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承的影子戏,为何现在越来越少见了?
农村八〇后们大概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少见的几样娱乐,除了电影,还有皮影。
然与电影能看懂不同,影子戏我们看的,只是热闹。
表演者手脚口并用,以手操控戏台上的人物,以脚敲锣打鼓,以口用不同的音乐和腔调,扮不同的人物,说不同的故事。
1
之所以只能看热闹,乃因他们唱的,是我们并不太懂的历史故事,何况,把一个简简单单的字,拖成十秒八秒唱出来,就完全是小孩子难以承受的了。
有副对联说得好:
三五士卒便是千军万马;
一二巡行就已跨越群山。
叫好声,来自大人,尤其是老人,他们对那些古老的掌故,耳熟能详。在高分贝的环境里,他们还总回头,帮我们小孩子,解释着谁忠谁奸,谁善谁恶。
那时,人们生日,一边会放电影;
而老人冥寿,或者还愿,则唱皮影。
2
唱戏之时,本家亲戚以及玩得好的朋友,照例要去放爆竹。
皮影比电影少,但更庄严,更隆重。
今日大家看到的这组照片,是七八十年前的。
1930年代就中国,并在此生活16年的德国女子赫达·莫里逊,提着她的相机,骑着单车,跑遍了古老北京城的角角落落。在那胶卷还挺洋气又贵气的年代,她毫不吝啬地帮这位老人拍了很多照片。
原因,自然是对他及他做的事,很感兴趣。
3
皮影,源自汉朝。
汉武帝李夫人过世,他思念不已。李少翁从小孩玩影子悟出,或可用棉帛做出李夫人的样子,用蜡烛将其影像,显现到刘彻面前。
他成功了,帝心大悦。
之后,这种方法传入民间,慢慢的变成了影子戏。
全国皆有,流派迭出。甚至还传到了国外。
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年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从这些照片,我们看到,这个老人,正在做着皮影戏的道具。
我们不讲这些做道具的皮子,经过多少道工序才能做成;
也不说画稿和过稿有多艰辛;
也不说敷彩之时,他要用多少矿物植物浸出怎样鲜艳的颜色;
只说他此刻所做的镂刻,光是刀就要二三十把。
平口的,圆口的,花口的……
一个人物,头身手脚分制,统共起来,甚至得刻三千多刀……
5
不是特别能沉得下心来的人物,根本干不了这活。
因为皮影戏的样谱,也就是人物的样子,乃是世代相传的,因此,我在想着,他大概,从小就跟父母学这门技艺吧?
他一把白胡子,应该有六七十岁了吧?
盛年之时,正在清末。
尽管风雨飘摇,慈禧太后还有那些八旗亲王以及汉族官吏们,都喜养戏班,除了京戏,皮影也是盛况空前。
6
然而,多少年,没有看过皮影了。
尽管,这跟电视手机,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有很大关系,但学皮影戏的苦,大概也是现在年轻人,所不愿去承受的。
这位老人,如果生活在现在,大概,是国宝级的人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