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九七至九九)

2019-06-13 17:02博野于铁江译释(2019.5.30)

九七少谈汉魏怕徒劳,简牍摩挲未几遭。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启功自注】文字递嬗⑴,其书写之法,自然不同。虽有时代之异,然非前必优后必劣也。且真草以至行书,自魏晋至隋唐,逐渐完美,世人习用至今,已有千数百年之经历。其前虽为篆隶,但习真行者,非必先学篆隶始能作真行笔势也。不独此也,今人久习篆隶,甚至有翻不能为真行者。唐人艳称滕王⑵善画蛱蝶,然未闻滕王先工画卵蛹而后始工画蝶也。清初朱竹垞⑶、郑谷口⑷好作隶书,学曹全碑⑸,与其真行用笔相似,观者不以为工。邓石如⑹篆隶,世无间言⑺矣,而行草纠绕⑻,虽包慎伯⑼之倾心推挹⑽,于其行草犹稍以为未足。若钱十兰⑾、黄小松⑿,篆隶工矣,而真行署款,亦未能与其篆隶齐观。此篆隶与真行草书并不同法之明证,非能工于彼,即工于此也。自两汉简牍出土以来,始知汉人作书,并不如拓秃石刻⒀之矫揉,而邓石如诸贤,则未尝一睹汉人墨迹也。余学书仅能作真草行书,不懂篆隶。友人有病余少汉魏金石气者,赋此为答。且戏告之曰,所谓金石气者,可译言“斧声灯影⒁”。以其运笔使转,描摹凿痕;结字纵横,依稀灯影耳。【译者附注】(1) 递嬗(shàn):依次更替,逐步演变。(2) 滕王: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李元婴在贞观十三年(652年)受封为滕王,据史书记载李元婴从小就受到了宫廷艺术熏陶,在音乐、舞蹈、绘画上有一定的造就。(3) 朱竹垞(chá):朱彝[yí]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字锡鬯(chàng),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明代大学士朱国祚曾孙。博通经史,参加纂修《明史》。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北王”);精于金石,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4) 郑谷口:郑谷口(1622-1693),名簠(fǔ ),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人。以行医为业,终身不仕,工书。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山东汉碑,倾尽家资。《艺舟双辑》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5) 曹全碑:全称汉郃[hé]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以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6) 邓石如:见第九二首【译者附注】(8)。(7) 世无间言:世人没有不同的看法。间(jiàn):隔阂,不同。(8) 行草纠绕:行书草书有纠结缠绕之病。(9) 包慎伯:包世臣,见第二十首【译者附注】(1)。(10) 推挹:推重尊崇。(11) 钱十兰:钱坫(diàn)(1744—1806),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清代书家。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钱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累官知乾州、兼署武功县。生平攻经史,精训诂,明舆地,尤工小篆,兼善铁毫。间亦作画,其墨梅有寒瘦清古之致。(12) 黄小松:黄易(1744 年11月12日—1802年3月26日),字大易,号小松、秋盦,又号秋影庵主、散花滩人。浙江钱塘人,兼擅篆刻,与丁敬都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13) 拓秃石刻:反复捶拓被拓得秃平的石刻。(14) 斧声灯影:本指赵匡胤猝死迷案。据说赵匡胤召晋王赵光义入寝宫,商议军国大事。从殿外有人看见屋内烛影下,赵光义不时离席,继而又听到似有斧头戳地之声,稍后,赵匡胤突然死去。此处借指所谓金石气实际就是模仿运笔结字都模糊不清的拓秃的石刻罢了。【原诗题解】此诗批评有些人以汉魏碑刻为高古,但汉魏碑刻已经剥蚀模糊,难以真正学到古人笔意。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宁可学习唐宋的墨迹,也不学汉魏的碑刻。【原诗译释】1.少谈汉魏怕徒劳,简牍摩挲未几遭:我很少谈论汉魏的碑刻,我连能直接看到古人墨迹的简牍都没有研究透彻呢,何必空费精力去研究模糊不清的汉魏碑刻呢?汉魏:指汉魏的碑刻,多已剥蚀不清。简牍:指近代出土的汉晋简牍,上面留有古人墨迹。摩挲:指对简牍的研究。2.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我哪里是甘于卑下喜爱唐宋人的书法?我大半生都是只学习墨迹不学习刀痕。甘卑:书法界有人以汉魏为高古,以唐宋为卑下。笔:指用毛笔书写的墨迹。刀:指刀刻的字迹。九八亦自矜持亦任真,亦随俗媚亦因人。亦知狗马难相似,不和青红画鬼神。【启功自注】刘墉⑴书骄恣偃蹇⑵,了无足取。其自论作书甘苦,却有道着实际处。观其与伊秉绶⑶书云:“气骨膏润,纵横出入⑷,非吾所难;难在有我则无古人,有古人则无我。奈何奈何!”所谓有古人者,似碑帖中字也;所谓有我者,自成体段⑸也。不佞⑹于此,亦有同感焉。临古法书,求其肖似,而拘泥矜持,不啻邯郸之步⑺。迨乎⑻放笔自运,分行布白⑼,可得己出矣,而点画荒率,每招杜撰之讥。且自运稍久,临古又无入处。其病所由,盖临古不深,而自运又复不熟耳。乃知书虽一艺,但非率尔可工。其心须放,其眼须精,其手须勤⑽。回忆每临帖一通之后,放笔作字,必有一丝进境⑾,然无从有意求之。人莫逃乎时代风气,虽大力者,创造与规避,两不可能⑿。惟有广于借鉴,天然消化耳。石刻斑剥,壁上之鬼神也;墨迹淋漓,人间之狗马也⒀,欲有借鉴,惟画狗马而不画鬼神⒁,其券可操之于己耳。“鬼物图画填青红⒂”,韩退之句也。【译者附注】(1) 刘墉:见第十九首【译者附注】(2)。(2) 骄恣偃蹇:骄傲自大,不管不顾。偃蹇:躺在那里不理人。(3)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  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4) 气骨膏润,纵横出入:气骨指字的品格,膏润指笔墨滋润,纵横出入指笔有藏锋有出锋。(5) 自成体段:形成自己的风格。(6) 不佞:作者谦称。(7) 拘泥矜持,不啻邯郸之步:过于拘谨,就像邯郸学步。(8) 迨乎:到了,等到。(9) 分行布白:分成几行,怎样留空白。(10) 其心须放,其眼须精,其手须勤:胆量要大,眼力观察要精,手要勤。(11) 必有一丝进境:总会有一些进步的地方。(12) 创造与规避,两不可能:只讲创造或只讲规避都是不可能的。(13) 石刻斑剥,壁上之鬼神也;墨迹淋漓,人间之狗马也:斑剥的石刻就像壁上的鬼神,淋漓的墨迹就像人间的狗马。前人曾说,画鬼神易,画狗马难,因为鬼神无人见过而狗马人人可识。(14) 惟画狗马而不画鬼神:谓应借鉴有据可凭的墨迹而不应借鉴随意揣测的石刻。(15) 鬼物图画填青红:语出韩愈(字退之)诗《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意思是壁上的图画是用青红颜料画的鬼神。【原诗题解】此诗阐述了作者对于书法学习的观点,认为学习书法既可以谨慎小心,也可以任性率真,既可以随从世俗也可以借鉴他人,但都要有据可凭,不可全靠主观揣测。【原诗译释】1.亦自矜持亦任真,亦随俗媚亦因人:我有时候谨慎小心有时候任性率真,有时候随从世俗有时候借鉴他人。任真:听任真率的天性。因人:借鉴他人。2.亦知狗马难相似,不和青红画鬼神:我也知道画狗马难以画得更像,但我还是要画人人可见的狗马,而不去调和青红颜料画那些全凭想象的鬼神。诗中以狗马比喻有据可凭的墨迹,以鬼神比喻痕迹模糊、全凭主观揣测的石刻。和,音huò,调和。九九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率,顿觉全牛骨隙宽。【启功自注】赵子昂⑴云:“书法以用笔⑵为上,而结字⑶亦须用功。”此语出自宗师,宜若可信。讵知⑷习书以来,但辨其点画方圆,形状全无是处。其后影摹唐楷,见其折算⑸,于停匀⑹中有松紧,平正中有欹斜。苟能距离无谬,纵或以细线画其笔画中心,全无轻重肥瘦,悬而观之,仍能成体。乃知结字所关,尤甚于用笔也。又用世俗流行之九宫格、米字格作字,上字之脚,每侵入下格,递侵之馀⑺,常或一行四格之中,只能容得三字。以注意力必聚于格之中心也⑻。偶以放大画图所用划有细小方格之坐标玻璃片,罩于帖上,详量每字中笔画之聚散高低,始知结字之秘。盖字中重点,并不在中心一处。其法将每大方格纵横各画十三小方格,中间三小格纵横成十字路,每行小格为五三五。自左上一交叉点言,其上其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此十字路中四交叉点,各为五比八之位置,合乎黄金分割⑼之理焉。余别有文述之,兹不能详。【译者附注】(1) 赵子昂:赵孟頫。(2) 用笔:书法的运笔,指笔画的方圆轻重肥瘦等。(3) 结字:安排间架结构,指笔画的方向长短距离等。(4) 讵知:岂知,哪里知道,表反问。(5) 见其折算:看出笔画的位置比例。(6) 停匀:均匀;匀称。(7) 递侵:第一字侵入第二格,第二字又侵入第三格,越侵入越多。(8) 以注意力必聚于格之中心也:因为临帖的人常把字的重心放在格的中心位置。实际字的重心在格的中心上方一点,如果把重心放到格的中心位置,写出的字就下移了,所以字脚会侵入下一格。(9)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启功认为书法的结字也符合黄金律。【原诗题解】此诗阐述作者对于书法结字的认识。作者认为,结字比运笔更为重要。结字的距离比例也要符合黄金律。【原诗译释】1.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书法的用笔哪里赶得上结字的难度大,笔画的纵横聚散、排列摆法才是最关键的。2.一从证得黄金率,顿觉全牛骨隙宽:我自从发现了书法结字符合黄金律的秘诀,再写起字来顿时感到游刃有余。全牛骨隙宽:典出《庄子·养生主》。是说庖丁杀牛时牛刀在牛骨的缝隙间游动还觉得宽绰。比喻得心应手。

(0)

相关推荐

  • [转载]临简牍帛书(二)

    原文地址:临简牍帛书(二) 原文作者:怡和居士 马王堆三号汉墓简<合阴阳>的书艺特点 这批简的简幅较宽,书写时便于发挥书法技艺.同时,抄手书法造诣也比较高. X 从笔画上看,书者颇能随心所 ...

  • 马德田:简牍的可能 |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16796字 · 建议阅读30分钟 ] 文 / 马德田 本文是马德田老师在大米艺术直播课第十六期的讲课内容,分上下两部讲述<简牍的可能>,我们一并刊发,以便大家酣畅淋漓地一气读 ...

  • 唐伯虎晚年得意笔《行书七古诗卷》

    "  唐寅如贾浪仙,身则诗人, 犹有僧骨,宛在黄叶长廊之下. --李开先<中麓画品> "   唐寅出身于商贾之家.少有才名,曾受到沈周.吴宽等名士的赏识.二十九岁时,赴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一)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一) 作者:于铁江 1 西京隶势自堂堂, 点画纷披态万方. 何必残砖搜五凤, 漆书天汉接元康. [作者自注] 汉晋简牍. 此首作于一九三五年,其时居延简牍⑴虽已出土,但为人垄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三)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三) 作者:于铁江 3 大地将沉万国鱼, 昭陵玉匣劫灰余. 先茔松柏俱零落, 肠断羲之丧乱书. [作者自注] 王羲之丧乱帖⑴. 帖首云:"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⑵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四)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四) 译释:于铁江 4 底从骏骨辨媸妍, 定武椎轮且不传. 赖有唐摹存血脉, 神龙小印白麻笺. [作者自注] 王羲之等若干人在会稽山阴兰亭水边修禊⑴赋诗事,早有文献记载,兰亭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五)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五) 译释:于铁江 5 风流江左有同音, 折简书怀语倍深. 一自楼兰神物见, 人间不复重来禽. [作者自注] 楼兰出土晋人残笺⑴云:"()(无)缘展怀,所以为叹也.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六)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六) 译释:于铁江 5 蝯翁睥睨慎翁狂, 黑女文公费品量. 翰墨有缘吾自幸, 居然妙迹见高昌. [作者自注] 六朝碑志笔法, 可于高昌墓砖墨迹⑴中探索. 绍基蝯叟⑵得魏张黑女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七)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七) 译释:于铁江 7 砚臼磨穿笔作堆, 千文真面海东回. 分明流水空山境, 无数林花烂漫开. [作者自注] 智永⑴写千字文⑵八百本,分施浙东诸寺,事见唐何延之⑶兰亭记. 千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八)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八) 译释:于铁江 8 烂漫生疏两未妨, 神全原不在矜庄. 龙跳虎卧温泉帖, 妙有三分不妥当. [作者自注] 唐太宗书碑有二,曾自以二碑拓本赐外国使臣,其得意可知. 温泉铭⑴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九)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九) 译释:于铁江 9 宋元向拓汝南志, 枣石翻身孔庙堂. 曾向蒙庄闻谠论, 古人已与不传亡. [作者自注]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⑴,汇帖中曾见之,近代流传一墨迹本,曾经影印.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10)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 译释:于铁江 10 书楼片石万千题, 物论悠悠总未齐. 照眼残编来陇右, 九原何处起覃溪. [作者自注] 见敦煌本化度寺邕禅师塔铭⑴,乃知翁方纲⑵平生考证,以为范氏书楼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11)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一) 译释:于铁江 11 乳臭纷纷执笔初, 几人雾霁识匡庐. 枣魂石魄才经眼, 已薄经生是俗书. [作者自注] 唐人细楷,艺有高下,其高者无论矣,即乱头粗服⑴之迹,亦自有其 ...