是乡情出差在外的一段际遇,是乡愁暂住在外的一场寄宿。到那一天,他终要回到村庄去的,回到村庄,就像回到自己的身体里。诚如《蚂蚁,我乡下的穷亲戚》吟唱:
太阳还没落山
一只小蚂蚁
好不容易来到我的身上
我不厌烦它
它不像嗡嗡乱飞的蚊子
总是要我为它做点什么
这只蚂蚁憨厚朴实
它只不过想念我了
才从大老远的乡下
跑来看我
有时还为我带来
家乡的泥土气息
蚂蚁 我乡下的穷亲戚
它虽然渺小不善言辞
甚至衣衫褴褛土里土气
但我非常爱它
我希望它常来常往
因为我明白
哪一天我倒了
肯定又要回到它们中间
崔荣德写诗,用的不仅是一支笔,而是用他那一颗插着文字翅膀、轻盈而美丽的灵魂,绘出了他知性的光辉、良知的本色。正是在缱绻朦胧的静寂里,凝神于思绪拔节的脆响,痴迷于无法排遣的情节,一首首诗歌便行云流水般地驰骋天穹、大地。如《老井》:
我家的后园
并排着两口老井
这两口长满胡子的老井
是祖父为我们挖掘的
据说当初
祖父视他们为自己的儿子
天天喂养 渴望有朝一日
长成一株枝叶茂盛的大树
供后代乘凉
可是直到现在 老井老了
老井却长成了
一对圆圆的眼睛
如今这对眼睛
正死死地盯着我们
看我们长大成人
崔荣德是把生命抵押给了文字的一个作家、一位诗人。他让文字、诗歌代言,说出自己的苦乐和悲欢;他让它流血,保持与自己相同的体温;他让它忘情,发出自己的呐喊与呻吟;他让它表达,标榜自己的真实和忠诚;他让它记录,寄放自己的足迹和灵魂。其实,崔荣德的诗,已经不再仅仅是诗,而是活生生的生命。那些灵动、干爽、明朗、单纯而又开阔的词句,那词句中充满一种浸入骨髓的凝重和忧伤、节制的抒情和跳跃的意象,那玲珑剔透的诗意中流淌着的紧张的思想和情感张力,在文字中向我们漫来,一片光亮!正是这简单的词语,本真的内涵,弥散着人间气息,映照着诗人那纯粹的心灵、博大的胸襟、自然的流露和心的开发。于是,崔荣德的诗便在这种开发中绽放,洗涤生之痛,呼唤美之神,闪现出诗性的光芒。如《我把我的名字撒向山山岭岭》:
我把我的名字
砸碎 再砸碎
许许多多的崔
许许多多的荣
许许多多的德
种子般饱满起来
我把这些饱满的种子
撒向山山岭岭 他们便
星星一样耀眼
露珠一样晶莹
阳光下我看见
到处都长满爱
到处都结满
沉甸甸的文字
崔荣德的诗,是朴素的、欢乐的、自由的,也是哲理的。朴素是一种美丽,欢乐是一种向往,自由是一种高尚,哲理是一种淡定和良善。崔荣德的诗,就是在这样的情状下,呈现出一种天然的面貌,一种对日常生活场面的描写,一阵风、一阵雨、一片云、一个梦,在路上、在静夜、在山崖。通过漫不经心的诗句,在平淡中蕴含着生命的震颤,把生与死的思考、把痛苦与困惑的体验、把爱情的渴盼与追求、把乡土的眷恋和愁绪,发挥的淋漓尽致,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诗的自信。如《低处的树说》:
树说 站在低处
草们也高过头顶
不过没关系
这并不证明我
就比草低
严冬来了
草们一根根枯萎
我依然挺立
在崔荣德丰富的人生阅历中,他跟愿意相信武陵山脉、八面山、龙头山、乌江和酉水河里藏着的真理。这就是:一根草和一块石头的长久坚守,一只河蚌和一尾小鱼的痴情念想,被一束阳光温暖起来的树梢上的鸟窝,爬满了老年斑榆树皮的微笑,一只山蚂蚁在寻找乐园的路上那幸福的陶醉。在《带翅的蚂蚁》:
渺小 谦卑
欲望在心底
埋藏
田边地角
随便一块土壤
就能把家
安放
带翅的蚂蚁
隐匿丛莽
哪天张开翅膀
也能飞翔
崔荣德的诗,还是年轻的。这个世界需要诗。在诗歌的王国里,崔荣德永远高举着火把,在生活中寻找真理和那美丽的故事,让诗篇,充满活力和生机。崔荣德是博学、刻苦、机敏、多思和能干的。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文学的世界里、诗歌的田野上,收获着一份属于他很私有、自在的快乐,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黄大荣,男,重庆市酉阳县丁市镇党政办公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