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华州:渭河上著名的抗洪工程——华县“詹刘险工”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渭河上著名的抗洪工程

——华县“詹刘险工”

作者 李吉超

渭河流出渭南市区后,就进入到下游河段。当渭河要进入华县境时,迎面是赤水河注入渭河的出水口处。赤水河下游河道是临渭区和华县交界的地理分界河道。赤水河是渭河进入下游河段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第一条河流。

赤水河全长40.2KM,流域面积为300.6KM2。上游秦岭山区集流区,有箭峪、西涧峪和东涧峪3条流域的地表水,汇集到赤水河,而注入渭河。在赤水河注入渭河的河口处的东侧,就是闻名千里渭河的著名抗洪防洪险要工程——詹刘险工。

渭河出渭南市区,进入华县地域前的河道走向为东西走向,到赤水河出口处,形成90°的夹角,向东北方向改流。渭河南大堤与赤水河东堤相接,这段的渭河南大堤亦为南北走势。因而,渭河河道在此处的走向就由东西走向,改为南北走向河道。这在千里渭河之上,是第一个90°夹角的转弯。特别是这里是渭河下游和三门峡库区的淹没区,当每年洪水来临之时,这里是防洪抢险的重点防护区段,都有一连解放军战士驻守。否则,如果这里决口,华县必将被凶猛的渭河河水一分为二割开。由于它在防洪抢险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这里就是千里渭河著名的抗洪工程——詹刘险工。

名曰“詹刘险工”,是因地处堤内的詹家村和刘家村地段上而取名。因让渭河水改道转向,这里的工程设施就十分巨大而坚固。今詹刘险工工程,全长2.18KM,有坝垛13座,控制改变着渭河的河水流向。詹刘护岸工程,始建于1954年,当时取名为“三涨村护岸工程”。1960年,三门峡水库拦洪蓄水后,改变了渭河主河道地下河地貌,淤积为地上河,俗称“悬河”。支堤内外落差达2—4米间。在三门    峡库区的“二华”淹没区南岸,始修建成渭河南大堤防洪工程。1964年3月7日起,经陕西省水利厅批准改建三涨村护岸工程,更名为“詹刘险工”。以后每年加高堤坝和修建新的坝垛,才有今之伟貌。

今天的坝顶,海拔高程为345—348.64M。北临郑西高速铁路跨渭特大桥,坝面宽阔平整,两旁绿化整齐美观。堤内、外建成了生物工程性防护和工程性保护防洪、抗洪体系,相得溢彰。忠实地守护着渭河南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