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关于救火的记忆|原乡

(图片来自网络)

早年苏南乡村,一般是低矮的砖木结构的房屋,稍高一些的,也做成了两层阁楼。

苏南乡下的厨房间,俗称灶间屋,向来比较宽敞,除了灶台几口大锅之外,还需有空间摆放水缸和泔水缸。

因为以烧稻草麦秆为主,这些柴火皆不经烧,所以需要较大的空间堆放柴草(亦称柴火),以备烧灶之需。

不过,这也带来了另一种麻烦,即防火问题。

柴火旺时,火苗能蹿得很高,很容易遇着其他易燃之物,引发火灾。

或者,一点残存的火星,也很容易引发火灾。

这与苏南乡下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

尤其每年秋收之后,稻草堆积,雨水渐少,风干物燥,极易招祝融临门。

所以,乡下人都是极其小心翼翼的,尤其对小孩玩火,是极其严厉的管制的。

另一方面,当时人们对于预防火灾,也是煞费苦心。

比如灶膛间,每天用完火之后,周围必须清理干净,并在灰烬上洒水,以防死灰复燃。冬天晚上睡觉之前,这个活更是每天必做。

灶膛间另一件物什,即是水缸。不像今天家家户户都有水井,还引了自来水。那个时侯,一个村子通常只有一口井。勤快之家,每天皆要挑水倒满水缸,一般人家也会有半缸水存着,一来为做饭用水方便,二来也是为放火不时之需。

生产队的时候,秋收之后,通常要在收割干净的野地里,找个什么的晚上,用稻草扎几捆,点火烧了,也算是给上天司火烛之神尽些心意,这叫“解火烛”。俺今天的说法,实际上是向祝融行贿,让他不再骚扰人间。

我们小时候很喜欢跟着大人做这个,那时,这村那村的野地里,火把遥相呼应,还夹杂着救火、解火烛的呼喊。

据说,过去更郑重其事,还要烧些菜肴的。这个传统,即便是集体化时代,也算是没破掉的风俗,即便简化到了点几把稻草烧化了的程度,它依然留存了。

生产队时期,学校也会要求各村的红小兵们,晚上排队绕村巡夜,巡夜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喊口号,口号以政治为主,不过,风干物燥,谨防火烛之类的口号,秋冬时,偶尔也喊过。

即便这样,也难以避免火灾发生。

我家就遭遇过火灾,把屋顶烧掉了,爷爷和父亲被迫翻盖了房子。

苏南乡下,村落密集,河道纵横。小时候周边村子只要一发生火灾,那是周围好多里方圆之内的大事。

一地火灾发生,铜锣声震天动地,夹杂着救火的呼喊,村村相传。三五公里之内的村子,瞬间传遍,不论那个村子的青壮年,或抬着水龙,或拿着木桶,不约而同奔向失火的村庄,小孩们则紧跟着后面看热闹。

对,水龙。

现在关于水龙的记忆,已经极其淡薄了。

我甚至已经没有水龙形状的清晰记忆,约略记得,有条很长的水管,前面是铜头或锡头,很重,需要好几个人抬,到火灾现场,找离火灾现场最近的地方,让大家提水灌满水龙的肚子(桶),然后有不少于两个的小伙抬压杠杆,把水压上来,另外有人端着水管龙头,对着失火处浇水,而其他人,一部分往水龙里续水,一部分则直接拎水泼向失火处,或者帮着主家从火场里抢出物品。

苏南乡下的房子,过去都是紧挨着,俗称搭山头,一旦火灾发生,极易蔓延,所以,救火时,未着火的邻居家,一般损失也是蛮大的,救火的人,通常会把墙打塌,以阻火势蔓延。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穷家陋舍便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一旦失火,乡邻之间,相互驰援,从来都是义不容辞。

这也是有历史传统的。

《春秋左传》载,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夏五月,宋、卫、陈、郑等国家发生火灾,郑、宋、卫等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而陈国却没有,许国则是对别国灾情无动于衷,故言:“陈不救火,许不吊灾,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

依稀记得,我小时候最少见过三次动用了水龙头的救火。

一次是胜西方向,具体哪个村不记得了,一次是往南码头方向,这两个地方,按过去要抬着水龙去救火,也不是容易的事。还有一次,是我们东村人家。

不过,现在都是砖瓦水泥钢筋房子,也用了液化气瓶,灶间堆柴草也少了,乡下火灾少多了。

不过,再也见不到的,还有水龙,水缸等等。解火烛这样的活动,如今还搞不搞,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甚至没问父母,他们还做不做。

严苛的政治都没有彻底消弭掉的传统习俗,却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悄然瓦解了。

没有一点声音,连挽歌都没有。

(作者系网易新闻 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关于老朱煮酒

(0)

相关推荐

  • 【阅读悦读·图文】万祖永《记忆中的江南梅雨》

    [作者简介]万祖永,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江苏溧阳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爱好摄影.旅游. 连日 ,南京阴雨绵绵.夜已深,躺在床上听着雨水击打窗子,久久不能入寐,脑海里浮现出儿时江南梅雨的记忆. 我 ...

  • 农村俗语说“穷柴火, 富水缸”, 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穷柴火,富水缸"这句话,现在听到的已经很少了,如果去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可能会给你说说什么意思,而这句话的含义,也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样,因为有人会单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家 ...

  • 秘传水龙经珍藏之一

    秘传水龙经珍藏之一

  • 古人消防灭火的智慧

    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有一座*的"火焰山",它因唐僧师徒死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闻名天下.<西游记>中描述:"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 ...

  • 秘传水龙经珍藏之三

    秘传水龙经珍藏之三

  • 【童年记忆】白禾稻杆

            童年记忆中,长子是妈妈的出气筒.活干累了,身体不舒服了,外面受人欺负了.凡是不顺心,都拿儿子撒气.         骂得最多的一句,白禾稻杆没有用.白禾稻杆一根,靠一下靠一下,什么用也 ...

  • 秘传水龙经珍藏之二

    秘传水龙经珍藏之二

  • 王静娜:西安记忆 | 原乡诗刊

    西安记忆 诗人:王静娜 兴庆宫 兴庆宫 真乃皇家气派 楼宇亭台 沐浴了千年风雨 洗不尽唐皇一世恩爱 参天古树 见证了刀光剑戟 朝代兴衰 鱼群 花海 醉柳 是那穿越千年的宫娥 窃窃私语 讲述着 宫廷的秘 ...

  • 张运东:藏在大蜀山下的记忆|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藏在大蜀山下的记忆 --谨以此文献给我军校的同窗兄弟们 张运东 时间像长了翅膀的惊鸟,由生命暗河上方横空掠过,转眼间,军校毕业已经过去十六年.回忆如同一只老坛子,陈放里头许多曾经往事,如今启开封盖,迎 ...

  • 弭晓昕:疼痛生成了更恒久的记忆 | 原乡诗刊

    疼痛生成了更恒久的记忆 诗人:弭晓昕 晒棒子的爹妈 困顿了一冬 苏醒了,地皮  墙根草  僵硬的树 棒子在雪茬子里发烧 咕噜咕噜的 爹妈像捧着病孩子 眼神忧郁,看看天 放晴了,爹妈欢欣鼓舞地 翻浆的土 ...

  • 赵进斌:汪塘的风景记忆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汪塘的风景记忆 赵进斌 学过知识课本的人都知道,乡村边盛满水的地方叫池塘.在我的记忆里,最早知道"池塘"二字源于一副千古绝对上联:烟锁池塘柳.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 816小镇官方首发:一个时代记忆里的生活小镇,一处有生命力的精神原乡

    编者按: 816小镇,一座时代记忆里的生活小镇,一个远离喧嚣都市的理想生活社区.它的血脉里深藏着曾是共和国头号绝密工程--816工程的军工记忆,它的基因里携带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和 ...

  • 王永武:乡土记忆(外一首)| 原乡文学奖征文(诗歌)

    乡土记忆(外一首) --为故乡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荣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作 王永武 记忆中煴热的黄沙 被母亲从炒锅里盛起 装入土布做成的襁褓 缠绕进童年的无邪 深深沁入 ...

  • 罗辑:记忆深处的痛 | 原乡诗刊

    记忆深处的痛 诗人:罗辑 偶尔, 我走进那孔, 生我的窑洞. 耳畔萦绕着一声声, 婴儿的哭啼, 打破寂静的夜空 , 还未绞断的脐带, 把我和母亲紧紧的连在一起. 虽然手脚并用, 拚命挣扎, 大声反抗. ...

  • 王静娜:西安记忆(之二) | 原乡诗刊

    西安记忆(之二) 诗人:王静娜 险登华山 攀援在华山的崖壁 我是一只卑微的爬山虎 四肢牢牢地贴紧 华山的肌肤 抬头 不见那遥远的山巅 一条火蛇 向深邃的夜空蜿蜒 笔陡的石级 游人鱼贯如蚁 手攀索 脚半 ...

  • 石伟:抚仙湖的记忆(外一首)| 原乡诗刊

    抚仙湖的记忆(外一首) 诗人:石伟 1 一条沉睡了五亿年的虫 蠕动着寒武纪那些鲜活的生命 遥远的帽天山本来不是山 可能是一片宽阔的水域,或许 是一处生命繁衍的绿地 有风,空气,阳光,石头,树木 当然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